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品牌的国际化思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品牌的国际化思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比如海尔、联想、华为、中兴、TCL、海信、吉利等。但相对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来说,“中国制造”仍未改变低端廉价产品代名词的整体形象。要改变这一刻板印象,如何塑造品牌、传播品牌显得尤其重要。事实上,企业和产品的品牌也是国家形象的一部分。中国制造的品牌国际化的过程,也是国家形象重新塑造的过程,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用文化塑造品牌灵魂

很多人认为,中国企业进驻海外市场,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文化冲突问题,因为中国文化并未得到世界普遍认可,品牌自然也就不会被当地消费者所接受。事实上,文化冲突仅仅是其表象,真正的核心问题在于品牌是否具有强烈的感召力。这种品牌感召力的缺乏,主要在于很多中国企业习惯于用中国式思维,结合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对品牌进行定位和传播,缺乏品牌的国际化品质,以及未能考虑海外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企业要学会在中国文化中发掘、提炼有可能在国际市场中成长的元素,并将其塑造成独特价值。日韩和欧美的品牌在跨国的传播中,总是不断的将其本国的文化融入到品牌文化中,使品牌产生巨大的张力,例如日本文化中的严谨、精细和对制造细节的追求精致完美的工匠文化,以及家族式的文化管理方式,是其品牌在海外市场赢得快速成长的法宝。无论是日本丰田还是索尼、尼康和松下等品牌,品牌文化中都具备这样的文化基因。

中国品牌国际化竞争时面临的问题是,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时候,往往是盲目西化而对中国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坚持和挖掘得不够,或者在中西文化之间徘徊和游走,最后导致缺乏品牌的个性和风格。而大凡是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元素融人品牌传播的企业,在海外大都获得了认可,例如佰草集在国内市场更加侧重介绍产品的中草药配方和功效,但是在海外市场,佰草集则根本不提及“复方、君臣佐使”等用药原则,而是借助欧洲消费者熟悉的中国文化符号一玉手、针灸、太极等进行沟通,并以黑白双色映射中国文化中广为人知的太极概念,营造一种东方神秘主义的品牌联想,在欧洲取得了成功。这种做法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力量

2011年1月,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纽约时代广场播映,全片以中国红为主色调。国家品牌的打造就是向世界输出文化和价值观,文化输出为品牌创造环境,企业品牌的塑造也会进一步传播国家品牌和文化。因此,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借助中国国家品牌形象塑造的契机,紧随中国国家品牌传播的节奏,来加大传播品牌形象,可以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例如,在中国国家形象片热播的同时,中国企业可以推出相关的中国品牌文化符号的传播,以及中国优秀的产品品质的传播,让更多的外国消费者在记住国家品牌的同时,也记住了企业的品牌。

品牌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国际市场对企业的贡献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海外市场销量、产品与技术的全球领先度、海外产业基地布局等。这其中,对于品牌的国际化的影响力塑造是品牌价值提升的核心,这需要企业有足够的耐心去逐步完善品牌文化传播体系,从而培育品牌文化。中国品牌在本土系统化管理品牌的体系本身就比较缺乏,放眼到国际市场,这点上自然也会是一个短板。

韩国三星在全球的崛起,主要依靠三星公司的全球化品牌战略管理以及其背后的三个重要因素:产品的领导性、系统性的品牌管理和差异化营销模式。同时,三星坚持走体育营销的战略,借助国际平台上的重大体育赛事来塑造自身的品牌高端形象。在这个方面,中国品牌的经验还比较少,需要向邻国的企业学习,逐步将国际化品牌的打造系统化、科学化以及持续化。

新媒体是塑造品牌的又一平台。社交媒体的兴起让营销界一跃步入一个完全透明的时代,Facebook、Twitter、YouTube和消费者博客等,让品牌传播的模式彻底改变,消费者有可能和素未谋面的数百万个消费者相互交流,谈论企业的品牌。因此,在全球化数字化平台上的品牌传播,可以覆盖庞大的全球受众群体。如今,很多国际化的品牌都在Facebook等数字化媒体平台上进行营销投入和品牌塑造。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也应该积极地利用新媒体的平台,向全球消费者进行品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