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建设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建设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从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区内同类平台可借鉴的技术、经验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建设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交流平台的作了较为全面的探索,设计了平台建设内容,对开展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贸区;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4-0004-03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科学创新活动及科学技术国际化进程。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利用国际、国内市场与资源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提高创新能力,提升竞争实力,确立各国在国际间的地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进一步构建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对于更好地利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科技资源,大力拓展与东盟各国的科技合作领域,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积极探索中国尤其是广西与东盟各国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1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在2007年召开的“两会”上,总书记提出把广西建成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要充分发挥广特的区位优势,建立广西与东盟、泛珠三角地区及港、澳、台的科技合作机制,有效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加强沟通与交流。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已经成为国家政策和地方科技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广西目前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各项国际科技合作的手段还不完善,国际科技合作的能力不能满足广西与东盟科技经济合作新格局的形势需要。为了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科技经济合作与交流,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为国内各省(区、市)与东盟国家提供最新科技成果展示、前沿科技信息交流以及引进技术和品种资源、输出实用技术和产品提供全方位一揽子服务,促进中国-东盟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构建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

1.2平台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一是国际优势。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我国大部分省(区、市)看到了与东盟国家开展科技合作交流的良好前景,他们为了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这一历史机遇,都在积极组织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以参展参会等形式参与东盟科技合作交流。

二是国内已经具备建立信息平台的条件。国内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为信息平台的建立提供软硬件保障,信息服务正在走向成熟,内容多样、涉及涵盖了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地区科技网络的建设也初具规模,各省基本上都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信息网。网站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一般都由各省市的科技信息中心(情报所)来承担,而这些科技信息网无论在硬件配置还是软件管理上都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因此如果建立各地方的国际科技合作网就可以在这些软硬件基础上,而不必大量添加服务器、数据库等软硬件,减少投入。国内现在某些地区对个别国别的经贸科技合作的网站为信息平台的内容及运作模式提供了依据和经验。

1.3同类平台建设现状

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将广西推向了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的前沿,使广西成为中国与东盟沟通的桥头堡。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作为连接西南、华南、中南以及东盟大市场的枢纽作用日趋显现。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架构中国-东盟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成为广西和国内省(区、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渠道。

目前,为适应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和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需要,广西积极参与东盟科技合作与交流,建设了招商引资、科技成果产业化和项目交流等信息交流平台,如:“中越科技贸易网”、“广西国际科技合作网”、“广西国际合作网”、“中越科技贸易网”、“中小企业创新科技服务网”,此外,还建设“中越科技贸易网”和“广西国际合作网”,与新加坡、越南在信息互换、人才培养、产业合作等方面进行合作。截至2006年底,广西与东盟科技合作相关网站群共建有近100个栏目、30个数据库、12个应用服务系统,信息总量已达200G,为网站搭建、建设与运营大型信息服务平台、信息体系建设、提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服务累积了经验与技术基础。

2平台建设总体构想

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以网络平台为依托,服务体系为支撑的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包括搭建一个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建立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服务体系,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服务,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科技与经济合作交流提供服务支撑。

2.1搭建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交流网络平台

建立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电子物理网络系统,整合集成广西国际科技合作网、广西科技兴贸网、中越科技贸易网、广西引进创新科技服务网、广西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功能互补,优化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网络科技环境、网络中介环境和信息保障系统。

2.1.1建立“中国-东盟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门户网站研究开发网站的合作渠道、信息交流、中介服务、计划项目、引技引智引资、专题、商务、国别概况、台港澳概况、政策法规、科技会展等内容模块;开发集成网站的后台管理系统、信息采集、传输与审核认证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检索系统等网站应用系统。

2.1.2建设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交流基础数据库开发、集成和维护东盟专家人才数据库、东盟学术团体数据库、东盟科研机构数据库、东盟中介机构数据库、东盟投资机构数据库、东盟科研成果数据库、东盟国家企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东盟标准数据库、东盟国家政策法规数据库、东盟专利文献数据库等东盟科技经济资源基础数据库;开发、集成和维护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专家数据库、翻译人才数据库、中国-东盟合作需求项目数据库、中国-东盟技术和产品输出项目数据库、中国-东盟科技合作项目数据库、中国-东盟政策法规数据库等境内科技经济资源基础数据库。

2.1.3建立标准与规范研究制订信息交换、标准和网络平台管理制度,规范中国-东盟科技合作平台的运行。

2.2建立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交流服务体系

开展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交流,必须建立畅通的面向东盟,依靠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的信息渠道,以此渠道为基础并借助网站信息资源为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交流提供服务。

2.2.1建立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渠道与服务网络建立和巩固一批高起点、高效率的境外合作渠道与服务网络,并实现相互利用和共建共享,推动我区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科技中介机构与境外同类机构的交流,合作开展引智力、引技术、引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招商引资、人员培训、企业诊断、信息咨询等多元化业务。

2.2.2建立面向中国-东盟科技创新的服务联盟组建面向中国-东盟科技创新的服务联盟,建立以网络平台为依托,以协作互利为原则,联结中心城市、服务全区、信息数据共享、信息资源互通的的联盟组织,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进行资源、人才、服务功能的虚拟集成,共建共享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基础条件,为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主体提供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交流服务。

2.2.3组建咨询专家队伍建立中国-东盟科技合作咨询专家制度,加强国际科技人才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根据技术引进的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组建一支境外咨询专家队伍,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技术咨询和管理咨询服务。

2.2.4培育和建立中国-东盟科技合作服务人才队伍建立和完善国际科技合作人员培训制度,制定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培训大纲和计划,开展规范化、制度化的培训工作。逐步建立一支懂技术、会语言、熟悉国际惯例和法律法规、业务素质高、信息渠道宽、协调能力强的中国-东盟科技合作服务人才队伍。

2.2.5建立网络服务节点在部分中心城市建立区域服务节点,在部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与风险投资机构建立服务节点并组建一支信息员队伍,依托网络平台,建立连接“产、学、研”等机构的互动式信息终端,采集和整合各地、各单位中国-东盟科技合作的信息。

2.3平台主要功能

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其主要功能是以渠道网络、信息交流、中介服务和计划项目等四个功能平台为支撑,以国际科技合作数据库为基础而构成,相互之间有机融合,互动互联。平台主要功能如下:

渠道网络平台主要功能:发掘国际科技资源,拓展联系渠道,建立境外渠道网络,服务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信息交流平台主要功能:指导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交流业务工作的信息管理、交流,实现合作渠道资源以及合作成果的信息共享及服务等功能。

中介服务平台主要功能:建立服务全广西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服务网络,促进与境外科技资源的内引外联及项目对接等服务工作,推动开展合作研究与开发。

计划项目平台主要功能:助力特色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及其新产品研究开发,以项目推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基础数据库主要功能:收集东盟科技资源信息以及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信息,为企业、高校和院所引进技术和人才、开展合作研究以及输出技术和产品提供资源及合作渠道等信息服务。

3开展中国-科技合作与交流服务

3.1开展信息服务

为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创新主体提供中国-东盟科技动态信息、中国-东盟科技合作渠道资源信息以及合作成果信息等技术、经济、人才、市场、政策法规、专利和标准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3.2组织中国-东盟技术贸易和学术交流活动

组织和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和品牌效应的中国-东盟科技展览、学术会议、科技论坛等;组织参加国际技术贸易、学术交流、科技项目商业配对、培训、技术专项考察等活动;邀请东盟专家学者开展技术经济交流,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引技术、引智力、引资金,推动技术和产品出口。

3.3提供项目招商引资策划服务

提供招商引资方案策划、项目融资建议书和商业计划书的撰写等服务;推荐项目意向投资者、接洽融资企业、协助谈判、撮合交易。

3.4开展合作研发和引进创新服务

组织东盟国家科技人才与国内科技人才进行合作研究与合作开发;组织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共性、关键性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参考文献

[1] 侯振宇,凌云志.国际视角下的中国―东盟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许宁宁.商机:企业对接[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3] 傅建球.新趋势背景下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11).

[4] 阳国亮,吕伟斌,程启原.泛北部湾国际科技合作及其模式选择[J].学术论坛,2009,(7).

作者简介:谭钢(1958-),男,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专利人,研究方向:专利信息研究与应用、技术转移;李小燕(1976-),女,广西桂林人,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综合部副主任,研究方向: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科技信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