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镇痛镇静作用的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镇痛镇静作用的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颅脑外伤术后患者镇痛镇静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9月-2013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ICU行颅脑外伤术需要接受镇痛镇静治疗的86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与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基础治疗、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两组的疼痛评分与镇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对于颅脑外伤患者的镇痛镇静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对患者的体征无明显的影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咪达唑仑; 芬太尼; 颅脑外伤

中图分类号 R6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1-0065-03

颅脑损伤是较为常见的外伤,随着当前交通运输的发展,因为交通运输造成的颅脑损伤逐渐增多。造成颅脑损伤的常见原因有交通事故、失足跌倒等物理伤害,颅脑外伤手术后患者表现出躁动、欢饮多语、神经精神症状,增加了患者的围术期风险[1]。为了保障患者的恢复,需要采取镇定剂保持镇定效果,避免患者围术期二次伤害。咪达唑仑以及芬太尼具有镇静止痛的作用,能够保证颅脑外伤患者的镇静止痛,也具有抗焦虑作用。本文对2011年9月-2013年9月行颅脑外伤术的46例患者进行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治疗,观察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对颅脑外伤围术期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以及神智的影响进行研究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ICU行颅脑外伤术需要接受镇痛镇静治疗的86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46例,女40例,年龄17~66岁;造成颅脑损伤的原因主要为车祸损伤49例,坠落损伤27例,打击伤10例。入院时患者的哥斯拉评分为(7.3±2.1)分,术后12 h后出现精神症状的患者为37例,术后24 h出现精神症状的患者为49例,86例精神症状患者表现为烦躁31例,谵妄27例,偏执与幻觉28例。随机将8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3例,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镇痛以及镇静治疗前,需要尽可能的掌握患者精神症状的表现与原因,而且尽量采用非药物治疗方式减轻患者躁动。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治疗,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基础护理以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进行治疗,首次使用0.05 mg/kg负荷量的咪达唑仑以及50 μg的芬太尼进行缓慢静脉推注,随时观察患者体征变化,患者的躁动停止、呼吸与心率加速消失、肌张力减低为有效,则停止推注。在首次推注完成后,采用微量泵泵入0.03 mg/(kg・h)咪达唑仑及1.0 μg/(kg・h)芬太尼,根据患者症状变化而调整输入药物的浓度。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及时观察患者的体征,对给药前以及给药后15 min的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同时加强巡视,如果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对光消失等现象时,应该及时对患者的体征进行观察评价,对于患者的镇静镇痛评分的变化以及护理过程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

1.4 评估指标

采用2006年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患者镇静和镇痛治疗指导意见推荐的方法进行镇痛镇静评分,根据患者的面部表情进行疼痛评分(Face pain scale,FPS),该方法适用于颅脑损伤患者的研究,而且重复性好;采用肌肉运动评分法进行镇静评分,其中0分为无反应,1分为仅对恶性刺激有反应,2分触摸有反应,3分安静,4分烦躁配合,5分躁动,6分为危险躁动[2]。期望通过治疗保证患者安静入睡且容易被唤醒,需要对患者的体征进行测定并且调整用药。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患者的两组生命体征参数值比较

对治疗后3 d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并且进行评估,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疼痛与镇静评分

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治疗后,疼痛与镇静评分表如表2所示,在小剂量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的作用下,患者的疼痛与镇静得到缓解,结果显示第1天两组并没有明显的差异,随着药物治疗时间延长,第2、3天的研究者患者疼痛明显好转,而且患者的镇静评分从危险躁动到安静、轻微嗜睡,两组疼痛与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共发生了18例不良反应,其中头晕2例,停止泵后患者恢复正常;呕吐8例,采用药物治疗后好转;8例发生胃肠不适,采用胃肠药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咪达唑仑具有镇静、安眠的作用,而且该药物药理作用块,持续时间短,对于精神焦虑具有较好的疗效。芬太尼为受体激动剂,属于强效麻醉性镇痛药,药理作用时间快,能够对各种疼痛进行治疗[3]。

颅脑外伤患者术后会发生精神情绪不稳等精神症状,而且患者容易出现躁动、焦虑及人机配合的问题,影响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为了保证颅脑外伤患者的正常恢复,需要采用镇静以及镇痛治疗,对于存在疼痛因素的患者,应该采用镇痛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采用镇静治疗,在克服患者的焦虑的基础上保证患者体征正常[4-5]。临床上常选用氟哌利多联合芬太尼,但术中镇静效果常不够满意,且作用时间长,术毕患者仍挺长时间头昏、嗜睡,多数患者术后能回忆起术中不良情况。对于颅脑外伤的患者,咪达唑仑能够消除患者的躁动,与苯二氮卓受体相结合,使颅脑损伤患者的中枢神经得到抑制,通过抑制7-氨基丁酸(GABA)调节蛋白,达到镇静、催眠,抗焦虑的作用,而且起效快,耐受性好,且能消除外显记忆和内显记忆,虽然咪达唑仑并没有镇痛效果,但是能够与镇痛剂联合使用,增强麻醉性镇痛药的镇痛效果。芬太尼是强效镇静剂,镇痛作用强,持续时间短,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小,能够作用于颅脑外伤患者的脊髓后角,从而抑制疼痛信息的发展与传递,达到镇痛的目的[6]。

将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使用,能够达到镇痛镇静的协同作用,复合用药能够减少药用剂量,使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减少,采用静脉注射后即可产生抗焦虑,镇静和镇痛作用,顺行性记忆缺失,从而有效地减轻或消除患者恐惧、焦虑情绪以及对手术不愉快的回忆。在本文的研究中,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治疗的围术期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镇静镇痛治疗,患者的体征恢复良好,而且镇痛镇静效果均好于采用对症施治的患者。大剂量的咪达唑仑会引发血氧饱和度下降,大剂量的芬太尼也会引发遗忘,甚至会造成呼吸抑制[7]。在本研究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肠胃不适等症状,采用对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均得到减缓,对于颅脑外伤的治疗并无影响。研究表明咪达唑仑配合芬太尼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安全副作用小,是安全的镇静镇痛治疗方法[8]。

经过研究可知,为了做好治疗,需要对患者的体征进行及时观察,并且根据体征变化改变药物剂量。在食疗过程中,需要实施每日唤醒,避免药物在患者体内蓄积;对于患者的神智进行观察,做好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避免患者呼吸感染;除了镇静镇痛治疗之外,同时需要采用其他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患者出现的症状要做好观测,并且分析症状产生的原因,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9]。研究显示采用小剂量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治疗颅脑围术期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安全而有效,协同作用强,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及达到顺行性遗忘,使其轻松度过围手术期,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胡静,米洁.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小剂量联合使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J].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103-105.

[2]叶媛,邬秀英,朱萍.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辅助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1,40(2):153-155.

[3]孙敬,孙涛.脑外伤患者镇静镇痛的临床观察[J].新疆医学,2012,42(3):30-32.

[4]孙铁山,钱若筠,黄建成,等.帕瑞昔布钠术前给药对拔管期应激反应和耐管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82(2):137-139.

[5]沈维,沈洪,赵世峰,等.丙泊酚,咪达唑仑新用法在1CU患者长时间镇静中的效价比特点[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1):5-8.

[6]徐安忆,洪广亮,赵光举,等,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对急诊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5(6):356-359.

[7]谢丽金,刘晴.咪达唑仑导致的PR一例以及文献复习[J].临床医学工程,201l,18(7):1144-1145.

[8] Terui T,Inomata M.Administration of additional analgesics can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paradoxical reactions in patients under benzodiazepine-induced sedation during endoscopic transpapillary procedures: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rial[J].Dig Endosc,2013,25(1):53-59.

[9]杨志萍,李文献.氟马西尼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9,30(1):4144.

(收稿日期:2014-07-08) (编辑: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