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方法及思路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方法及思路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针对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常见问题,结合笔者相关工程设计经验,分析了市政道路设计方法,研究了市政道路设计的思路,提出了优化设计的经验和方法,以供设计人员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设计方法;设计思路;优化设计;意见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道路对人们出行活动影响较大。好的道路首先应能满通运输的需求、便利的出行和,其次能给人美和舒适的感受。近年来,我国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城市道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在规划和道路施工中,城市道路设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就显得市政道路设计十分重要。随着城市大建设的逐步推进中,市政道路的设计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个优秀的市政道路设计不仅可以使居民得到良好的出行环境和精神享受,更代表了这个城市的精神内涵和外在形象。因此,做好市政道路的设计具有明显的意义。

一、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方法

1、市政道路线形设计

1.1平面线形的设计

平面线形的设计应当遵循如下原则:①单一的道路的平面位置不能违背城市道路总的规划布局;②道路的平面线形必须与具体的道路地理因素相符合,而且要到达道路的科学标准;③在直线、曲线等运用方面要协调,合理的设置曲线的半径、长度、加宽、超高等;④在设计十字路口,交叉口,出入口,停车地段的时候必须遵循道路等级要求;⑤设计应当尽量避免与其他公共设施交错,绕过居民小区,不占耕地;⑥指标均衡,通常应该采用较长的直线、曲线,中间加入缓和曲线的线形,转向处偏角要少且线形要平顺;⑦适当考虑升级改造的可行性,在满足当前交通需求的前提下还要用长远的眼光进行后期的设计。

1.2小偏角的设计

当道路偏角过小时(一般指偏角≤7°),道路平曲线的长度看上去会比实际的短,驾驶员容易产生急转弯的错觉而急忙操作方向盘,造成行车事故,偏角愈小愈明显。

完全消除小偏角现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是不现实的。因为有时要取消一个小偏角可能会增加较多工程量或拆迁量。对于支路,小偏角对行车安全影响不大,在工程艰巨路段设置小偏角是可以接受的。利用平交口来消化小偏角,往往是一种有效解决办法。但在主干路、快速路等设计速度较高的道路设计中,小偏角应慎重对待。

1.3最小纵坡

当道路纵坡小于0.3%时,路面排水不良,车辆轮胎附着力下降,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这不仅是为了满足最小排水要求,也是车辆安全行驶的需要。

因此,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应尽量避免小于0.3%的纵坡。

2、市政道路路基路面设计

2.1老路改造中的路基拼接

为了保证新老路面可以拼接,主要采取挖台阶、铺设土工格栅、提高新填土压实标准等技术措施。但是有些地方对软土地基路段不均匀沉降的设计处理不完善,会有纵向裂缝出现。

对此,必须要控制道路拼接新老路两侧的差异沉降,可以增加原有的路基与拓宽路基的路拱横坡度的工后沉降,其值不应大于0.5%。

2.2桥头跳车

桥头跳车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其影响因素也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桥台与路基的差异沉降。通常可以采取提高压实度、加强地基处理、设置大尺寸搭板等。也可以在设计时加强搭板处的路面结构与路基顶层处理。

2.3水泥稳定碎石层

水泥稳定碎石层容易开裂,经常会反射到沥青路面面层,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会造成路面损坏。因此,在对水泥稳定碎石层设计时,必须降低水泥稳定混合料强度标准,或者提高石料的品质,细集料要减少含沙量,粗集料应降低针片状含量与压碎值,提高砂含量,采用骨架密实型级配。同时还应注意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的选择,过高容易开裂,过低容易松散。

3、市政道路路面排水设计

3.1车行道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路面排水有双坡排水和单坡排水。当车行道宽度较宽时,为了减少地表水在道路表面的径流时间并迅速将水排除,通常采取双坡排水方式,在道路两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雨水口的方式收集路面水,并通过与其连接的雨水支管将收集到的地表水排人埋设在路面下的雨水主干管内,最终排入天然水系或河流中。

3.2人行道排水设计

①为便于人行道路面水的排除,人行道横坡设置时坡度朝向车行道,降落到人行道上的雨水通过横向坡度自流排入车行道边的雨水口内。②当道路位于挖方段时,通常在道路两侧设置各种形式的挡土墙,道路两侧应在挡土墙上方设置截水沟,拦截将要流入人行道上的地表水。此外,还有少量地表水或地下水会从挡土墙上的泄水孔沿着挡土墙流到人行道上,然后顺人行道流入车行道边的雨水口内。

3.3路面结构内排水设计

路面面层有一定的孔隙,除了大部分地表水通过道路纵横坡由雨水口排走以外,还有少量地表水通过路面孔隙、裂缝等渗入到路面结构内,降低路基强度,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前排除可能渗入路基内的地表水。

4、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中的绿化,色彩多变,绿地形式多样,景观效果丰富,对城市景观视线以及景观空间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还能对小气候进行改善。在对绿化景观进行设计时,要结合干道的具体类型,还要遵循美学特征,结合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突出其特点。在对绿化植物进行配置时,还要结合不同的地点,体现出其不同的特定。

对于防护型干道来说,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要选择像圆柏以及夹竹桃还有珊瑚树与雪松等具有抗污染以及隔离噪音和吸尘等作用的植物。这类植物不仅能隔离噪音以及有毒有害气体,还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在对绿化进行设计时,要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主要的形式是从乔木群落逐渐过渡到小乔木群落以及灌木群落和草坪,这样能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还能有一定的防护作用。绿地次干道一般来说都是蜿蜒曲折的,所以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要保持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视觉效果,运用孤植树以及草坪还有花丛和灌丛等能够实现曲径通幽的良好效果。对于园林道路来说,其主路绿化代表的是园林整体绿化的风格与形象,所以,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一定要保持鲜明特点。

二、市政道路设计思路的研究

1、做好市政道路整体格局的设计工作

城市道路整体格局对城市整体的交通有着极大的影响,对于市政道路整体格局必须按照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尤其是道路的横断面因素更是不可忽略。市政道路设计主要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缘带等,要考虑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设计,同时,道路规划要根据城市人口密度高低区域、城市车辆类型等进行综合的设计,例如,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区域在设计道路断面时,要将整体面扩宽,避免该区域经常出现交通拥挤对其他区域的交通也造成影响;对于机动车辆较少、非机动车辆较多的区域,在该区的道路规划要尽量缩小机动车辆道路的断面,拓宽非机动车辆道路的断面,通过对城市发展水平对道路进行适当的设计。

2、提升“以人为本”原则的贯彻力度

开展城市道路设计工作时,应将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加以充分融合。充分考虑目标设计所在地区的经济基础和所在地区在整体环境中所承担的功能,为其进行清晰的地位界定,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和意图。市政道路设计应秉承“稳定性、权威性”的理念,严禁多次修改的现象发生,否则将造成城市建设出现严重的漏洞。道路设计应紧密围绕实际情况开展,以基础工作为起点,依照实际情况的变化开展动态性研究,确保道路设计做到科学性、可行性。此外,应在道路设计中将发现的问题加以规整。并以此为基础,对道路设计规范加以健全和完善,做到设计规范的可操作性。

3、加强对市政道路设计规划的审批

市政道路设计关系着国计民生,不能有一丝的马虎,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相关部门紧密协调,做好道路设计规划的审批、监督实施工作,确保市政道路设计的合理科学性,并且需要根据城市发展整体规划、经济发展水平等对设计规划进行评价,确保市政道路设计规划能够顺利的实施。

三、优化设计的经验和方法

市政道路设计是一项系统而庞杂的工程,具有施工环境复杂、涉及面广、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的特点。在进行设计时,应结合工程施工的环境,充分考虑施工难度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应重视管线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统筹规划管线的布设和对管线的保护和利用,优先考虑管线布设条件控制线形及横断面,结合污水、雨水管线标高优化纵断面设计,尽量避免拆迁或加固工程,从而实现道路设计与管道工程的有效结合;重视与业主、供水供气等工程所涉及范围的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充分准备前期及调研工作,综合考虑城市道路网与铁路网、轨道交通网、城市规划布局之间的有机结合,形成方便快捷便利的现代城市交通体系。

四、结束语

市政道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道路设计是总体工程的先行者,而目前市政道路的设计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在建设过程不断总结、改进。设计人员应认真做好道路设计工作,按照相应的设计准则及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设计水平,从而有效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朱维刚.市政道路设计探讨[J].城市建设,2013(12):44-45.

[2]陈海斌.市政道路施工中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J].建材与装饰,2013(23):122-124.

[3]吴洪林,潘颖,黄洪波.项目管理中的项目安全文化建设[J].建筑安全.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