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论中小企业信贷流程控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论中小企业信贷流程控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信贷流程控制是银行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本文从中小企业信贷流程控制入手,就商业银行如何控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析了现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贷;流程控制;改进措施

当前我国的银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了金融危机的频频爆发,仅本世纪以来爆发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危害就令人不寒而栗。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信贷资产占据了商业银行总资产的绝对比重,所以信贷风险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我国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如何控制信贷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银行业产生起就存在的一种传统风险,操作风险由于其发生的低频性及长期以来的损失有限性,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银行规模不断扩大,银行交易金额迅速增加,操作风险的爆发频率随之上升,且往往损失巨大。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

中小企业处于初创期时,发展前景不明确,贷款风险大,银行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过了初创期,中小企业逐渐稳定,随着技术进步和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内部集资不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企业就需要寻求外部融资。我国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主要有三种:银行贷款、民间借贷、股权融资。由于经济发展程度的不一致,我国东、中、西部的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融资的比例存在差异,东部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要比中、西部宽。

二、中小企业信贷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正处于规模扩张时期,仅靠初创时期的原始积累、民间借贷以及集资入股等方式的资本投入无法满足他们的资金需求,必须拓展融资渠道,依靠直接、间接融资方式来解决。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进入股票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难度很大,同时民营企业不可能在债券市场募集资金。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就主要依赖于向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借贷。近年来,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比重与其对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相比不断下降。尽管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信贷优惠政策措施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但从现状来看,中小企业对信贷资金需求的缺口仍然很大。

三、存在问题

(一)信贷管理手段存在行政化倾向

银行信贷管理手段仍倾向于行政方式,稳健经营理念不能贯彻始终。我国银行业现行业务战略中,营销以规模为目的而不仅是以利润为目的。营销单位和客户经理以存、贷款增量等规模指标为主要目标,而非以扣除预期损失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忽视风险成本管理与授信风险的分析。在行政化影响下,银行普遍把信贷战略重点定位于大客户、大企业,营销中片面追求大企业、上市企业、市政建设项目等大项目,将其简单等同于优质客户,实质是行政化越过市场化,数量扩张覆盖质量优劣。漠视风险的规模扩张,很可能带来实际净利润的下降,这对我国银行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二)信用评级手段粗糙

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是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商业银行全面、系统地考虑信贷风险,并考虑采取相应的对策。但国内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经验和关注程度仍显不足。由于影响信用状况的各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的,需要在对单个指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统计方法予以分析和判断。目前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析的基础主要建立在过去的财务数据上,缺少对未来偿债能力的预测,数据与将来的情况相关性小,可靠程度较低,尤其是缺乏预测期较长情况的趋势判断;二是影响因素权重的判断,由于每一因素受管理对象所处的环境不同,同一因素对不同的受管理对象影响不可能完全一样,根据固定权重得出的结果难以准确反映不同的受管理对象的信用风险。

(三)信用风险分析机制不合理

1.风险分析的管理体制不合理。目前在我国银行业普遍采取客户经理制。在对授信任职资格无明确要求的前提下,就让其承担业务发展和信贷风险分析的双重职能,并且没有相应管理体制的支持和保证,是贷款风险分析表象化的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客户经理的选拔上,没有对信贷分析技能提出明确的要求;二是在客户经理个体工作量核定中,没有预留信贷分析所要求的必要时间;三是在客户经理的报酬中,没有与信贷风险分析工作相应的物质回报。

2.分析方法落后。我国银行业现行的信贷分析政策缺少以现金流量分析为核心的信贷风险分析工具,无法反映企业真正的资金需求和还款来源,难以掌控还款的风险。同时,信贷风险测量主要为定性的分析方法,主观性强,又多采用文字性叙述,带有浓厚主观色彩及风险度量模糊性,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信贷风险的实际状况。即使是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一般也是静态的定量分析,偏重贷款前的静态定量分析,而未通过建立各种数理分析模型对贷款风险进行全程的动态监控。

3.资产投资方式不科学。多年来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商业银行资产投向比较单一,贷款占银行资产的70%以上。同时有价证券及投资占资金运用的比重较小,使得银行的资产运营渠道过于偏重资产负债类产品收益。在商业银行的总收入中,贷款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绝对比甚至达90%。存贷差收入很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和信贷风险的影响,银行经营风险很大。化解该风险的有效手段就是采取多样的投资组合,信贷组合是使银行资源配置实现风险收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通过设置一系列信贷组合,可有效避免因“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带来的风险集中。

四、改进措施

(一)建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体系

1.准确认识目标客户。商业银行应准确客观地认识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应制定与中小企业发展适应的信贷政策,在没有违反现行法律法规、中小企业的权益归属清晰、内部控制和信贷风险能够较好控制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应加大力度创新中小企业抵押担保的方式,相对可以适当的放宽对中小企业的担保范围。

2.加强建设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为加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技术分析,解决成本与收益不对称的问题,应根据中小企业特点,参考国际上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零售化的趋势,加快开发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评估技术,建设标准化的风险评估体系。可以通过征信机构的数据来产生出赋予企业业主及其主要合伙人的信用分数,综合使用包括财税及财务报表的有关变量构建中小企业信贷模型对中小企业信用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按照有效覆盖风险和成本的原则,实行“高风险高定价,低风险低定价”。

(二)建立与中小企业授信相符的风险评估管理流程

根据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零售化的趋势,未来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管理将逐步过渡到由数据模型驱动的评级实现平台。理想的批复流程是首先构建前端的企业模型,然后在这个模型之上进行定价、动态的评估、经济资本管理等一系列的应用。

(三)建立中小企业信贷基础数据库

为完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技术奠定基础,需要建立中小企业信贷基础数据库。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所需的信用评分技术对数据积累的要求较高,因而这种技术仅靠单个金融企业来说是不够的。为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需要金融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实现信息共享,以建立可靠的评分模型。

(四)信贷流程优化应配套相应机制

信贷流程优化后其配套机制应包括组织架构的优化与调整、人力资源的考核与激励安排、科技手段和有效配套与支撑等。具体包括:

1.风险管理垂直化。风险管理部门在信贷决策时必须与前台营销部门保持一定距离,信贷决策人员只对上级风险管理人员负责,信贷决策突出专家审议,保证信贷决策的独立性、科学性,实现市场营销与风险控制的有机结合。

2.信贷流程弹性化。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可按照高风险业务长流程、低风险业务短流程,向优质客户提供市场营销、产品设计和风险控制一体化服务的思路来改造信贷流程,满足不同客户、不同业务的需求。

3.岗位设置专业化。实行信贷流程岗位专业化设置,提高员工从事工作的标准化和熟练程度,增强考核结果的科学性,从而提高经营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增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4.资源利用合理化。有效利用内部资源,将信贷流程中重复性强、技术含量低的业务进行集中处理,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对信贷流程中专业要求过高的项目可聘用外部机构运作,提高风险决策水平。

5.激励约束有效化。商业银行可以设计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权力的分工和制衡,实现人员间的有效制约,将股东价值最大化、信贷人员自身报酬最大化和人力资本增值的目标有机结合,从源头上遏止信贷人员因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偏离所有者的目标,提高银行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工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工商银行信贷流程改造研究:金融论坛,2008年第5期.北京:2008

[2]赵熙华.基于信贷流程重组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006

[3]郭丽.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流程标准化设计.济南:山东大学管理学院,2011

[4]霍也佳.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针对集团客户关联交易授信风险.重庆: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1

[5]游丹.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流程再造研究――基于“信贷工厂”模式.南京: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2012

[6]赵忠世.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研究:农村金融研究.2010年4月

[7]赵北方.中国银行农安支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商学院,2012

[8]顾兼超.中国政策性银行进出口信贷业务及其风险控制机制研究.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