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炼词,诗词赏析的精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说的是遣词造句在诗词文章中所占据的不可撼动的地位,更是考验文人真情实感的“试金石”。遣词,如同熬糖,需要历经水煮蒸发、筛滤杂质、捶打磨炼才可炼出甘甜的糖浆。古人对词的提炼可谓精推细敲,呕心沥血至“捻断数根须”。不过,正是这番千锤百炼的功夫,让诗词有了无与伦比的“妙不可言”,精练、生动、含蓄便是其本义所系,甚至有着画龙点睛的功效,令人拍案叫绝。
一、关注颜色,洞察人物心理
世间万物都有着缤纷的色彩,这些色彩无不投射着人物的内心情感。绿色,代表着朝气,寓含着旺盛的生命活力;蓝色,代表着静谧,暗示着沉稳冷静;紫色,代表着尊贵,彰显着高贵典雅……文人墨客通过颜色展现心境,也给了后人更多无尽遐想评论的空间。
赏析诗词不妨从颜色入手,找出其中点滴,定会洞察出独有的认知。我们赏析《沁园春・长沙》时,不妨就从词中所列出的颜色入手来剖析,体味作者的豪迈之情。请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一“红”,道出了喜庆之感,那是因为深秋的收获更加丰硕,一派成熟跃然纸上;一“碧”,绘出了无比清澈,更令人产生“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争先恐后之感。透过这些色彩,不难发现:作者借助眼前美景,并通过暖色调的搭配,让读者对自然景物之“静”与内心深处之“动”有了完美的融合,使得读者对作者的壮志雄心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对此,我建议学生思考:如果你同一同登上橘子洲头,你对眼前的景色又有何感想?让他们在时空穿越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不可多得的体验。颜色的变化不仅预示着意境的变换,更体现着表达者起伏连绵的心理状态。
从颜色中发现人物的思想情感,让深思有了更多的着力点,让学生在欣赏品味的过程中产生共鸣。紧扣色彩搭配和丰富的画面,更能使得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认知中产生无穷的想象力。关注颜色的前后搭配,从错落有致的精巧安排中发现更多细节,更能够使得画面在点面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拓展延伸,静中有动,乃至建构成一幅幅多元层次与颇具立体感的图画。
二、重视虚词,营造流动效果
虚实结合是诗词遣词的最高境界,让读者在虚虚实实和实实虚虚的探寻中找到观察的切入点,更能体味其中不可或缺的价值意义。虚词,在不同位置的搭配,也是值得关注的地方。
以文言虚词为例,共有“之、乎、者、也……”等十八个,在语言表达中,无不有着“各显神通”的作用。而在诗词中,这些虚词也是值得学生赏玩的“文物”。就“之”字而言,有如下用法:辅助连接的,增强语气;用于句末,表凑足音节的;用在句中,表示体现工整的。就“之”的词性而言,有表示代词(人称、指示等)的,像人称代词“太后盛气而揖之”、指示代词“之二虫又何知”;有表示动词的,像“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正是有了此类虚词,才使得文章更有整体的连贯和流动之感。王湘绮用虚词讽刺袁世凯,更是令人叫绝:“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很显然,表达的意思是“民国总统,不是东西”,倘若去掉了“也”“之”等虚词,自然也就不会有如此绝妙的效果,定会黯然失色许多。
文章必用虚词才能成文。刘淇曾在《助字辨略》中指出:文道离不开虚实二字,实字,好似体骨,虚字则似性情,只有相互搭配才能相得益彰。有了虚词的牵连,使得诗词表达的意义更加连贯,富有动感。有了虚词的补充,使得表达产生了丰富动感。
三、诵读叠词,增强语言韵律
音律美是诗词中不可或缺的三大美之一。让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需要借助叠词来完成此项使命。叠词的反复强调,颇有“重要事情说三遍”之感,能让学生从中体味出特有的表达意境和内涵。
反复朗读是感受叠词韵律的重要渠道。如在赏析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就可以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体味到作者内心的伤感,叠词的运用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有着更为深刻的感知印象。再如,杜甫《登高》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萧萧”“滚滚”,道出了秋天的肃杀,写出了落叶的飘落之快和长江之水的汹涌澎湃。至今读起来,仍有振奋人心的效果。通过反复朗读,体味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叠词需要诵读,需要学生有心体味和反复揣摩。透过叠词结合作者描写的内容,能体味出其中托物言志的深意,探听到最强的“心跳”声。从语言韵律角度赏析叠词,也有利于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产生与众不同的深刻感受。
综前所言,词,唯有在千锤百炼中方能绽放鲜活的生命力;词,唯有在精推细敲中方能永葆青春正浓的活力。语文教学,要多给学生炼词的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在颜色推敲中揣摩人物心理,产生“于我心有戚戚焉”的共鸣感;让他们体味虚词的纽带作用,产生“舍我其谁”的自豪感;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叠词中体味音律的和谐之美,产生“余音袅袅的愉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