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内蒙古农牧业经济形势展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内蒙古农牧业经济形势展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6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农牧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克服了严重旱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农畜产品价格下跌的不利影响,农牧业经济继续稳定发展,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亮点,实现了“十三五”农牧业的良好开局,为我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起到了基础性保障作用。

一、2016年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丰”

今年,东部五盟市遭遇了严重旱灾,种植业结构调整大范围推进,粮食产量受到影响,但总体上看,仍是丰收年。据统计,今年粮食产量556.04亿斤,比上年减少9.4亿斤,连续4年稳定在550亿斤以上。

(二)畜牧业实现“十二连稳”

2016年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达到1.36亿头只,同比增长0.09%,其中羊存栏10.7亿只,连续3年超过1亿只。主要畜产品产量稳中有增,行业预计,全年肉类产量310万吨,同比增长3.2%。其中猪肉产量115.2万吨,同比增长2.7%;牛肉产量71.8万吨,同比增长9.6%;羊肉产量96.9万吨,同比增长2.8%。禽蛋产量68.6万吨,同比增长5.8%;牛奶产量605.5万吨,同比下降17.1%。

(三)产业化经营运行平稳

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400亿元、增加值突破1300亿元,均增长8%左右。现有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8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556家。

(四)草原保护建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全区种草面积达到3381万亩,完成了年初目标。虽然受旱灾影响,但在草原补奖和重大草原保护建设工程的带动下,全区草原平均植被盖度仍达到43.6%,比去年略低(去年43.8%)。

(五)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继续保持较好水平

全年共抽检农畜水产品6819批次,总体合格率达到98%以上,继续保持了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零疫情,没有发生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六) 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

在结构调整、惠牧惠牧补贴、产业带动下,预计农牧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0元以上。

二、2017年内蒙古农牧业经济发展主要措施

(一)毫不松懈地抓好粮食生产

一是稳定播种面积。争取农作物总播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和8000万亩以上,蔬菜种植面积保持在470万亩以上,力争设施蔬菜面积达到270万亩以上,打好“米袋子”、“菜篮子”稳产的基础。二是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继续推进“粮改饲”,压缩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和严重干旱地区的籽粒玉米种植面积,用以种植粮饲兼用整株青贮玉米;引导马铃薯品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专用、早熟品种。三是提升耕地质量。依托国家东北黑土地保护、耕地轮作、旱作农业技术推广、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启动实施“耕地质量建设年创建活动”,建立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耕作模式。继续开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四大行动”,绿色高效增产技术推广面积达4000万亩,化肥使用量增幅控制在0.6%以内,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主要作物农药利用率提高到37%。四是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力度,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大对区域性特色产业支持力度,开发农业新的增长极;科学规划设计,积极开发农业的产品供给、休闲观光和文化传承功能。

(二)着力提升畜牧业质量效益

一是调整优化结构。按照“稳羊增牛扩猪禽”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我区有粮、有草、有牛、有技术的区位优势,结合国家扶持高寒高纬度玉米种植区域改种青贮专用玉米试点,实施母牛扩群增量项目,调整草食家畜养殖结构,逐步改善“一羊独大”的现状,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引导形成牧区繁育、农区育肥的新型产业结构,推动粮饲统筹、农牧结合。二是强化种源建设。继续加强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呼伦贝尔羊等地方品种的选育提高,扩大育种群规模;做好引进肉羊品种纯种繁育、本土驯化,提高进口种羊适应性;实施好补贴2万头国外优质肉牛种母牛进口任务;抓好绒山羊“保种工程”,完成好绒山羊保护区四至划定工作。三是大力推进优势畜种规模养殖。完成好新建牧区家庭牧场和农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各500个的任务,加快推进奶牛、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发展。同时利用好国家牛羊调出大县奖励、人工种草发展草食畜牧业、粮改饲试点等新增项目,优化种养结构,促进母畜扩群增量,夯实母畜繁育基础。四是进一步扩大草原品牌追溯耳标试点工作。继续扩大呼伦贝、锡林郭勒两大牧区肉羊电子耳标佩戴试点范围;鼓励其它牧区积极跟进,逐步实现天然放牧肉牛肉羊全部追溯管理;鼓励发展“互联网+畜牧业”,推动建立自治区畜产品监管溯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三)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

一是切实做好新一期草原补奖机制落实工作。确保补奖资金落实到位;做好补奖政策实施后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评估工作;落实好后续产业扶持工作,进一步加强后续产业扶持资金使用监管,强化项目管理。二是重点推进草牧业发展。围绕“草种产业发展、人工草地建植、天然草原修复、草产品加工生产”四项内容,滚动支持13个草牧业试验试点旗县发展草牧业,通过财政补贴、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逐步扶持打造一批效益好、技术精、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现代草业生产经营主体,形成各具特色的草牧业产业集群,打造现代化草牧业发展新格局。三是抓好项目工程建设。继续做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力争人工种草面积达到3000万亩以上。四是进一步加大草原生态防治力度。防治草原鼠害面积2000万亩、虫害面积3000万亩,防止发生草原重大火灾;不断加强草原执法监督,征用使用草原审核审批程序更加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