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言经济原则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言经济原则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语言经济原则在语言学中应用很普遍,它和功能主义语言提倡的交际功能具有同样的目的。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针对一些语法现象我们可以根据语言经济原则,结合功能主义语言的一些理论来加以解释,可以更好地促进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 语言经济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 隐喻

语言经济原则(économie du lángage)是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Andre Martinet)于1955年提出的。这一原则起先被看作是语音演变的基本规律,但在马丁内后来的一些理论著作中却被视为语言“运转的基本原则”(principe de fonctionnement)。[1]所谓经济原则是用来理解语言运转和演变的一般框架。这个框架包括下述矛盾:一方面,交际需要要求更为精确、更为专门的表达手段。另一方面,又存在一种经常性的、在交际时减少力气消耗的倾向,这种倾向是交际手段变得不太精确、不太专业。马丁内语言观的核心是语言功能主义。他认为功能语言学不只是语言学的一部分,而是整个语言学。马丁内指出,我们研究语言,首先要承认语言是人们共同使用的工具。作为工具的语言有多种功能,如交际、表达、美学功能,等等,“然而,归根到底还是交际功能”。[2]因此,语言经济原则也应是基于功能语言学提出的,语言经济原则也是以交际功能为目的的。

语言经济原则在语言学中的运用很广,语音、词汇、语法中的一些语言事实都可以用语言经济原则得到解释。无论是从历时层面还是共时层面,语言经济原则都会给我们启发。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活动中,如何让外国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汉语语法?对一些相同的语言形式,不同的意义,或相同的意义,不同的语言形式,我们应该怎样解释。这些我们中国人不用解释就能明白的话,在给外国人解释时,反而连自己都会被弄糊涂。

一、从语法教学的角度来思考

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语法教学是主要内容,也是目前研究成果最多的领域。语法教学应该教授哪些知识,怎样来教,从实际情况来看,语法教学仍是教学难点。上个世纪,由于受西方历史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多采用翻译法,就是单一地讲解语法知识,把一个语法要点全面地灌输给学生。这个方法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外国学生能懂得汉语意思,但表达错误。他们往往用正确的语法结构表达错误的意思,闹出笑话。反思翻译法,我们认识到它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随着功能语言学的发展,以交际为目的语言功能主义更适合外国人学汉语的口味。下面以语篇教学法为例来看语言经济原则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语篇分析自产生以来,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Halliday(2000:F42)指出,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是一个包含了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的综合体。[3]语言学家对语篇的研究从很大程度上也是从语篇意义的角度展开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篇章语言学。篇章语言学中有两个重要的理论概念:一是语篇的互动(Textual Interaction);一是语篇的衔接(Textual cohesion)。哈里斯(Harris)在《语言分析》中指出:“语言不是存在于零散的词或句子中,而是存在于连接着的语篇中。”威多逊(Widdson)在《语言教学》中指出:“必须对语篇加以分析,因为语言能力本身没有交际价值,只有将其运用于交际,形成语篇,才能产生交际价值。”[4]语篇教学法目前已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以前的教学模式。

Halliday等人把语言看作是社会成员之间进行社会意义交换的互动过程,认为语篇的建构是在交际者的互动中进行的。语篇的互动性更进一步被Hoey认为语篇的互动依赖词语信号(signals)。语篇的交流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是一种提问―回答式的对话,其实就是双方的一种互动。读者的预期就是问题,语篇的叙述就是对问题的回答。对话的范围有局部的,也有宽泛的;回答有瞬时的,也有延迟的。在延迟的回答中。读者的预期可以通过词语信号得以实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词语的重复。[5]看下面两句对话:

A:您贵姓? B:――我贵姓张。

A:今天星期几? B:――今天是星期六。

这两句对话,回答的语句从语法结构上来看,没有错误。但是在日常生活交际中,当别人问“您贵姓?”“今天星期几?”如果回答“我贵姓张。”“今天是星期六。”就会觉得很不地道。正确的回答应该是:

A:您贵姓? B:――张。

A:今天星期几? B:――星期六。

但是,从语篇的互动性角度来看似乎没有错,A的提问就限制了B的回答范围,B的回答是根据A的预期,通过重复词语信号“贵姓”、“今天”达到交际的目的。其实这里忽略了语境。交际双方之间的互动跟语境关系密切。Halliday不仅认为语篇是一种互动的过程,而且具体地提出了语境与语篇的互动性关系。“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每天通过语言与他人互动,我们在两个方向进行推理,即从情景到语篇和从语篇到情景的推理”。语境中就隐含了“贵姓”和“今天”的意思。这样结合语境来回答就会简单、明了。

另外,语言的衔接巧妙利用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回避了不必要的赘述,将本来复杂冗长的语言结构和语义转变为清晰明快,条例分明的语句表达,使得语篇连贯顺畅,从而提高语篇的质量。衔接手段归纳为五种: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这两个对话,都运用到衔接的手段,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尤其是省略和连接与语言经济原则最贴近。

二、语法中的隐喻现象

有关隐喻(Metaphor)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隐喻是对借来之词的使用,或者从种借来用于属,或者从属借来用于种,或者从属借来用于属,或者通过使用类比”[6]。隐喻现象一直以来都从属于修辞学,后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被赋予新的意义。认知语言学认为,在人的认知域里,一个认知域可以投射/影射到另一个认知域,并说这是认知心理学早就通过实验证明了的。Lakoff与Johnson认为,隐喻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结构映射”,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向目的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7]所以,一个事物到另一个事物的映射,他们之间有相似性或相关性。现代汉语中有很多句子可以用隐喻来解释,在日常口语交际中,人们也更多地选择用隐喻来表达意思。看下面几个句子:

1.我们部门来了个诸葛亮。

2.这件衣服很女人。

3.做人就做喜羊羊,嫁人就嫁灰太狼。

这三个句子中,第一个句子一看就知道用了比喻修辞格,从句法结构和语义搭配上看都没有问题,可以说这是典型的隐喻现象。把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诸葛亮”在人们的心理认知为是聪明、神机妙算的人,这个人和诸葛亮在特征上有某些相似性,于是就“诸葛亮”来替代。而后面两个句子无论从句法结构和语义搭配上来看都存在问题。首先,“女人”是名词,前面不能受“很”修饰;“喜羊羊”是专有名词,在句子中不适合作宾语。其次,“衣服”和“很女人”语义搭配不当,“衣服”只能是“漂亮”,不能是“女人”;同样,“喜羊羊”和“灰太狼”都是动物,和人的语义搭配不当。但是,如果我们从语用的角度来看的话,都是正确的句子。因此,分析一个句子的语法,应该从语法的三个平面来分析。语用和修辞有些共同的地方,都用了积极修辞,即用修辞格来增强表达效果。

既然隐喻来源于修辞学,这些句子可以从修辞学角度,也可以从人的认知心理角度来分析。从认知心理角度来看,人们为什么会选择用“诸葛亮”、“很女人”、“喜羊羊”、“灰太狼”来替代“神人”、“漂亮”、“好人”、“爱老婆”呢?除了他们之间存在有隐喻的相似性或相关性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是人们在使用语言的选择机制时表现出来的语言经济原则。人们用隐喻来达到省力、经济的效果,使语言的表达效果更形象化。隐喻创作者正是以一种不变应万变的技能在最省力和最经济的原则下用已知的经验去认识世界,这不是单纯的体验,其中涉及人的抽象思维、具象思维的运用,以及大脑联想的能力,所以用“诸葛亮”、“很女人”、“喜羊羊”、“灰太狼”这些高度抽象的思维来表达。

这给我们启示,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只讲解语法规则,列举语法现象,而是要从语法现象中发现更深层次的原因。对外汉语教学是为外国人习得与学习第二语言服务的,离不开从外国人的心理角度来分析学习汉语的情况。特别对有些句子来说,当单纯地用语法规则不好解释时,我们就需要从其它的角度来分析、解释。

参考文献:

[1]岑麟祥.普通语言学人物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徐志民.马丁内及其语言理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3).

[3]Halliday,M.K.A and 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4]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5]刘立华、刘世生.语篇建构的互动视角[J].国外外语教学(FL TA),2006,(3).

[6]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陆俭明.隐喻、转喻散议[J].外国语,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