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歌唱发声方法的技术规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歌唱发声方法的技术规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叙述了歌唱发声要确立正确的标准化的发声技术规范,并通过透视和剖析发声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歌唱发声方法技术规范的具体做法。同时强调歌唱发声中“发音”、“共鸣”和“换声”的方法是有机联系、密不可分、相互配合、相互平衡、相互制约的。明确了歌唱发声方法的技术规范,实际上就是发声器官机能正确而协调运动的过程。

【关键字】歌唱发声;歌唱共鸣;歌唱换声;技术规范。

歌唱发声方法应当是在科学的发声理论和技术规范的指导下的具体做法,而且要有相当的科学依据。然而,有些发声方法,存在着片面的、侧重类不同及真伪混杂的问题。从而缺乏相应的、标准化的技术规范。就艺术的范围而言,绘画艺术有透视,光学及色彩学为基础的绘画理论。雕塑艺术有人体解剖学。而建筑艺术则离不开物理、数学,他们都有自己的技术规范。歌唱发声艺术至今还没有形成像“绘画、雕塑、建筑”那样科学的:“技术理论”目前仍然是建立在感觉、体会和经验基础上,当然也就没有大家公认的“技术规范”,因此,研究和探索科学的新发声方法,确立正确的标准化的发声技术规范,是歌唱发声的迫切需要,我们不能停留在“经验主义”的体系之中,我们要用新的发声理论和发声技术规范来透视和剖析不正确的发声方法,从中找出它们的利弊。取其利,去其弊,以便寻找和构建更为理想的具有技术规范的、科学的发声方法。

一、歌唱的发音

发音的技术目标在于如何使声带发出最佳的原始声波。其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处理喉头、声带与气息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如何用力使声带振动发音的问题。目前,歌唱发音分为“呼吸法”和“起音法”两部分。而“呼吸法”分为胸式、腹式及胸腹联合式三种, 起音法“分为硬起音,软起音和气起音三种。这样在客观上就把发音技术割裂开来,把一个统一的发音法,变成了”呼吸和“起音”两个方法,使歌唱者一想到呼吸问题就是三种呼吸法,一说到起音问题又是三种起音法。好像呼吸与起音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似的,因此人们很少在气息与声带发音之间的关系上去想问题。

发音技术的关键和要点,恰好就在气息向上和喉头、声带向下两个力的主、被动关系上。有些发声理论强调的是气息向上的冲力,主动>中击声门。这样喉头声带只能是被动挡气发音,我们的理论正相反,促使气息向上的工作是主动的,而使声带闭合及牵拉喉头向下的一组肌肉的工作是主动的,它牵拉着声带主动与气息碰撞,这就是正确的”激起发音。同时要做到迅速“激起”并能迅速放松,使“激起”连贯进行,这就是正确的发音技术规范。

我们通过试验证实,使声带闭合及牵拉喉头向下的一组肌肉主动激起发音,还可以排除喉部其它肌肉的干扰,实际上好的歌唱都是不自觉地采用这种发音技术的,但是“呼吸法”和“起音法”却在不知不觉中干扰和破坏着这种正确的发音技术。一旦失掉了“主动激起”发音状态,使喉头、声带陷入被动挡气状态,喉外肌肉立刻帮忙,捏紧喉咙帮助声带挡气,这时各种发声毛病相应出现。气息的冲击越大,喉头、声带越被动,发生毛病将越严重。

二、歌唱的共鸣

共鸣的技术目标是使声带发出的原始声波得到扩大和美化,不仅使声音丰满,还要有较强的高频泛音成分。它的技术要点是伸展声道,收缩喉头,同时使嘴巴的打开与喉头的收缩成反向运动,并与声带的音调调节相匹配,才能发出优质的歌唱声音。在目前的。共鸣法中也强调两个要点。第一是“打开喉头”,认为只有打开喉咙才能获得丰满的共鸣。同时对于怎样打开喉咙也有具体的办法。如用“打哈欠”的办法打开喉咙,用“喝一杯水”的感觉来体会喉咙的打开,或用“保持吸气状态”来打开喉咙等。这些做法都是可行的。但是喉咙的打开(嘴巴的开度)应根据音高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种延伸的,静态调整声道共鸣的方法,是传统共鸣法的缺欠。唱的好的人,往往是不自觉的采用“动态调整”,但自己仍以为这只是“打哈欠”的结果,并不知道自己在动态地调节着声道。第二是要求声音“集中”。“集中”的声音是怎样获得的?由于喉头,声带排除喉外肌肉干扰,主动向下激起发音,声带激起基频的能量是最强的,因此在声音中形成“亮点”。当音调从低向高走时,嘴巴逐渐开大,而喉口逐步缩小,同时声带逐步向轻机能转换,这时在喉口形成的高频泛音能量越来越强,当音调进入高声区时虽然喉头、声带仍在正确的激起,但因声带处于轻机能状态(变薄、闭合不紧密),因此激起时发出的基频能量相对减弱,这样“亮点”变成了“亮心”。“集中”本来是正确机能运动的结果,不在机能运动上做文章,而去找“集中”,必然是很大的盲目性。如果碰得上(发声机能运动对了)就算找到了,如果碰不上不仅找不到还会出现很多混乱情况,令人迷惑不解。因为人的自我听觉和客观听觉有很大的差一异性,而人对于发声和共鸣的内在感觉也有很大的特殊性。

我们认为硬腭、软腭和后咽壁在声压作用下,最容易产生内感刺激,并有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迅速传给大脑。人的喉头软骨及声道的振动很容易经骨传导至额面区及整个面部骨骼,此区的三叉神经可以迅速地将振动刺激传给大脑。

但是有些发声理论观点常常把腭区的“焦点”感觉与额面区的振动感混为一谈,把额面的振动感与头,鼻腔共鸣混为一谈,也常常把自我听觉中的“亮点”、“亮心”与声音振动内感。“焦点”混为一谈。为此形成了不少“学派”和“唱法”之争,也就不奇怪了。实际上各种学派、唱法都有好的和不好的区分。而以振动的感觉,焦点的位置不同,分成不同的学派,而且还要争出个高低上下,实际是缺少科学指导所至。

三、歌唱的换声

换声的技术目标是自如、正确的转换声区,并使各声区声音匀称,统一。它的技术规范是声带能做重,轻机能正确的转换,但同时也离不开喉头、声带正确激起发音和声道,喉口动态调整的配合。由于声带调整,也涉及到了母音的转换问题。人们最早发现随着音调的升高。调整母音的音色有助于转换声区,获得高音。如低声区唱a母音,中声区就要加O母音音色,到高声区则加u母音音色,还有的认为男高音在高声区需转唱e母音等等,在传统的“声区理论”中称此法为“母音转换”法。但是人们从实践中得知,有时单纯转换母音仍然不能通过换声点,获得不了高音,特别是男声。后来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唱高音不仅母音要做相应的转换,同时喉头放低,声道伸展,嘴巴充分张开,发出的声音有靠后、变暗的感觉,这样可以转换声区,扩展高音,这就是“关闭”或“掩盖”唱法。但是歌唱者很难正确掌握这一方法,不少人追求“关闭”,把声音闷在喉咙里,出不来。也有人追求“靠后”、“变暗”,结果是声音失去了“集中”或“焦点”。

“换声点”主要是在声带调节音调过程中出现的。如果声带只使用一种机能就可以适合歌曲演唱的音域要求的话,那么就没有换声点问题。美声歌唱或一般其他类型歌唱都要求很宽的音域,声带必须使用重、轻两种发声机能才能达到音域要求。因此在声带重、轻两种发声机能的转换时,交接处就容易出现“破裂”或称“卡”。根据声部的不同,重、轻发声机能使用的比例的不同,“换声点”的位置就有所不同。如何磨平“换声点”,使声区顺利转换而毫无痕迹,这是歌唱者梦寐以求的。因为天生就没有换声痕迹的人很少,有人曾夸张的说:“生来就能从C唱到C3而没有换声点的女高音,四百年能出一个”。因此如何突破换声点是换声法要解决的第一位的问题。

“换声点”的突破,音域的扩展,特别是高音的获得及声区的匀称、统一的关键,首先在于声带的重、轻机能正确转换,同时也需要共鸣的动态调整(声区音色的统一)相配合。传统的“母音转换”及“关闭”法所要求的多是共鸣方面的。喉节放低,声道伸展,母音加o,加u,都是要求打开喉咙。由于喉咙打开唱高音时有靠后,变暗的感觉,因此才称“关闭”或“掩盖”。而喉咙打开了母音中必然就有。或u的音色,因此称“母音转换”法。总而言之,传统“换声法”主要是强调共鸣的调节,没有指出声带机能调节作用。这是它的重要缺欠。如果歌唱者在调节共鸣的同时也相应做到了声带机能的正确转换,或者天生就有声带机能的转换能力,那么他就学会了“换声法”。如果歌唱者虽然能打开喉咙,是声音“靠后”、“变暗”,但没有做到声带重、轻机能的正确转换,那么他就可能长期感到困惑不解与彷徨,甚至始终没有学到“换声法”。还有一点必须强调,真正好的换声技术,不仅声带能做正确的机能转换,声道与喉口能做动态的调整,同时也离不开喉头、声带主动的激起发声和正确的连接。

总之,发声技术中的“发音”,“共鸣”和。换声”方法,是有机联系、密不可分的。它们在歌唱中是相互配合,相互平衡、相互制约的。无论是传统发声或新的发声方法,实际上就是发声器官机能正确而协调运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