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如何培育和发展跨国公司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如何培育和发展跨国公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跨国公司是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国外设立分公司或控制东道国当地企业,使之成为其子公司,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企业。企业跨国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阻挡的潮流。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一大批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竟向进军中国,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直接投资,参与中国的市场竞争,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启迪我们如何培育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从而使我国的企业走出国门,去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

关键词:培育 ,发展,跨国经营,跨国公司?

一、中国培育和发展跨国公司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角。据《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1.3万亿美元,比前一年猛增了18%,2000年全球跨国并购达110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近50%。根据最新估计,目前6万多家跨国公司在全世界共拥有80万家海外分公司;自1985年以来,吸收外资超过10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已从17个增加到51个,其中将近一半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工业集团、商业集团。他们不仅是世界资金的最大源头,也是世界新技术开发的主要来源,是控制国际资本运营的龙头,在世界主要股市上挂牌并交易的股票,基本上也是跨国公司发行的。国际贸易中,80%的贸易额由跨国公司进行,凡是有新时代的意义的产品,都是源于这些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推动市场国际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体。由此可见,我们完全可以说跨国公司将主宰未来全球经济。?2.跨国公司是世界先进技术的开发者和生产者。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为了在竞争中确保不败,都利用自身的资本雄厚、设备齐全以及技术人才等优势,大力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无数的发明与革新都在国际级跨国公司中产生。例如,杜邦公司在60年代初期几乎垄断了全世界有关化纤专利的80%;埃克森研究与工程公司60多年来,先后共取得1万多项专利。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各国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庞大的资本规模、先进的科学技术,全球化的经营战略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已经将其触角伸展到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代表本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宰者。?

3.跨国公司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 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离开别的国家而得到独立的发展,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国必须顺应这一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否则,我们必将失去获取参与世界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机遇。?

4.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有利于消除贸易壁垒。当代世界贸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地区集团化倾向增强,这使商品出口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特别是发达国家,狼狈为奸,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用各种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限制和减少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对其出口。在中国加入WTO的今天,中国企业可以走出国门,到这些国家去投资建立生产经营基地,打破关税、非关税壁垒,使中国商品能就近就地在这些国家销售,并通过跨国公司内部的交换,带动有关联的原材料、零部件、中间产品出口,进而扩大出口量,改变不利的出口条件,开拓国际市场。?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国际跨国公司对我国直接投资逐年加大,垄断中国市场的趋势日趋明显。国际上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纷纷叩开了中国的大门。《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财富500强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中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世界上最主要的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石油化工等制造商,已将其生产网络扩展至中国.近年来,研究与开发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又一亮点,包括微软、摩托罗拉、通用汽车、通用电气、 JVC 等。如美国的通用、摩托罗拉、IBM、杜邦等,日本的三菱、日立、夏普、松下、马自达等,德国的大众、西门子及荷兰的菲力浦等等跨国公司,这些公司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不同程度地控制着我国的市场,在一些产业领域已形成垄断之势。如我国的移动通讯、微型计算机、电梯等国内市场大部分已被外国公司占领,国有企业在药品、轮胎、啤酒、化妆品等市场占有份额也不断缩小。

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也为发展跨国经营提供了客观条件。目前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有如下特点:第一,国内产品大量过剩,市场出现整体供大于求的格局。1999年以来,国有企业库存积压产品的金额已经达到50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以上。通过推动国内企业向外直接投资开展国际化经工业品,可以为过剩的生产能力找到出路。第二,国内资金大量闲置。一是国家外汇储备剧增。我国国家外汇储备,截止2001年10月18日已达2000.5亿美元。为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家。二是国内银行存差剧增。从国家信贷收支看,中国银行体系的存差已达到数万亿元,这意味着大量资金闲置。 这客观上要求大力发展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三是国内闲置资产剧增。

总之,在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考验的今天,中国要积极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潮流,积极培育和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和问题

到2001年,我国在海外已经办起了135家企业,分布在48个国家,主要是家电、轻工、制药、机电、服装加工等行业。但与世界级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还存在不小的差距。1999年度,我国有9家公司进入《财富》杂志全球500大公司排名。即使是这9家中国最大的公司与世界级跨国公司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从资产收益率和营业收入收益率看,中国9大公司的资产收益率为0.216%,全球500大公司的资产收益率为1.26%,中国公司的资产收益率仅为全球500大公司的1/6。中国9大公司的营业收益率为1.76%,比全球500大公司的营业收益率4.36%也要低得多。可以看出,中国9个公司的平均营业额与全球500大公司差距不很大。然而平均利润只有500大公司的1/3。由于中国9大公司的雇员人数远远超过500大公司的平均水平,因此,中国9大公司人均营业额和人均利润就远远低于500大公司平均水平。

纵观我国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情况,我国目前现有的跨国经营有以下问题:

1、我国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和规模等方面与国外跨国公司有相当的差距。中国企业资金缺乏。中国企业的自有资金很少,靠自己的财力去海外直接投资,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是很难的;中国企业在技术上还缺乏优势,虽然中国企业的技术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但从总体上说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差距还较大;由于长期实行外贸与生产分家的政策,我国缺乏管理跨国公司的人才;我国企业规模普遍小,形不成规模优势;我国跨国公司的产品技术含量低,生产水平落后,与发达国家企业产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弱。

2、 利用比较优势进行的投资较少。我国真正利用比较优势实施跨国经营的企业不多,主要是因为我国总体技术水平落后,企业发展水平不高,对先进技术尚处于消化吸收阶段。少数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产品打适应症国际市场主要是通过外贸公司,而且获得外贸自营权的时间不长,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

3、中国企业经营机制还很不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突出表现在大多数企业外贸自、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权还不落实、不到位,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受到自身的限制。因此,必须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加快中国企业的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的改革。逐步规范和建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企业,以便促成企业经营机制的彻底改革,更有效参与国际竞争。

除了在硬性指标上的差距,在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等软件方面,中国企业存在的差距更为明显。当我们的企业或企业管理部门眼睛还盯着资金、设备、厂房等硬件生产要素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把目光转移到设计、研究开发、营销、售后服务等软件生产要素上了;当我们某些企业还在拼命铺摊子、搞大而全的集团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在强化自己的核心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了;当我们多数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经营机制转换还没有完成时,美欧等地的跨国公司已经在“触电上网”,或者开创新型的网络企业,或者以网络改造传统企业了;当我们某些企业还在设法弄虚作假、蒙骗股东、坑害国家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在全面改革财务制度,规范企业经营,增加企业透明度了;当我们某些企业还在强化企业行政管理级别,不断增加管理层次和机构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在挑战企业内部,减少层级,贴近市场和客户,清除内部边界,形成网络化管理体制了;当我们某些企业还在吃大锅饭、专业人才无所作为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在吸引我们的人才、开发当地的智力资源了。

目前,我国具备世界级规模的企业还都是政府主导形成的一批大型国有企业,它们往往缺乏市场竞争力。由市场主导形成的大型企业竞争力比较强,例如海尔公司、联想集团,但是往往规模还不够大。

三、中国培育和发展跨国公司应采取的对策

1. 认识到严峻的形势,制定发展跨国公司的战略计划。培育跨国公司是一项国家战略,国家必须根据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中国企业发展状况,制定长远发展战略,明确奋斗目标,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扶持。我们的目标不是经济大国,而是经济强国,因此,在国家的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中一定要制定战略目标,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我国有更多的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2. 推进企业兼并力度,鼓励企业"强强联合",组建我国的大企业集团。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掀起了更为强劲的兼并浪潮,跨国公司通过兼并实现了优势互补,大大提高了国际竞争力,扩大了占领世界市场的份额,从而取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企业规模都很小,即使是已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其规模也不大,同国际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相比差距极远。因此,为了增强我国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国家要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和同行业购并,尽快组建国际级的大型企业集团,一方面要同国际跨国公司抗衡和确保国家产业安全,另一方面,这也可避免国内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这是经济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政府要依照市场发展的要求,通过市场机制对有潜力的企业加以扶持,避免行政命令式的"拉郎配"。真正按资本运营的原则,重组中国企业,把各种经营方式的优势结合起不,开出一条中国企业后来居上的新路子。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的市场环境下,政府应发挥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规则的作用,要在宏观上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为此,政府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尽快解决国有企业问题,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以带动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第二,逐步取消一些企业的特权,使 经济主体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竞争;第三,加快政企分开步伐,依法消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以便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和实施其他资本运营方式;第四,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改革投融资体制,为企业提供规范的融资渠道。

4. 培养擅长跨国经营的企业家。企业家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一种生产要素。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家的缺乏是制约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需要大批有现代经营管理思想的企业家。因此,必须通过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适应企业经营的需要。

5. 制定我国私营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私营企业已经具备进行海外直接投资、从事国际化生产经营的实力,我们不仅要大力鼓励私营企业发展进出口贸易,还要大力鼓励大批私营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能够海外直接投资的私营企业,都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具有在市场经济中驾驭企业运作的能力和经验,如果在政策鼓励和推动下,经过国际市场竞争的锤炼,一定会有大批私营企业在跨国生产经营中迅速崛起,成为我国对外开放中的新的增长点。

另外,要选好我国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带动中国企业整个工业产品的进步和提高。同时加强研究与开发的力度,积极采用国际标准,以提高产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