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口弦:唇齿间的心灵共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口弦:唇齿间的心灵共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出生于1957年的我,生活在一个艺术世家,姥姥赵尚英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的胞妹,现代话剧表演艺术家。母亲塞里麦・安妮曾是中央歌舞剧院演员、宁夏歌舞团副团长。当时支边大西北如火如荼,母亲主动放弃条件优越的北京,来到大西北宁夏。由于西北自然条件艰苦,母亲含泪将5个月大的我留在了沈阳的姥姥家,带着一颗无尽牵挂的心来到了宁夏。

记事后第一次见到母亲,是在我4岁那年。与她同时印到我脑海里的是她带来的一把口弦。虽然我是回族人,但当时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东西,小小的、长长的,有趣的是那个东西中间有根细细的簧,只要一拨弄就会发出不同声音。好奇的我将它偷偷拿了出来,没有深浅地拨弄着,一不小心把它折断了。母亲撞见我拿着折了的口弦,气得一步上来把我按在床边打了一顿。这就是我与口弦的初次相识,当时还是孩子的我觉得委屈极了。

五六岁时,我才被母亲接到了身边,经常看母亲把一个用梳头的篦子背做成的小巧玲珑的东西衔在嘴边,只要一拨动便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母亲告诉我说:“这是咱们回族女子吹奏的最常见的民间小乐器,叫‘口弦’,它的曲调能够诉说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期间,母亲被打成“黑五类”,长期下放到山区进行劳动改造。那时,我经常到山里去看她,一闲下来母亲就同那里的婆姨们一起弹口弦、唱花儿。晚饭后,她经常带着我到一位老姨妈家中,看她们做口弦。一盏小油灯照着她们一双双灵巧的手,将一把破篦子背在那里倒来倒去,最后找一段线绳,用红纸和锅底灰蘸点水交叉着将它染成彩色的穗子,拴好后,放在嘴边,小小的破土房里就会响起一阵阵美妙的音乐。就是在那个时候,那样的声音在我小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也是从那个时候我开始渐渐地喜欢上了这小巧玲珑的口弦。

由于对口弦的情有独钟,我始终坚持练习口弦弹奏,十几岁时便能熟练地掌握口弦的弹奏技巧。1988年我被调入自治区文化馆工作,专门从事回族民间乐器的调查、挖掘、整理及研究工作。在深入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作为回族民问乐器的口弦留下的资料少之又少,工艺制作几乎濒临失传。担忧之余,我感到自己必须要做些什么了。带着一种责任,我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探索之路。

要想了解制作技艺,必须进山找人。80年代末的宁夏山区许多地方都不通电话、不通公车。山里都是弯弯曲曲的土路,而且常常是一路上也见不到人。只身一人在宁夏的山水间前行,困难是常人意想不到的。一次,经过多方打听,我得知在海原县的罗川乡有一个会制作口弦的民间艺人,心里特别的高兴。大冬天,我迫不及待地只身来到了距离县城还有35公里山路的罗川乡。由于山区不通车,我便在县城包了辆车,沿着弯曲的山路前行,路上连个人影都没有,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了。找到了艺人家,没想到却是铁将军把门,想着既然来了就不能白来,我把司机打发走后就站在门口等。11月中旬的山区,太阳落山后风寒得刺骨,天越来越黑,人越站越冷,足足7个多小时的站立,人早已麻木了。好不容易盼来了这家的一位大嫂,可她的一句话,彻底让我寒了心,“我男人去新疆打工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晚上,我只好在他家里留宿,躺在只铺着沙子没有铺盖的土炕上,心里别提多难过了,我一夜没合眼。第二天天刚亮,我就一个人起身走山路往家赶,幸亏搭上一段牛车,才回到了县城。了解口弦地传统制作技艺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后来自己有了孩子,可宁夏没有亲戚,工作又不能停,我只好背着孩子一起下山区,可怜的孩子常常是吃馍馍夹辣椒过日子。经过不懈努力和数年对口弦工艺的不断探索,我全面搜集了口弦琴工艺制作的资料,终于有所成就,制成了“竹口弦”和“铁口弦”结合的口弦琴,并取得了三项国家专利和三项版权。

2002年,母亲知道她的生命快走到尽头的时候,拖着病体和我完成了口弦曲《骆驼铃》的创作。为了保证曲调的纯正,排练时我打开手机,让躺在病床上的母亲指导。当年《骆驼铃》一举获得全国银奖。母亲看到获奖证书时,含泪对我说:“一切来之不易!”对于这句话的分量只有我最清楚。就在母亲昏迷多日临走的前一个晚上,我坐在她身旁将《骆驼铃》放给她听,没想到母亲的眼角落下了泪珠。我用力地呼唤,母亲竟然恢复了意识,抬了抬嘴角,最后看了我一眼,我明白那是《骆驼铃》送给我们母女的最后一次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