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向美而生:印度人不灭的电影情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向美而生:印度人不灭的电影情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印度人拍电影,有一种完全区别于其他国家电影文化的特质,那就是崇尚电影形式美感与影片内容的同等重要。美,自古以来在印度人心中,就是幸福、吉祥、魅力和优美的意思。凡是能唤起人内心美妙情感的事物,都可以判断为美;凡是能契合人心理结构,人人都能感受到审美的事物也都是美。而每当我们欣赏一部印度电影,看到的不单单只是影像和人物,那些附着于影像和人物之上的形式感,往往更加令人目眩神迷,如民族服饰、节日祭祀和华丽缤纷的特色婚俗。

服饰的内涵之美

精美的服饰文化是印度电影区别于其他民族电影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影片常利用人物服饰的同与异、繁与简、亮丽与朴素、精致与粗劣来隐喻人物的以及生命的繁盛与衰竭、心情的欢欣与悲伤、生活的富裕与艰辛。服饰的内涵之美在印度电影中,已经成为一种标志、价值观念或文化导向。

在印度,宗教左右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同时也影响了民族服饰的款式、结构和造型。在每一部电影中,观众都可以根据主要人物着装的不同而分辨出他们的。印度的本土宗教印度教,纱丽是其典型的女性传统服装,而男子则穿多蒂,这两种衣服都是完整无缝而不经过任何裁剪的,一来是宽松凉爽,适应印度的炎热天气;二来印度教徒认为,这种无缝的“净衣”适合祈祷,体现印度人修行时的洁净。此外,女子在额前点上红色吉祥痣是印度教已婚女子的标志,具有神圣不容亵渎的涵义。伊斯兰教的传入给印度服饰带来重大影响,服饰遵循伊斯兰教的规定,女性一律长衫长裤,并以纱巾或布尔加掩盖其容貌,服饰上的植物图案,如圣树、葡萄藤、垂柳等都象征着人们信仰的宇宙、天空或星辰,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印度妇女最独特的装饰之一鼻饰环则源自穆斯林。除了信仰人数众多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外,锡克教徒的头巾和大胡子也非常具有特色。锡克教认为,蓄长发和长须表示睿智博学和大胆勇猛,是锡克教成年男教徒最重要的标志。影片《阿克巴大帝》其主旨之一就是言明印度宗教的交相融会,其中服饰的寓意画龙点睛般地挑明了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结合:信奉印度教的公主乔达哈在没有成为伊斯兰帝国的皇后之前,只穿传统的纱丽,但是当她成婚后,除了点上印度教已婚妇女的吉祥痣,更是入乡随俗地佩戴了伊斯兰妇女精美别致的鼻饰环,暗含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在日后的共存。

印度人在艺术形式上往往不讲究对称或是明显的条理,而对于密集拥挤、一团一簇的事物情有独钟,这体现为服饰的装饰性。有学者曾言:“印度服装的装饰特别繁缛,大多富于象征主义意味”,因为对印度人而言,装饰繁缛象征着生命的繁盛,服饰的精致和华贵可以成为地位与权力的象征。影片《德芙达斯》中,女主角帕萝与常德拉姆西的服饰就是印度电影服饰文化装饰性的代表,她们头上披着刺绣精美的头巾,长辫子上插着鲜花,额上点着吉祥痣,面颊上贴着花纹,肚脐上画有十字纹,还佩戴有精雕细刻的耳环、项链、璎珞、手镯、指环、腰带、脚镯,热烈的色彩与闪亮的光泽象征着把充满神的精神力量的世界献给神的一种愉悦,也是两位女主人公在充满爱恋的心情愉快时期的写照。反之,当悲剧来临的时候,主人公们的服饰则都以简洁朴素为主,如大黑、纯白,与人物所处情境相应和。影片结尾,身着白色纱丽的帕萝与身着黑色多蒂的男主人公德芙达斯生死相隔,服饰在这里又充当了文化叙事的隐喻。

此外,以印度教为主的民族传统服饰并没有因为印度世俗化改革与外来文化的冲击而失去其生命力,而是与其它服饰文化兼容并蓄,使服饰内涵逐渐走向多样。《情字路上》讲述的是一个反抗严厉教学制度而追求自由光明的故事,影片中的三对学生恋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和宗教背景,他们既能尊重传统文化又能接受现代的新兴教育思想,因此他们挑选的服饰,就分别体现了古典、优雅和现代的各种涵义。而在《新娘与偏见》中,达西与拉里塔的跨国爱恋又牵引出东方与西方精彩纷呈的服饰秀:印度本土的纱丽、多蒂、陶迪、萨尔瓦多以及“尼赫鲁服”相继登场,以达西为代表的西方人则穿西服、晚礼服、牛仔裤和衬衫,往往一段舞蹈场面,其服饰的种类就达数十种之多,可谓印度电影服饰文化的一大突破。

祭祀的虔诚之美

印度是一个宗教大国。宗教在印度及其绝大部分人生活中,都扮演着中心与决定性的角色,因而印度也被誉为“宗教博物馆”。

人们信奉宗教,便一定会利用各种形式向所崇拜的神献祭,这便是祭祀。印度古代宗教“祭祀万能”思想贯穿于印度教历史,印度人认为世界是“生主神”(Prajnapati)将自己本身作为祭品,再向至高梵的祭祀中诞生的,也因此,印度人认为祭祀不仅有沟通人神的作用,而且有支配万物、参与和影响整个宇宙未来的法力。印度电影喜爱和善于表现各种宗教活动,其本质是出于长久以来献祭的使命感和神圣感,但不能否认的是,印度人能从这样日复一日的献祭活动中,寻找到形式上的美感与意义,因为对印度人来说,与美结伴而行的,是宗教世俗化之后所带来的游戏与娱乐。

纵观影片对节日祭祀的描绘,其形式一般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家祭,主要包括诵读梵文经典、抹红与触摸林伽(Lingga)等三种仪式;二是公祭,主要表现的是集体活动,包括灯节、洒红节与杜尔迦节等三种节日形式。

印度人坚信世界由神主宰,它永远由神来传递信息,神能在天地万物中,尤其是在寺庙或家庭神龛的神像中面对面地遇到,所以我们在影片中到处都能看到主人公在自己的厅堂或寺庙向神献祭的场面。家祭仪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诵读梵文经典,如《薄伽梵歌》与《奥义书》,这是婆罗门贵族以及印度教徒必修的法典,书中的哲学思想与训诫对现代生活仍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诵读梵文经典可以提高自身的心灵境界,保佑家人生养平安;二是抹红,红色的调料用朱砂做成,配以香料、牛奶,用手指涂抹在客人的额上,这是主人对远道而来朋友最诚挚的问候;三是触摸林伽,林伽是湿婆神的男根,象征着强大的生殖力和性能力,未婚的女子在出嫁之前,每天清晨都要替林伽洒水,熏香,以右手触摸三圈,祈祷嫁得好夫婿并多子多福。影片《新娘与偏见》中待字闺中的拉里塔每天清晨被母亲要求去触摸林伽,就暗示着拉里塔已到待嫁年龄。

而对公祭而言,印度电影对仪式的把握往往与印度人的普遍社会生活和精神情感联系在一起,并通过表面窥见其实质内核。如灯节原本是印度教徒为庆祝罗摩衍那神话中的英雄――罗摩神在经过14年的流亡生活后返回阿约迪亚庙,举行的盛大灯火庆典活动。所以影片 《花无百日红》中,母亲为迎接常年在外的儿子回家,借用祭祀罗摩神的机会,在灯节聚会上点上无数盏为儿子祈福的灯火,寓意着儿子能如大神一般健康幸运,早日归来。洒红节则是家祭中抹红仪式的延伸和扩展,在这个节日期间,参与者之间的身体接触,以及与花、树的接触被特别重视,其实这样的行为可以理解为:把花的生殖力传给被洒了花粉的人,象征着欲望的潜伏以及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融合。如果更深入研究,把花粉或朱砂涂抹在身上,似乎就能把可见的社会差异消除,就如同《花无百日红》里那一场洒红仪式,其实象征着男女主人公悄然而生的爱情萌芽以及暗含抹除两者贵族与平民身份地位差异的寓意。由此可见,祭祀活动在影片中已完全融入印度人的社会生活中,并因其神圣优美的情调而具有美的特质。

婚俗的神圣之美

如果说节日祭祀尚只是印度电影中的零星点缀,那么特色婚俗的渲染一定是影片的重头大戏。绝大部分影片都会涉及婚嫁场面,而且往往成为剧情的高潮,正如著名导演米拉•奈尔在访谈中所说:“我们把婚姻当作情境与前提来探索人的状态,契诃夫这么做,莎士比亚这么做,好莱坞也这么做,探索婚姻并不新鲜,而是在于你如何看待它。” 印度电影人在影片中探索婚姻的意义或许并不显得新鲜,特别的是他们加深了婚姻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在各部影片中不同程度地反映为爱情、宗教或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