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网络戏剧的美学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网络戏剧的美学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网络戏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戏剧艺术形式,同传统艺术有很多的不同。在剧本创作上,网络戏剧体现的趋势是由个人独自到集体的狂欢。剧场特征是由现实的近程剧场转化为虚拟剧场、远程剧场,实现了剧场的网络化。观众不仅仅是接受者,而成为参与者、创造者。网络戏剧演员由专业化到大众化,甚至出现了虚拟演员。网络戏剧的出现带来了戏剧观念的深刻变革。

[关键词]网络戏剧;剧本;剧场;观众;演员

网络戏剧也称为虚拟戏剧、赛伯戏剧,是在互联网这个高科技的信息数据平台上,实时、互动、原创地进行演出的一种戏剧演出娱乐形式。顾名思义,网络戏剧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戏曲艺术,它以网络作为传播的媒介和载体,以文字、图片(静态的和动态的)、音频、视频相结合的多媒体形式作为传播戏曲的手段。

网络戏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戏剧是在网络上传播的所有戏剧资源。狭义的网络戏曲则是在网络传播这一新的载体、媒介形式下生成的新的戏曲艺术形式。

网络戏剧是未来的戏剧,网络戏剧的演出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戏剧的载体,网络促使戏剧在自身各个方面发生变革。网络戏剧作为新兴的戏剧形式,与传统的戏剧形式有着明显的不同。根据以往的研究,在讨论网络戏剧和传统戏剧的时候,网络传播的特点就成了网络戏剧与传统戏剧的区别点,如跨越空间限制、容量巨大、信息丰富,查询搜索信息方便,复制简单、融合多种媒体形式、超文本链接、交互性等特征。但这些特征都是网络的特点,我们并没有凸显出网络戏剧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艺术形式的独特性。

我们知道,戏剧演员、观众、剧本(或作者)、剧场等基本因素,其他的附属因素主要有声音、舞蹈等。那么,我们就从戏剧的几个基本的要素出发,看一下网络戏剧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区别于传统戏剧的独特性的。

一、剧本:个人独自与集体狂欢

传统的剧本创作突出强调了戏剧的文学性。戏剧的创作更多体现在戏剧文学的创作。我们一提到一些戏剧大师,很容易想到很多的剧作家。西方的莎士比亚、布莱希特,中国古代的关汉卿、汤显祖,现代文学上的曹禺、老舍等。戏剧的创作来源于集体,后来越来越趋向于雅化、精英化等的倾向。许多的文人参与创作促进了戏剧的发展。在当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新的媒体网络的出现,使戏剧剧本创作的个人独自再次回归于集体的狂欢。

网络戏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在创作上与传统的戏剧有着不小的差异。剧本创作的变化主要变现为:

创作的集体性。网络剧本可以是由一个制作集体来共同完成的,或者是在网络上由众多的网友不断参与的情况下来完成的。就像Linux操作系统的完成过程那样,是一个开放式的,由众多的不同身份、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参与的过程。在这里,传统剧作家的那种个性追求,自由自在的创造性逐渐淡化。剧作的原创性和剧作的著作权很难知道。而这种集体狂欢的创作也消解着剧作的神圣性。但是,这种集体创作同样有自身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可以听取来自各方面的声音和意见。在网络时代,人人皆可以成为艺术家。

剧本的开放性。传统的剧本是自足的、完整的、封闭的。网络剧本的创作是开放性,呈现出多种可能性,给参与创作的网民们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网络剧本最初可能仅仅是一个提纲,发在虚拟社区。情节、人物等在不断的讨论、写作、修改中形成。“网络艺术从参与者滑动鼠标或敲击键盘时开始,作者与参与者共同交流、修改、创造,从这种意义上说,网络艺术作品是永远不可能完成的。”

剧本的粗放性。网络剧本和普通剧本有很大的不同。普通剧本,是联系到具体的人,而对大环境是草草掠过,因为通过拉近人物之间的距离,通过人物的情绪,对话,遭遇,可以让读者更加投入其中。但是,实际中,网络剧本无法细化到具体人物的场景。因此,它是以大环境为重点的表现对象的,而忽略小场景的描述。这就是两种表现方法的基本区别点。

此外,网络剧本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如简单的环境布置,简单的人物刻画等。

二、剧场:近程性与远程化

网络戏剧的另一个变革在剧场的变化。

传统戏剧是剧场艺术。舞台是传统戏剧的存在空间。戏剧的所有的表演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空间中展开的。几千年来,戏剧的观演空间都是固定的剧场性、舞台性,台上、台下的区分始终不曾打破。从戏剧产生初期的广场艺术,到戏剧成熟期的剧场,都是如此。即便是如今的小剧场实验戏剧,也有着鲜明的台上和台下之分。

传统的剧场唤起观众的在场感。舞台与观众的距离的迫近更容易使观众身临其境,沉浸在戏剧情境中。在观众与演员之间没有太多的距离。尤其当观众处在黑暗中的时候,整个剧场中充满的都是舞台上戏剧所展示的情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我们说,舞台戏剧具有真实性、情境性和感染性。非常善于营造现场气氛。

网络戏剧的诞生,无疑拓展了我们的思维空间,给戏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网络戏剧却与此不同。网络戏剧的剧场是属于远程剧场,或者说是虚拟剧场。黄鸣奋在他的文章中讲述了这种远程剧场。现代传播技术使剧场的形态发生了变化。远程虚拟现实成为可能。在那里,黄鸣奋提到了网络剧场的三种类型,分别是现实剧场的模型版、现实剧场的远程版、现实剧场的想象版。不论怎样,剧场的远程化成为网络戏剧变革的重要一环。

剧场由现实的近程剧场走向一种虚拟化、远程化。网络传播使戏剧的传播更加普遍。

远程剧场可以实现远程控制、远程演播和远程鉴赏。互联网的互动功能给予了戏剧新的表演空间,使戏剧的剧场性发展为网络性。身居斗室之中,同样可以欣赏远在千里之外的戏剧演出。

远程虚拟剧场的出现,呈现了由封闭到开放,有固定到流动的变化。戏剧艺术的传播更加开放,流动性更强。时间上改变了戏剧表演即时性的特点,使戏剧的观赏更加自由。

三、观众:接受者与创造者

观众是戏剧的要素。观众在戏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直接影响着戏剧艺术的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实现。在传统戏剧中,观众是戏剧的消费者和接受者,在网络戏剧中,观众同样可以成为参与者和创造者。

网络戏剧突出了使用者与消费者的重要性。传统戏剧的个人创意已经由艺术家个人延伸到了观众,人们对艺术家的要求不再是创作动人的内容,而是设计环境、空间、框架,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艺术家现在所做的不再是在现实世界中取样以反映他的个人观点,而是构造网络“框架”,任由观众在其中创造自己的世界,让个人能充分利用网络空间的自由,有能力建构自己的现实,重新自我创造。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同样一千个观众也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传统戏剧接受的观众相比,网络戏剧的观众接受具有新的特点。

观众形态的多样化。相比于传统戏剧的演出形式,网路戏 剧在吸引观众上面走出了一条新路。中国古典戏剧的演出形式注定了以中老年人居多。网络戏剧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艺术形式上逐步革新,顺应了观众的期待心理和时代的发展,争取到了更多的尤其是年轻的观众。网民成为网络戏剧的接受者。在当前的中国,上网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方式。革新中的网络戏剧逐步走出现实的尴尬,争取新的观众,必能为戏剧艺术的重新焕发奠定了基础。戏剧艺术来自于民间,最后必然回归于民间,回归于大众。这才是当代戏剧的出路。

从观众接受的方式而言。传统剧场戏剧的观众,更是一个欣赏者。在网络戏剧中,观众也是一个创造者。虚拟剧场的出现,由剧场的观看变成了读屏。在美学中,我们知道距离产生美。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讲“间离效果”,俄国形式主义主张语言的“陌生化”,其实都是在揭示距离与美之间的内在联系。现实剧场中,舞台与观众席的距离造成了传统的审美。但是,现场性也造成了观众的沉浸性体验。网络戏剧是以网络为传播媒介。读屏,显然成为新的戏剧接受方式。屏幕,造成了网络戏剧接受中的“距离的距离”。显然,网络戏剧的接受很难产生那种现场感和沉浸性体验。但是,“距离的距离”同样产生美。

“距离的距离”形成了新型的观演关系。网络戏剧中观众的互动性加强了。传统剧场的那种观众和演员的现场审美互动体验,成为新的以网络媒体为媒介的新的互动形式。观众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和演员、导演等相互交流。观众不仅仅是一个观看者,可以成为如电子游戏一样的玩家。

网络戏剧的接受方式更加自由。网络戏剧是看,而网络戏剧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要求。人们在网上看戏剧的时候,保持着更多的主动性,主动选择,主动关闭。在欣赏的剧目和时间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度。戏剧的播放方式,变为点播的方式,成为个人的独舞,个人的游戏。

四、演员:专业化与大众化

人类的戏剧史上,虽然有过以木偶、皮影、动画为表演体的戏剧样式,但作为戏剧文化的主流,人一直还是戏剧表演的主体。在电影时代,戏剧虽然被机械化了,但还是有电影演员的存在;在电视时代,戏剧虽然被信息化了,但还有电视演员的存在。同样,当戏剧上网之后,仍然还会有演出者和演出者团体的存在。

戏剧的本体应该是观演关系的存在。演员因素占有着重要地位。戏剧最根本的一个因素也应该在于表演。戏剧必须有演员的表演。当然这里的演员可以是真人,也可以是虚拟的演员。但无论如何无表演无戏剧。传统戏剧中演员的演出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和专业色彩。名家名角的出现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演员的表演是其个性化的集中体现。剧本可以是集体的狂欢书写,但是演员的表演是个体化。

当今的时代是大众文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大众狂欢的时代。“超女”现象体现了明星大众化的一面。这是大众艺术的显著特点。网络是艺术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莎士比亚曾经有一句名言:世界是个大舞台,男男女女皆是演员。在网络时代,人人皆可以成为艺术家。

进入21世纪之后,传统戏剧和机械录制的戏剧仍是戏剧表达的形式,不过其地位必将发生变化。下面的一段文字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广而告知:各位网友,中国首部互联网戏剧《河畔上的母女俩》从今天开始,在“舞台艺术”栏目正式彩排了。

彩排地点:舞台艺术

演员一:扮演女儿的女一号

演员二:扮演母亲的女二号

演员三,扮演投宿者的男一号

导演:任何愿意做导演的网友

文学顾问:任何愿意做剧本顾问的网友

观众或者网友若干

提示:任何网友都可以扮演你想充当的以上任何

角色:入场参加彩排前,必须在前面著名自己的身份。

请进入《河畔上的母女俩》剧本里面。

这部戏的创意集中体现了网络戏剧演员大众化、戏剧走向大众的一个倾向。

除了戏剧表演的大众化之外,戏剧演员还有一个变化是虚拟演员的出现。虚拟现实在数码艺术中已经是司空见惯。如《泰坦尼克号》中的轮船远景、《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还有一些艺术中的奇观都可以利用高科技形成。同样,戏剧表演的一个角色,可以由计算机模拟形成,形成虚拟的计算机演员。这是戏剧艺术顺应时展的结果。在戏剧演员的发展史上,真人表演后,曾经出现了代人的表演。如中国的皮影戏。现代科学技术和戏剧相结合,出现了这种虚拟的人物表演。机器人,甚至是智能动物都可以在这种网路剧场中成为演员。

但计算机演员还是不能完全取代真人演员的,它只是提供了新的角色选择。

毫无疑问,网络作为一种新的载体,给戏剧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空间。电影、电视艺术和网络的联姻,获得了重要的发展。在困窘中行进的当代戏剧,理应好好运用当代的传播媒体,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自然,网络戏剧还只是一个新生物,代替不了传统的剧场艺术。网络戏剧是未来的戏剧。对于这种新生事物,我们不应该仅仅持批判的态度,而应该以建设性的眼光,不断关心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