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保护好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持学生的热情,引导发现问题,启发求异思维;鼓励多方面联想,发展想象力。开发纵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独创性。

关键词: 激发 求异思维 多方联想

日本学者尹东俊太郎认为:“创造就是解决问题,进行新组合。发现新思想。发展新好奇感的劳动,这种劳动要求的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真正的创造总给社会以有益的有意义的成果。这些从不同侧面揭示出创造的某种本质涵义和特质。

创造性思维通常指创造性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它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特点,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现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形成创新性格和创新能力,也就成了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课堂教学现状

长期的应试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禁锢了很大一部分教师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语文课文及相关教参几乎成为在课堂上编写解释试题“标准”答案的唯一来源,失去了教材应有的多元性、开放性特点。要知道在整个语文课程体系中,除了一部分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外,都不具备生硬的惟一性和标准性。这种教学习惯和意识已达积重难返的程度,使得相当一部分教师只需按教学“参考”备一次课,以后不管是复习、总结还是再教学,都变成了不断重复“播放”的机械活动,失去了对教材、文本的新的体验,也失去了接受与教学中的再度创造,更不用说立足教材,旁涉生活的语文材料了。

不单教育者方面有这样的情况存在,而受教育者方面,也存在明显缺陷,教育者可能会觉得现在的学生似乎变得越来越“好逸恶劳”,越来越缺乏主动学习的激情。在很多学生身上,存在矛盾的精神状态:一方面是,对待语文课本精神疲惫,缺乏学习热情,缺少博大的人文情怀,另一方面则对一些流行文化产生狂热,同时也被名人、伟人和名著经典所吸引。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以一个“参与者”的身分与学生打成一片, 给予学生积极和热情帮助、鼓励,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和发挥创造力的机会。从而根本上改变教师“居高临下”并极力把学生思维牵引到自己预定的轨道上来的做法,要尽最大可能去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得到迸发。

二、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1、让我们蹲下身子

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思想固持下,教室里站着的是先生,坐着的是学生。而从精神层面上说,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站着的、甚至跪着的灵魂。这种教育模式严重地摧残了学生的心理,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师生之间应该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老师如果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待他们的言行,用他的思维去分析、理解、必定会提高学习效率。

2、激发兴趣,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的环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创造性的宽容、对学生思维结果的延迟评判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师生关系,都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创造个性的发展。

3、培养“展开・整合式”思维方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语文素材,针对疑点,从多角度寻找答案和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习惯;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验和积淀去分析理解语文素材,并养成辩证批判的思维习惯;要引导学生“将生疏的事物看得熟悉,将熟悉的事物看得生疏”(美国创造学专家戈尔顿云语),通过直接联想、个人联想、象征性联想等方式获得感知语言素材的灵感。

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开拓学生的求异思维

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思生于疑”。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是创造发明的起点。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评价能力,自信心和反思习惯。我们知道,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面对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一个好的提问要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到“善问”而不多问,应时刻鼓励学生多问,学生通过熟读精思也确实提出很多稀奇古怪而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注意用激励的方法,激发学生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提高学生对语文问题的理解能力及获得见解的方式、途径。在进行教师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时,评语恰切而自然,尽可能地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和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在写作教学中加强必要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训练其实是贯穿、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的,但在写作教学中,可进行相对集中的训练。如三年级上册习作中,就要求学生“用几个动物来编一个童话故事,看谁编的有趣” 。教者就可以利用一些问题,如:你想用哪几个动物?他们有什么样的特点?他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等等,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6、在语文课外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如猜谜语、古诗文诵读、讲故事比赛等等,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在于进一步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活化课堂所学知识,并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全面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

7、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形象地说明了学习与生活关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建立“大语文”观念、“生活语文”观念。以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为例。许多教师都认为:作文不是教出来的,是学生自己写出来的。这看法虽说不一定完全正确,却也有一定的道理。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一定要把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留给他们,让他们从学习与生活中真正学会如何写作。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写作,包括向课文学习,向名家名作学习,向自己周围的同学学习等。教师可以提供各种渠道为学生服务,如在课堂教学中补充更多的辅助材料,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查找有关资料,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与切磋,通过阅读模仿与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把原有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与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结合起来,使传统的语文教学向创新教学转变,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逐步形成创造精神的良好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