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执著常有偶得,深邃渐趋学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执著常有偶得,深邃渐趋学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小组合作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小组合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功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组合作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齐心协力,共同提高。

在同学们激情澎湃的励志声中,我的幸福之旅又开始了。今天学习的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十课《狼》。故事短小精悍,文章早有耳熟,意气书生谈鬼狼,问世间谁人谁虎?这将边欲说还休,那将里早有高材先登,又是唇来剑往小组合作。

一、课前预习检测环节――小组眼中的作家作品

抽签展示,五组四号。

生: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师在相应组加3分)

生:曾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才成为贡生。(师给相应组加1分)

生:曾经做过塾师,勤耕笔耘近42年,直至61岁时方撤帐归家。(师给相应组加1分)

生:享年76岁。(师给相应组加1分)

生:生卒年月是1640―1715年。(师给相应组加2分)

生:《聊斋志异》8卷,491篇,40余万字。(师给相应组加2分)

生: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师给相应组加3分)

生: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叙次井然,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师给相应组加3分)

生:郭沫若先生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师给相应组加2分)

……

教学目标初步达成,但班中高手林立――究形味之透,非入骨三分不可。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阶段

师:狼亦黠矣,然屠户几刀搞定,聊斋先生以两百余字之指数使人物形神俱列,宛然在目,于字斟句酌间,当现屠户的机智果断,狼的狡猾阴险。让我们走进文本,去彰显智者的不凡。

教室里人头攒聚,鸦雀无声。

8分钟后,雀跃声起。同学们群情激奋,辩论声铿锵入耳;或侧耳杏眼,神思天外。徜徉于同学之间,似觉竹林沐风,桃下流溪,渐见秋实累累。

中华厚土,当滋养匡扶天下的经纶。

解词、翻译、综合,质疑,提问,秩序井然,激情忘我,知识如水汩汩流进学生干渴的心田。理想架起攀登梯,渴求尽揽五岳风。沐浴在知识的春风里,呼吸着五大洲的灵秀,学生配合得如鱼得水。

“老师”,“老师”……

突然间,感觉几十道热辣辣的目光齐聚的热量,我一下子成了公众的焦点,我知道又要有一场“恶战”了。

生:老师,请问你一个问题: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为什么不能翻译成“狗”?

“嘻!”终于有深度了,我心中窃喜。“应该加分!”“不过,简直在挑战我的权威吗!”我私语着。小组合作以来,我成了攻城拔寨的专门武器了,小来小去的问题,根本没有我的份。“现在英雄有用武之地了,正好杀杀他们的傲气!”

“‘犬’的本义是‘狗’,是一个名词。在现代汉语里,名词是不能作状语的,但在‘其一犬坐于前’这句话里,‘犬’作了状语,用法上发生了变化,因此,在翻译它的意思的时候要体现出这种变化来,翻译成‘像狗一样’,或‘像狗似的’,而不能直接翻译成‘狗’。”我说。

学生似懂非懂。我明白,道理是很清楚,但要接受下来还有心理上的障碍,场面一时冷了下来,空气似乎凝滞了。

生:老师,应该翻译成“像狗似的(蹲坐)”。

生:但这“蹲坐”一定要加上双引号。

生:因为“犬”后面有一“坐”字,“坐”才是“蹲坐”的意思。

学生此起彼伏,七嘴八舌地说了一串,相互补充得天衣无缝了,生吞活剥的滋味也消失了。

“‘蹲坐’二字也可以不要。”我补充了一句。“这在古汉语里是一种特殊语言用法现象,叫做名词作状语。其实,对于这种语言现象,我们并不陌生,同学们回忆回忆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就因为是似曾相识,一时间学生还真是无可奈何,面面相觑,一脸的努力。

师:譬如《伤仲永》里有一句――

学生的思维立马转移了方向,举起了手,似要指点江山了,却忽又拍在了自己的脑袋上。呵呵,雾里看花,犹抱琵琶,只恨没有火眼金睛啊。有的学生则只奔文章,希望淘得第一桶金。可短短的两百八十二字里,似乎个个都相看两不厌呀。毕竟都熟了套了。

师:文中有四个词用法特殊,其中有一句“稍稍宾客其父”,这句的――

生:“宾客”。有些学生恍然大悟。

师:“宾客”应该翻译成――

生:以宾客之礼相待。

师:所谓的名词作状语,即现代汉语中,状语一般情况下由副词和形容词充当,放在谓语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等。

譬如:“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句中的“如此”。“轻轻的一个吻已经打动我的心,深深的一段情叫我思念到如今。”句中的“已经”。

名词不能充当状语,但文言文中有个别名词作状语的现象,翻译时候既要翻译出名词的意思,又要体现出状语的功能。结合以上两个例子,同学们对名词作状语有一个理性上的认识了吗?

学生机械地点点头。我明白学生还有点吃夹生饭的味道,于是继续引发。

师:同学们还能从书里找出有关的现象吗?

生:二十五课《短文两篇》中的《夸父逐日》里有:“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其中的“北”是名词作状语。

(面对学生,露出质疑神情)当时我们合作的结论是――

生:名词作动词,译成“向北”。

生:“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句中的“西北”是名词作状语。

教室里是几十双期待的眼睛。

师:“天倾西北”是“天倾(于)西北”的省略,“西北”在句中作补语。

生:“天倾西北”,翻译过来就是“天向西北倾斜”,“西北”处在动词“倾斜”的前面,并起修饰作用,所以是状语。

教室里气氛突然变得沉重起来,我环顾四周,同学们或尴尬,或担心:问题棘手呀。而且句子和老师的理论十分吻合,“向西北”恰恰就在谓语动词“倾斜”的正前面。

片区的学生属于朴素一族,但小组合作给种子萌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焕发出了蓬勃的生命,但文明的进程总是洗礼的反复,从野蛮到现代是漫长的苦难之旅、取经向佛之旅,只是没想到这么快,靠集体的智慧他们已然逼临佛祖脚下,并发起了挑战。我也确实已非无边力量之佛了,学生直抄了自己的家底,看样子要毕自己一生所学了。

师:判断一个句子的成分,要立足于句子本身,而不要以句子的翻译为根据,因为句子的翻译仅是对句子意思的表达,但意思的表达可以有多种方式。“天倾西北”,可以翻译成“天向西北倾斜”,也可以翻译成“天倾斜于西北”。

体面过关了。

师:继续举例。

生:“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中的“手”是名词作状语。

教室里有翻书的声音。“简直是穿凿附会,形而上学!”我心中愤怒地批判着。

师:你慧眼独具,请问你是如何发现这一现象的?

生:“拍”是动词,手用在“拍”前面了。

我一脸的苦笑。

生:参考书上就这么分析的。

学生赶紧找权威。

师:念念出版社。

生:急忙翻到后面:×××出版社。

“书皮上也有出版社。”同学们也帮着找开了。学生有书在手,我还真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直接关乎“信其道”,关乎教学的成败。

“将节奏停下来,要把问题处理好。”我暗示自己。然后,将“妇手拍儿声”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划分出句子的成分。

生:■手拍儿声。

生:■拍儿声。

学生在我的诱导下做了两种划分。

师:(■拍儿)声。

“这是我的观点。”我说。

师:“妇手”作为主语出现,不能割裂。句子可译为“妇人用手拍儿的声音”,但译句不能作为评析原始词句子成分的依据。

“老师似乎蔑视权威?”同学一脸的不解。

“请同学们以后多买人教版的参考书。”学生似乎明白了参考书之间也是存在问题的,也似乎是功利性考试的念头占据了大脑,很顺从地接受了。

几个回合下来,让人惊叹小组合作,犹如雨后肥壤,遍地生机,思维的触角,无隙不入。

一男生踽踽站了起来,手捧一参考书,神色凝重。

生:“老师,‘稍稍宾客其父’中的‘宾客’应该是名词做动词。”

突然杀了个回马枪。看来,他一直在思考先前这个问题,已好久了。

对于这种传统的语言定论,我未加思索就加以否定了。“‘宾客’、‘犬’是名词做状语的典型。”我总结性地强调了一下。

三、教后反思

非广博无以致远,惟激情焕发生命。小组合作诠释着教育的正路,耕耘着学习的厚土。铸就千军,当雩势如破竹。小组合作,是教学领域里的又一次革命。

文明的过程,是一个破茧蜕化的过程。过程不同,参差不齐,因此,我们会面对各种各样不同层级的学生。《狼》的课堂虽然精彩,但华貌之下其实多是精英的舞台,善说者的舞台。听众太多,行者太少,激情有余,理性不足。探讨欲罢不能,深透三分,但也往往顾此失彼,由三人成虎到人人成虎将成为小组教学长期的基本线索――兵教兵,兵练兵。当忧思之,励行之。

朴素的乡风,贫瘠的文明,空虚逐流的思想,代代的积弱,愚昧深重,生民迷惘,作为师者,我相信一个学生成就的大小不在于他的起点的高低,而主要在于有没有一双洞察其起点之本的慧眼和赋之于喷薄生命的火焰。读《聊斋志异》,曾惊诧于蒲松龄的神思妙笔。看小组合作,聊斋厚学已昭然于童稚眼下。沉疴痼疾,除旧布新,这当里,舍我其谁?让学生动起来,唯小组转起来。

生命点燃激情,小组合作已悄然点燃了普世自省的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