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电影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开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电影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开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电影音乐的审美功能是其教育功能的重要方面。电影音乐审美功能的开发依赖一定的条件。审美地位的确认、审美规律的认识、审美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电影音乐;音乐教育;审美功能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美的形象为媒介对学生实施审美的教育。前苏联著名的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曾指出:“人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有着广泛的内容,其中,电影音乐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长期以来,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还聚焦在各类艺术经典作品上,对于电影音乐这种带有通俗性的、非纯音乐性的作品似乎无暇顾及。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人们的视野开阔,电影音乐似乎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然而,人们对电影音乐究竟如何发挥它的审美功能在认识上还有分歧。为此,笔者拟就电影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开发作以初步探讨。笔者以为,电影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开发。

一、电影音乐的审美地位开发问题

电影音乐是电影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深化影片的主题思想,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加强艺术结构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它和音画配置方式有:音画同步、音画对位、音画平行。正因为电影音乐离不开画面,所以,电影音乐的审美功能要么被忽视,要么被不正确的图解。因此,有必要首先论述电影音乐的地位问题。只有首先确立电影音乐的审美地位,才能进一步讨论其他问题。众所周知,传统审美教育所依赖的手段如绘画、音乐等都被看成是自律的艺术。所谓音乐的自律性是指音乐的真正价值是其自身,而不是外在于它的东西。自从康德的审美无功利理论面世以来,艺术的自律性已渐渐成为其审美合法性的首要基础。但是,电影音乐似乎缺乏这种音乐的自律性,它的生产无论多么富于创造性,也并不是为着音乐本身,而是为了更好地为剧情服务。因此,它的审美地位是很受质疑的。然而,一方面,正如美国实用主义美学家舒斯特曼所指出的那样,艺术的自律性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而建立起来,它也应该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显然,对于电影音乐这种年轻的艺术更是如此。另一方面,其实,在人类漫长的艺术创造的历史中,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一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原始部落的舞蹈要么是娱神驱魔的工具,要么是青年男女求偶的方式;古希腊的绘画、雕塑、音乐、戏剧并不是为了纯粹的感官愉,而是直接服务于城邦市民的宗教、政治、社会生活等等;中世纪的宗教音乐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宗教同志服务。上述各种艺术的共同点正是缺乏所谓的艺术自律性,但这种缺乏丝毫没有减少它们的审美价值,也没有损害它们的审美重要地位。因此,电影音乐虽带有综合艺术的特征,但并不减少其审美价值的含量。在日常生活都有审美化趋向的今天,电影音乐完全可以成为当前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要紧密联系的当前学校教育,更不应忽视具有广泛受众的电影音乐。

二、电影音乐的审美规律开发问题

电影音乐的审美功能是通过电影音乐作品所塑造的美来实现的,对电影音乐美的特殊规律的探讨直接决定其审美功能的实现效能。因此,在探讨电影音乐审美功能的重要性得到确立之后,进一步的研究是电影音乐的特殊审美规律究竟是什么。只有了解了电影音乐的特殊规律才能有效地开发电影音乐的审美功能。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非语义性。音乐和语言都是用声音作媒介来表达的,但表达的内容却有明显差异。语言具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语义,音乐的声音却完全不同。第二,非具象性。音乐与美术、戏剧等艺术所使用的材料不同,音乐是以声音作为媒介的,它本身不具有空间造型性,不能直接描摹表现对象形体。第三,非自然性――创造性。音乐的声音与自然界的声音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使音乐中有使用直接描摹自然界的声音也是经过作曲家的再创造后才使用的。对于音乐的特殊性,我们必须明确“这里的音乐是指纯音乐”这样一个前提,上述音乐美学的逻辑推论才能成立。显然,电影音乐是被排除在外的。那么,电影音乐到底区别于纯音乐有哪些特殊性呢?

我们以上述三个特性作为参照来分析,电影音乐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声音的自然性。

纯粹取材于自然界或模拟自然界的声响的音乐在纯音乐中是很少的,即使有也是较为初级的手法。但是在电影音乐中就不一样了。大量的电影音乐都具有自然性,特别是在电影艺术发展之初。这是由电影音乐的服务属性所决定的。对于这一特征的电影音乐必须结合具体的电影画面、情节才能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

2 语义的确定性。

从一般意义上而言,电影音乐作为音乐的一个分支,是无法表现确切的语义的。但是由于电影音乐的辅助功能,音乐是为剧情服务的剧情具有强烈的指向性和暗示性。这样,音乐由原来的极不确定性转为多维确定性,甚至是单维确定性。

3 形象性。

音乐是否具有形象性曾经有过一段热烈的讨论,最终,蔡仲德先生提出意象思维取代形象思维。音乐没有明确的形象,音乐是靠意象展开思维的。但是电影音乐就不一样了。于润洋曾指出,电影音乐的本质体现在影片中音乐与画面之间的关系中。可见,形象性是电影音乐区别于其他音乐独具的特性。因此,欣赏电影音乐要充分把握其所服务的那个形象才能更深入的走进电影音乐。

三、电影音乐审美教学手段开发问题

电影音乐审美功能的全面开发还依赖于适合电影音乐特点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从学生角度来说,审美教育的核心内涵是情感教育。那么,学生从电影音乐中要培养的情感的内涵是什么呢?

1 审美情感。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音乐的特殊性已决定了音乐与概念无缘,音乐与形象分立。音乐所擅长的领域是情感。这个情感就是审美情感。这种理论盛行于整个20世纪,以至于,许多人到现在还把审美教育当成艺术教育。电影音乐作为音乐的一种形式无疑也能使学生获得审美情感。

2 认知、道德情感。

实际上情感的内涵是多维的,至少分为三个维度,生活经验中情感,认知、道德情感,审美情感。对于纯音乐来说,善于开发的是审美情感,对于其他几种情感类型是无能为力而这正是电影音乐所擅长的。电影音乐主要为剧情服务,根据剧情以及画面,音乐中已渗透了许多认知因素、思维种子,即使人为想排除这种因素都很困难。

3 生活经验中的情感。

电影作品与人的生活紧密联系,人在生活中不可能不夹杂着生活经验情感,因此,即使人的认知水平有限,通过声音与人的情感的格式塔效应,也很容易能把生活经验情感带进电影音乐欣赏审美活动中。可见,通过电影音乐可以多层面的培养人的情感,我们只有充分挖掘通过电影音乐培养学生情感的潜质,才能更好地实现其审美价值。那么,我们应怎么做呢?首先,充分感知。音乐是听觉艺术,离开审听,那就是在看故事,不是学习音乐。是理性认识,不是审美体验。其次,形象描述。这是电影音乐的鲜明特征,离开形象去欣赏,那是纯音乐所需要的而不是电影音乐。电影音乐需要“懂”,在理解基础上获得的情感境界才能更高。最后,趣味引导。美感是诱发的,而非强制的,这是我们强调兴趣的原因之一。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电影音乐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就电影艺术本身来说,学生生活中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和它打交道。就电影音乐本身来说,许多描绘性音乐正是出于对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烘托渲染而产生的。这些素材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再说,许多故事情节本身就很吸引人更不用说了。因此,在电影音乐教学中,设计情趣盎然的教学活动,注意兴趣的激发进而引导审美活动的深化,是每一个音乐教师都应掌握的基本的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