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公共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公共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艺术以其美的形式和独特的魅力,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并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成为人类文明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的发展,通过各种措施在高校中普及艺术教育,把艺术教育切实当成学生的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我们也欣喜的看到,大学生们在接受了艺术教育的同时,无论是在审美、创新、综合知识的理解和群体合作的能力上,还是在思想、身心、情感的素质上,都有着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公共音乐教育;大学生综合能力

一、公共音乐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审美主体对于对客体美与丑的区别和判断。审美能力的提高只能在审美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完成。雕塑家罗丹说:“我们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苏霍姆林斯基说:“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这两句话阐明了审美素养的两个层次,首先能够发现美,然后去感受美,这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对应到艺术教育中,则是对艺术作品形式的感知和内涵的感悟。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具有极大的、高尚的、进步的审美价值、情感容量和思想内涵。艺术教育通过艺术作品中的美感要素,感染和激励受教育者,从而激起审美主体对美的追求和渴望,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去辨别是与非、美与丑、雅与俗等。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像普通文化课的讲述那样,获得“美”的知识和技能,更不是把“美”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艺术活动的参与,使个体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得到提高,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审美活动,获得更丰富的审美经验。

二、音乐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创造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世界上每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都闪烁着创造思维的光芒与音乐家超凡的想象力。《春节序曲》的欢快热烈、《江河水》的血泪控诉,《渔舟唱晚》的诗情画意,《梁祝》的忠贞爱情等等,对大学生都具有真挚而又热烈的感染力,经过赏析,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和热爱,还可以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爱国主义精神。音乐教育正是通过欣赏器乐演奏、歌曲演唱等,使学生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并为之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形象思维能力,达到情感的陶冶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1.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直观洞察力

法国的笛卡尔认为人有两种理解能力,一种是直觉,另一种是演绎,或者说是洞见与睿智。一般来说,前者是用于审美方面,后者是用于科学方面。卡希尔认为艺术是对世界的解释,不过不是以思想为媒介而是以感性形式为媒介,不是靠概念而是靠直观。通过艺术的感性形式,可以洞察现象世界的微妙变化,直观生活的本质。直观洞察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的重要意识能力之一。这种直觉的认识虽然往往是一种多义性的、非确定性的认识,但它却避免了理性思维的推演式概括和概念式简化可能导致的对现实的片面刻板的认识。它使人把现实事物看作是有意义的、相互联系的整体,使人了解了感性世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事实上,在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中总是在感性形象的背后隐含着许多优秀音乐家的真知灼见,甚至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

2.音乐教育能够培养人们的想象力

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人类具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才给人类各方面的生活带来了数不完的意义和价值,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了想象力,那么也就没有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史。然而人们的想象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音乐家恰恰可以通过对世界匠心独运、独具慧眼地的认识和评价来尽可能地激活和丰富我们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过:“要不是全神贯注于那个在艺术和科学领域永远也达不到的对象,那么人生在我看来就是虚空的。”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之所以能够有这样超凡的想象力,就是因为他自身有很好的音乐修养,使他能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

3.音乐教育能够培养人的创造力

音乐美的魅力就在于能够激活人的创造性心理活动,扩展人的心理空间,音乐本身就是人创造的产物。音乐可以培养人们对面貌炯异、丰富多彩的统一体以及对完美的追求,这就会激发起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进而表现为具有创造性的行动。贝多芬一生都非常的喜爱歌德和席勒的诗,他说:“歌德的诗对我有巨大的吸引力,这不仅是由于它们的内容,而且也是由于他们的节奏的缘故,这种语言刺激我去作曲。”正是这种音乐内驱的创造力,他正是通过席勒的诗《欢乐颂》所表达的人民追求和平和自由为主题,创作了气势磅礴的《第九交响曲》。

三、音乐教育能提高学生综合知识能力

现代社会需求的是既有系统的专项学科知识,又能够深入到自然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中,且能够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形成带有普遍性、相互联系的科学的观点,将所学的知识建立在具有广阔的背景上的综合素质人才。然而,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作为对新时代的大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与教育手段,它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知识水平以及审美能力,具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是其它任何学科教育所无法替代和比拟的。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以音乐文化观出发点,充分体现公共音乐教育的多学科综合特点,重视社会、常识、语文等学科中的历史、地理、自然、文学、艺术等方面知识及人文内涵,这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音乐教育能提高学生群体精神及合作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单个人独自进行工作的时代过去了,现代的科学技术都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和交叉性,都需组织一个包括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智力类型的人的群体,来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在普通院校开展音乐教育和音乐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合作共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等社会活动能力。例如:合唱排练、合奏排演、音乐剧排演等。在这些活动中,有时候要求某些学生承担主角、主旋律声部的任务,有时又要求这些学生承担配角、副旋律、甚至是伴奏的任务。这种角色的变化,意味着他们必须要与他人紧密合作。他们在什么时候应该突出,什么时候应该配合,什么时候应该出现,什么时候应该沉默……所有学生都要有一种角色感,都应该把握适当的分寸。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而且,在音乐活动课程中,常常有许多辅的工作要做。特别是在各种演出活动中,例如一场音乐会,要准备服装、道具等,要与场所、舞台灯光等工作人员协调,要为演出人员化装、为演出人员做后勤保障等。所有的工作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这种音乐实践活动的展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精神。因此,在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精神方面,音乐活动无疑更具备优越性。

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意识、综合素质,它的这些作用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尤其是在当前教育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中,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口号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更加凸显了它独特的价值与意义。真切希望本文浅层面的研究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为共同研究这一课题的朋友提供参考,以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胡知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

社,2003.9

[2]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3]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