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及前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类以免疫系统全面崩溃为特征的传染病。现如今还未发现有根治艾滋病的临床方法和特效药物,本文介绍有关HIV中医治疗的主要进展以及艾滋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治疗等,在此基础上,对艾滋病中医治疗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艾滋病(AIDS);艾滋病病毒;中医治疗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俗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即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严重慢性传染病。AIDS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HIV可特异性攻击机体中的CD4+T淋巴细胞,使其减少,从而使患者的特异性免疫变弱最终消失,使患者产生严重免疫功能缺陷,并最终会引起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等严重病症导致患者死亡。目前,中西药都没有能治愈AIDS的方法,也没有研究出能完全预防AIDS的疫苗。

1 中、西医治疗艾滋病的研究及其进展

中医防治艾滋病通过增强免疫力抗病毒的原理,以中药调养为机体扶正固本,祛邪败毒[1],目前取得了一定进展。西医防治艾滋病主要是采用抗病毒、提高及免疫力,防治各种机会性感染,不少西药能抑制HIV增殖,但也存在药物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的弊端。

1.1中医治疗 许多研究者经药理研究发现,许多中草药均具有良好的抗艾滋病药效的,如紫花地丁、冬虫夏草、夏枯草、雷公藤、穿心连、金银花、桑白皮、紫草、甘草、黄连、黄芪、灵芝、三七、当归等,经研究发现,这些药物在体外显现出了良好的抗人免疫缺陷病毒活性[2]。而根据中医传统理论,这些中草药之所以具有良好的拮抗艾滋病病毒功能,是因为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调节和改善人体免疫功能、抑制病毒感染的功效。

研究也发现,中药复方如传统经典药方在艾滋病临床治疗中也获得了良好的疗效[3],如有临床研究指出,补益方剂(如补中益气汤、当归活血汤、四君子汤、四物汤等)以及清热解毒方剂(如龙胆泻肝汤等)能够有效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相关体征和临床症状[4-5]。

1.1.1甘草 研究已经证实甘草中的甘草甜素(GL)对HIV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作用的发挥通过与抗艾滋病的药物-叠氮胸苷的相辅相成得以实现。经试验证明甘草甜素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率高达98%,能够有效抑制艾滋病毒的增殖作用。

1.1.2灵芝 灵芝中的有效成分三萜烯通过抑制蛋白酶的作用来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增殖,而实验研究证明,灵芝提取液在体外可免疫调节T4细胞尤其是受HIV感染的细胞,病毒抑制效果良好。

1.1.3天花粉 在急性感染试验中,天花粉中的天花粉蛋白表现出了极强的抗HIV作用;在被HIV感染的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的体外慢性感染试验中,也表现出了出较强的抗HIV活性,且对HIV感染的宿主细胞产生了清除作用。

1.1.4丹参、柴胡 有研究将丹参、柴胡应用于艾滋病毒感染的MOLT-4细胞系体外试验中,得出了丹参、柴胡的抗HIV作用最强的结论。

1.1.5黄芩苷及黄芩苷元 有研究发现,黄芩中的黄芩苷、黄芩苷元在被HIV感染的细胞培养试验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抑制免疫缺陷病毒逆转录酶(HIV-1RT)的作用。

1.1.6苦瓜 苦瓜提取物如α-苦瓜素、β-苦瓜素、MAP-30新型蛋白等,可通过灭活HIV核糖体来抑制HIV的表面活性,并有选择地杀死被HIV感染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1.2西医治疗 目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有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融合抑制剂、辅助受体拮抗剂、整合酶抑制剂等[8],但这些药物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艾滋病。目前HIV的免疫方式主要为中和抗体、细胞免疫两种;其中,细胞免疫中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可能对艾滋病的防治产生积极作用,是艾滋病疫苗是重点研发项目之一[6]。此外,为了给予HIV感染患者有针对性的治疗,西方医学还致力于靶向制剂的研发,随着研究的深入,靶向制剂有望成为艾滋病的新治疗手段[7]。

2 艾滋病预防措施

纵观人类与艾滋病的斗争历史,人类对艾滋病的防治策略处于不断调整、改进的状态下。目前国际公认的且正在施行的艾滋病预防策略包括高危人群行为干预、使用安全套等,积极研发当中的预防策略有暴露前药物预防、注射疫苗等。

2.1高危人群行为干预 共用注射器吸毒、行为可引起艾滋病。为降低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感染HIV的风险,一方面需严厉打击贩毒等违法行为,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预防吸毒感染HIV的宣传教育活动,并为吸毒成瘾者提供清洁的注射器和采用美沙酮治疗。至于女性,应加强艾滋病、性病的致病和发展机制教育、防治知识教育和服务,并对这些女性进行就业技能培训,为其创造或提供就业机会。

2.2正确使用安全套 性传播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使用安全套则是预防艾滋病简单易行且廉价有效的措施。有相关研究指出,感染HIV的患者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时,如果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阴道感染HIV的几率会下降80%。

2.3药物阻断母婴传播 近年来,国内开展了一系列阻断HIV母婴传播的活动,主要方式为给予母婴抗病毒用药治疗。

3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展望

世界各国对艾滋病的防治力度不断加大,且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为此,我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艾滋病中医药防治纳入祖国医学的重点工作中。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中西医结合协同性治疗 西医和中医在艾滋病的防治中各有优势和不足,为提高防治效果,宜进行中西医结合协同性治疗,即中西医联合用药。中西医联合用药能够以较少的西药用药获得更好的疗效,促进患者免疫系统重建,即病毒的清除和免疫重建得到兼顾;而西药用量减少,西药引起的毒副反应也会相应减少,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会更高;获得更好的疗效,即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更大的改善,患者的痛苦得到极大减轻,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3.2深入研究中药免疫调节剂 当前,祖国医学在改善、提高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有效药物和成分仍需进一步探索、明确,因为中药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和调节作用是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例如,某些中草药或药物成分可有效增加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细胞,部分中草药或药物成分虽然没有这种功效,但却可通过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来降低机会性感染几率,提高CD4/CDS比值。

3.3建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评价指标和体系 中医对艾滋病的治疗主要通过扶正祛邪实现,即通过药物干预使正胜邪退或者正邪相对平衡,以治愈艾滋病,或控制病情,使患者得以带毒生存,但当前世界使用的艾滋病治疗疗效评价方法不能准确反映中医治疗的效果,因此,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中医评价体系是当前中医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应根据临床治疗经验和研究进展,逐步变更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疗效评价标准,建立一个适用于中医药治疗的评价指标和体系。当前的研究认为,中医评价指标应包括临床症状、体征、机体功能、免疫功能、病毒载量、生存质量、心理状况、生存期、病死率、发病期等。

参考文献:

[1]唐友琴,张毅.中西医治疗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13.

[2]王阶.中医药干预艾滋病免疫重建的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16(6):567.

[3]王文川,杨志云,毛羽,等.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2):3258-3259.

[4]郭晓辉,谢世平,彭勃,等.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0,25(3):534-535.

[5]曹廷智,聂广.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7):61-63.

[6]刘强,王佑春.Merck Ad5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1,24(1):112-116.

[7]谢向阳,韩亮,陈晨,等.抗艾滋病药物靶向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1,38(1):38-41.

[8]田慧,张奇.T细胞基因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1,22(6):55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