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目光触及天空心灵感恩大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目光触及天空心灵感恩大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海德格尔在评价荷尔德林时曾说:“诗人永远都在从事于精神的创作,永远在时代中歌唱,为什么杜鹃要泣血而唱,为什么雅典娜的猫头鹰要在夜晚起飞,为什么我们眼中常含热泪,因为我们深深地爱着脚下这片土地……”置身于盐亭这片脚下的土地,面对自己熟悉的山水,王开平心中敏锐的触觉被唤醒,他站在诗歌精神的高处,俯身于汶川、舟曲、玉树等灾难,唤醒人们面对那一场场灾难之后的血性、亲情和力量;同时,开平将个人丰富而独特的人生经历,返观现代都市生活所烛照下的乡村故土,亲近乡野,抚慰心灵,像一首穿行生命与乡土的恋歌,余音绕梁,韵味无穷。

一、盐亭诗歌文化的另一种呈现

西陵古地盐亭,是一块历史文化厚重的土地,人类文明始祖、华夏母亲嫘祖就出生在盐亭。在唐代,一代鸿儒、李白之师赵蕤也出生于此,天子几次下诏而不入朝,硬是在盐亭隐居一世。北宋诗书画大师文同亦为盐亭人氏,他擅诗词、工书法,开水墨画入诗的光河,为写意墨竹的鼻祖。而在当代,著名诗人王尔碑先生、旅居国外的廖亦武先生、著名作家冯小涓等都是盐亭人,在他们身上都流淌着盐亭人的血液。

这么多历史文化人物在盐亭出现,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传承,而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王开平的诗歌创作,来解读这本《寄回风中的牵挂》时,就会发现这些从盐亭这块土地上自自然然、土生土长的诗句,是如此的打动人心,可以说,《寄回风中的牵挂》是一部颇有特色的诗集,从装饰设计到诗歌文本,都显得大气、灵动而厚重,在全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浩如烟海的诗集出版物当中,王开平这本诗集是一本可以立得起、站得住的诗集,是一本脱颖而出的诗集。

它的出版面世,也并非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有一种内在的、难以割舍的必然联系。它不仅是盐亭诗歌文化的另一种呈现,而且是一种地方文化基因的延续,它们之间有一种同祖同宗的血脉相连相依,正如他所言:“盐亭,是我的家乡,这是一个被生命、被诗歌缠绕的小城……我热爱盐亭,盐亭是我写作的根据地。”

二、发挖苦难中的大爱与真情

我和王开平相识已二十余年了,记得那是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中叶,我刚从鲁迅文学院第四届作家班学习归来,工作上又刚刚调入《星星》诗刊作编辑不久,开平从当时那个交通闭塞、路途遥远的盐亭来成都川医华西口腔医学院学习,顺便来《星星》诗刊约我中午小聚。秋冬季节,成都的天空常常是暗无天日,那天又下着蒙蒙细雨,我们两个边饮酒边谈诗,而下酒菜就是他带来的一叠厚厚诗稿,因为诗歌,因为梦想与酒,点燃了两颗青春荡漾的心灵,那场景真是左一杯,右一杯,喝得诗歌满天飞!

转瞬二十多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而开平的诗歌创作也日趋活跃,你看他头发越写越少,而那些分行的文字却在诗坛越长越茂盛,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部诗集就更加让我们牵挂,让我们神思游荡、刮目相视!

王开平的诗歌创作,主要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作者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苦难意识,二是作者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故乡情怀。

苦难意识主要表现在他写汶川大地震的组诗《一个刺痛中国的名字》、《疼痛中国》,以及写甘肃舟曲县泥石流之灾的组诗《舟曲,别哭》,写青海玉树地震的组诗《玉树悲歌》等等篇什中。

对于苦难,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理解方式,所谓“苦难意识”,是人生意识的重要组成元素,它着重探讨人的生存境遇,人在其中的生命态度及人生情怀等问题,苦难意识常常通过肉体和精神两个层面来表现。表现苦难,寻求苦难的解脱,一直是现当代文学的主题之一。开平也不例外,尤其是自己置身于盐亭,置身于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县之一,他目睹了太多的苦难与死亡,目睹了太多生离死别与千疮百孔,“北川老城,一位瘫痪在床的父亲/残废变异的沉默,没落的街区/荒弃小径上存留着梦幻般远游的少女/还有那些腐烂变质的体温”(《北川老城》),开平诗歌不是停留在浮华的现实苦难表现,而是潜入深沉的人生底蕴,探求苦难的深层意识,“还有那些野生的植物,被风雨吹打后的或欢笑/长跪的人们高举着双手,却无法触摸亲人的魂魄”(《一个刺痛中国的名字》),以现代诗歌精神为视角,挣脱非常化和现象化的“樊笼”,上升到审美化和艺术化的层面,诗人不停地在反思苦难,直面苦难的追问:“女儿啊,石头下共生共存的家园里/那儿,可有你们明亮的学堂”(《在北川中学废墟前所想》)。

开平还通过苦难来抒写人的人格尊严、道德理想,面对苦难的不屈的精神力量,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激情。在苦难面前始终强调人的顽强生存意志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因此他在诗行中融入了一种生命意识。同时,开平用一种对生活的质朴而博大的爱,来包容苦难,超越苦难,超越苦难的救赎,因此在许多诗篇里又融入了爱的情怀,这种爱――人间大爱,这种情――人之真情,更是诗人用泪水与心血铸就的一系列汶川、舟曲、玉树等有关“灾难”的诗歌,来唤醒人们面对那一场场灾难之后的血性、亲情和力量。

三、故乡情怀的躬耕与状写

王开平诗歌创作的第二个特征就是从《寄回风中的牵挂》中所呈现出的一种故乡情怀。这种故乡情怀主要源自于诗人的一种乡土情结。我们知道,乡土情结的确切含义是集结在心里,不会因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消退的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如童年生活的感受,亲人邻里之情和故乡的山水风物习俗等等,而童年的烙印又是乡土情结的源头。每个炎黄子孙的心里,都有一个乡土情结,这种乡土情结,往往离故土越久越远,就体会越浓越深。

随着时光流逝,地域的变迁,故乡的遥远,那些情怀与情结就会在心灵深处慢慢发醇,慢慢酿造出一首首乡土诗,一首好诗的孕育产生,就像十月怀胎,就像凤凰涅,无疑会付出极大的心血和艰辛的。王开平的乡土诗,富有乡村泥土气息和地域特色,他写王家坪系列的乡土诗,写童年、炊烟、蛙鼓蝉琴、老屋古树等等,“那一天,先生说,王家坪可以是那一个世界的城市/于是,祖父母埋在这里,二爹,二奶也埋在这里,/母亲埋在这里,堂嫂嫂也埋在这里”(《故乡,安魂的家》),于是,王家坪成为了诗人追忆故乡情怀的一种附魂的载体,“被风吹动的王家坪,每一粒土籽都滋生着亲切。”

真正意义上的乡土诗,从泥土中来,游离都市,又回归乡土的本源。开平的乡土诗更是如此,它已非传统意义上的就乡土写乡土,像农人锄地一样单纯地怀乡咏物,诗人毕竟离开故乡一二十年,城里忙碌而又紧张的快节奏生活,与童年、青少年记忆中乡村生活的“漫”形成强烈心理落差,于是现代生活所烛照下的乡村故土,就成为诗人心灵的真实写照,因为彼时彼地的王开平,已经以一个现代都市人的视角来审视乡村,解读乡村,反思乡村,“叩问人生啊,为何死亡的索要如此匆匆/生命的待遇,远不如青山绿水般优厚/为何,不伸出一条宽广的道路,让青春通过”(《叩问人生》)。

开平的乡土诗,像庄稼一样质朴,像泥土一样厚实,他是用心灵用生命用灵魂去感知每一寸乡土,去领悟每一份亲情,这在他写亲人的系列诗篇中,写他父亲母亲,他的老哥、碧蓉姐姐、娟妹等诗行间,都怀有真挚的情感和对生命,对亲情的一种尊重与敬畏,“这个季节有很多生命,被突然掐断/那掐断的生命,竟比秋天还高,还远,还重/还幸福……/谁能掂量,生命到底有多重”(《生命之重》)。开平总是以一种生命直觉的方式,深入到生活的细部,体味乡村的苦难与沉重,不断挖掘自己的内心,“那时,家园的意义离我很远/很想将所有,变成掌中的积木/但,穿过城市夜之后,才知道/家园啊,这斑驳陈旧的门,依旧为我而开”(《灵魂有屋》)。

王开平在诗歌创作上,已走过三十载春秋,这部《寄回风中的牵挂》,无论是苦难意识的精神救赎,还是对家乡故土的深情状写,都展现了开平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特质与潜力。诗人仰望天空,云卷云舒,纵横想象,将大自然的灾难幻化为新颖的意象,把情感的触须伸向对乡土的探寻,仿佛是精神家园的烛照和人生的回味,却灵性四处游走,目光触及天空,更是感恩大地

(作者系《星星》诗刊副主编,著名诗人。该文系作者在王开平诗集《寄回风中的牵挂》出版发行座谈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