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音乐课的有效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音乐课的有效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近看一个访谈节目,一个成功人士谈到成功秘诀的三点:爱点、亮点和力点。由此想到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师们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和激烈探讨,一直在苦苦追寻音乐教学的最大有效性,音乐课怎么上才能有效?笔者认为也需要这三个点:爱点、亮点、力点。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粗浅体会。

一、点燃爱点

一位德国学者曾说过一段话: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在一碗美味的汤中,你在享受美味汤肴的同时,就将15克盐都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融入汤,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中,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走进乐器的世界》这一课中,A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乐器呢?生答:小提琴、长笛等,表情漠然,语气平淡。B老师是这样导入的:请学生结合自己平时见过的、接触过练习过的乐器,描述一下自己熟悉的乐器,并邀请有器乐特长的学生现场为大家演奏一段,因为有实际生活的体验,所以学生的兴致很高,滔滔不绝地描述出自己的感受,演奏带给自己的乐趣。

乍一看,似乎觉得A老师导入简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但是仔细看哪个导入更受学生们的欢迎呢,谁真正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呢?我们说,A老师胸中有教案,重点考虑的是今天的主题就是“认识乐器”,想到的只是如何更快的揭示主题,完成导入这个任务。但是显然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对这个钥匙感兴趣?这个钥匙在没有任何要求的情况下系在绳上是不是很突兀?而B老师胸中首先装的是学生,点燃爱点,考虑这样的内容能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然后从生活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出发。这样的导入自然更高一筹,因为她既顺利导入了新课,同时调动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开了个好头。

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考虑这样的问题:这样的内容能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而不是考虑教师自己的喜好。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具体实例,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二、寻找亮点

所谓亮点,就是美好而精彩的瞬间,它可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共鸣。作为学生,几年下来音乐课上过几十几百节,很多学过的知识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随风而逝”,留在记忆中的也许就只有那几个“精彩亮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课堂的某些精彩瞬间可以使学生终身难忘、一生受用,我们的音乐课就有意义和价值,就是有效的。

如在教学音乐《走进旦角》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识别彩旦这一角色,有位老师从学生耳熟能详的成语“东施效颦”入手,激发学生欣赏的欲望,再让学生看一看京剧舞台上的东施是怎样的形象(看视频),学生们看了大笑,然后教师小结:东施被称为彩旦,有很多彩旦是由男性的丑角扮演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和听课老师的笑声不断,了解了“彩旦”这个行当的“特殊之处”,相信学生们记忆肯定深刻,接下来学生的回答表现也变得水到渠成。我作为听课老师现在回忆起来也是情不自禁的微笑,印象深刻。这一段教学实录反映了在经历了这样一段兴趣盎然的音乐历程之后,学生和听课老师都深刻体验感受了彩旦这一行当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大家说着、笑着、讨论着,也让这份感染力延续着。

在平时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妨做个教学的有心人,充分挖掘、理解教材,努力开拓知识面,提高教学基本功,要考虑这样的教学设计会不会给学生眼前一亮,印象深刻?要精心创造一个亮点,如一个感兴趣的话题、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段精彩的表演、一个因“意外”而生成的惊喜、新颖独特的导入、巧妙自然的过渡,灵动智慧的对话、合理有效的方法等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带着高涨的情绪来参加音乐活动。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做到“每课有一个亮点且常换常新、切合学生实际”,就会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从而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三、找准力点

琵琶弹奏,指法甚多亦颇为讲究:轻拢、慢捻、抹复挑……只有合理地组合诸类指法,才能弹奏出美妙和谐的《霓裳》和《六幺》。琵琶弹奏亦如此,更何况教学乎?在音乐课上,需要教师确立探究的“点”并把握探究的“度”,找准着力点,精心设计,课堂才能更“精彩”,才能更有效。

且看某教师的歌曲教学《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教师首先用多媒体营造了一个秋天的情境,接着提问学生现在我们来到了什么季节?生:秋季。这时教师又用多媒体播放了美术作品《秋》《秋天的田野》《收获》,接着又安排了请学生画画心中的秋天,介绍风筝的制作等一系列的活动,最后仅剩下很短的几分钟学唱了歌曲《西风的话》……

我们分析一下,这节课因为目标太多,教师没有确立一个明确的探究“点”并把握探究的“度”,找准着力点,一堂课40分钟,样样都要顾及,结果音乐教学在对众多目标的追逐中眼花缭乱迷失了方向,老师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应接不暇。课堂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情况我们就可想而知了!

再看另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

教师首先激趣导入创设情境,课件播放风的声音,让学生用声音、动作来模仿风;第二步在《西风的话》背景音乐下,欣赏表现秋天的美术作品《秋》,第三步朗诵《西风的话》歌词,第四步根据所听到的背景音乐《西风的话》用色彩表现秋天,第五步就作者和歌曲的介绍,进入歌曲教学,通过几个小游戏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成歌曲教学,最后鼓励学生自编音乐剧《秋天的童话》……

在这节课上,这位教师把握了一个实施的“力点”:教学中围绕“歌曲”这个“点”进行设计,目标明确,创设的一系列教学内容、教学情景为歌曲教学服务;把握好了一个“度”:增添的内容与情景也不是纯粹的简单的装饰,而是为了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最后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引领着学生走进了音乐这个“快乐谷”。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管是什么方法,也不管流行什么教学理念,如果我们音乐教师始终能面向全体学生,在备课上课时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这样的内容能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这样的教学设计会不会给学生眼前一亮,印象深刻?这样的教学过程方法能不能让学生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从长远地看,是否对学生的一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否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趋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否通过上音乐课开拓了眼界,接触到多元的文化,最终引起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给学生最大的发展力?笔者认为,这就是我们音乐教师所要追求的课堂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