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左宗棠在新疆铸造的钱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左宗棠在新疆铸造的钱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方孔圆钱是中国古钱文化最为光彩夺目的一章,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晚清名将左宗棠新疆铸造的一种有内地铸钱局名的红钱和“足银壹钱”方孔银币,就是其中的瑰宝。

左宗堂(1812~1885年),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和著名湘军首领之一,也是近代杰出的爱国志士之一。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考进士三试不第,从而弃科考,悉心钻研兵法,谙熟六略,故才智超群,历任巡抚、总督、大学士等职。光绪元年(1875年),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以钦差大臣名义,督办新疆军务,指挥刘锦棠等率清军挺进新疆。次年,以“先北后南”和“缓进速战”的作战部署和作战方针,于光绪三年(1877年),把侵占新疆达十余年之久的阿古柏侵略军赶出国境。随后,又从沙俄手中收回伊犁,使新疆全境又回到祖国的怀抱。

左宗棠还为新疆建省(1884年正式建省)、恢复发展经济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为新疆红钱制度的恢复作了很多努力。

重新开炉 广铸红钱

阿古柏匪帮侵占新疆期间,在其控制区域内,强行废除清政府原来发行的各种货币,大量推行他们铸造的钱币:铁刺金币、天罡银币和普尔铜币。清在新疆各铸钱局被迫停铸长达十年之久未铸造红钱和制钱。导致市面货币匮乏,且既有异国的打压圆形无孔钱,又有未收尽的原准噶尔普尔钱和留存无几的红钱、元宝等清朝货币,严重地阻碍了商品的流通、经济的发展、军政的畅行。因此,尽快恢复原有的货币制度,急需广铸红钱。

左宗堂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之身份,面对新疆地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对解决光复以后的南疆“钱荒”负有责任,也就行使了“先办后奏”的特权,主持铸造了一种特殊的新疆红钱――仿内地铸钱局名钱。当左宗棠远在肃州(今甘肃酒泉),得到收复消息后迅速作出决定,并派人送“乾隆式钱之一钱二分重者为模,命部将张曜筹备恢复重开库车、阿克苏钱局,委派办理库车善后委员龙魁、潘时策,于光绪四年(1878年)三月十八日在库车开炉鼓铸。”据《新疆图志-食货三》这段记载,说明当时铜钱奇缺,已不能按照常规等待部颁样钱或者呈样审批了,左宗棠先捎来几枚乾隆钱让库车局照此鼓铸,以缓解“钱荒”之急。所以库车局在较长时间内铸造了背满文的“宝源”“宝泉”“宝浙”“宝云”等局名不规范的“乾隆通宝”和“光绪通宝”红钱。比库车局只晚半年重开的阿克苏局,在尚无定制又急需鼓铸的情况下,除了铸造仿“乾隆”内地局名钱外,也按祖制(乾隆本人有“永远恪遵”的圣谕,即自嘉庆年间,每次铸钱需四成为“乾隆”钱与本朝钱分成鼓铸)再仿铸一批“光绪”内地局名红钱(图1-8)。这在大清钱币中独创官方仿铸官局钱的先例,对恢复战后的南疆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笔者藏品中仿内地局名的红钱实物作比较,经研究发现与内地制钱存在很大的差异。其特点除材质为纯红铜、色赤外,另外就是由干库、阿两钱局设备曾遭破坏、技术工人流失等诸多原因,故制作工艺粗劣,形制、文字不够精整,模糊、断裂、穿孔、倒文、笔画错漏等病疵都有存在。这就是新疆地方红钱中的典型特征。顺便提醒红钱爱好者注意,别把夹杂在红钱中有内地省局的红铜钱,或只是表层呈淡红色,其内质为黄铜的钱,错误定为新疆仿铸内地局红钱,细察钱文特征、版式风格等,均与红钱无缘。

“足银壹钱”方孔银币

光绪三年(1877年)十月,清军收复南疆库车后,原阿古柏所铸天罡银币亦逐渐退出了流通领域。因当地维吾尔族民众习惯使用天罡,当时驻库车将领张曜乃招募银匠,将收缴销熔阿古柏天罡,仿照原样式,铸造了形如圆饼的“光绪”小天罡,“份量以五分为准”,背用维文“足银五分”标明。嗣后,阿克苏、叶尔羌、英吉沙、喀什、和田等地收复后,也纷纷效仿天罡制造银币。由于各地自发铸造,无统一标准模式,所以制作极草率、规整者少,且字迹模糊、大小厚薄、成色高低、轻重各不相同,极为粗糙(图9~14)。在流通中私赝乘机掺杂,流弊滋多等。且光绪天罡仍与阿古柏天罡类似,属伊斯兰货币文化体系。

有鉴于上述种种弊端,左宗棠逐上疏朝廷:“应改造银钱,以平市价,而利民用。惟造银钱,宜先制模式,较准一律,交官设局经理。”奏准后,于光绪六年(1880年),亲自设计外圆内方的“足银壹钱”银币。委托兰州机器局(兵工厂)制造出铜模,发交驻库车的张曜监督银匠按照铜模用银片捶成,不须熔铸。

该银币正面为“足银壹钱”四字楷书,对读,字体刚劲而清秀,“壹”字简笔写法很独特。背面为老维吾尔文,穿上汉译“一钱”,穿下为汉译“银子”。“重量均为湘平一钱”,合3.61克,直径22.5毫米,厚0.5毫米。其钱轮廓较窄,与疏朗的钱文相照应,使整体设计十分和谐(图15)。此币面作“足银壹钱”,形制特殊,实属罕见。

“足银壹钱”是新疆银币中唯一的一种方孔银币,这是左宗棠受林则徐所提出的“自铸银元,轮郭肉好,悉仿制钱之式”的思想影响,欲将新疆天罡小银币摆脱中亚货币造型的惯例而实现中原化。故而铸作工艺精巧,颇为美观,民众乐于使用。但因成本太高,“工多费钜”,使用不到一年,便在光绪七年(1881年)二月停铸,未能达到取代光绪天罡的目的。但左宗棠设计和铸造这种中国制钱式的银币,对于抵制外国式货币的侵入有一定积极意义。

责编 陶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