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广播剧的生命力与发展前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广播剧的生命力与发展前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广播剧的生命力发展前景表现在:中国广播剧拥有庞大的听众基础;新媒体技术为广播剧提供生存与拓展的机会;广播剧自身的艺术魅力和品质,不仅是广播媒体的品牌支撑,而且使一定的受众产生依赖性;党政部门的重视,使广播剧获得了政策扶持、政府奖励和社会支持;潜在的市场条件,为广播剧的改革创新和生产销售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广播剧的创新,包括题材、类型、风格、样式和表现手段创新,制作机制和投入产出机制创新,制作方式和传播载体创新。

[关键词] 广播剧;困境;前景;创新

中国广播剧经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和90年代市场经济两个变革时代的洗礼和推动,曾经出现前所未有的辉煌。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络、移动通信等新媒体的产生以及精神文化的多元消费,受众群体发生了转移和分化,广播剧面临各种挑战与危机。不过,广播剧也有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发展空间,是戏剧艺术和传媒文化中一种永不消逝的文艺品类。本文通过对广播剧生存条件的分析,试图寻找广播剧的发展空间,同时对广播剧的创新策略进行一些思考。

广播剧的生存基础与发展机遇

(一)中国广播剧拥有庞大的听众基础

广播是深入民众历史较长的传统媒体,很大一群人对其情有独钟。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于2006年全年在北京、上海、长春、武汉、成都、深圳6个城市(含非农人口比例大于45%的市辖区)进行无委托广播收听率抽样调查显示:6个城市10岁以上的共2 1634万广播人口中,每天都听广播的最高占7743%(上海),6个城市每天都听广播的平均值达6216%。[1]由此看来,我国广播业有着庞大的受众基础,正处在大发展之前的临界点上,中国广播潜力巨大。就广播剧来说,它是晚间新闻节目前后受众关注的焦点。

就新的受众群体来看,目前,城市中拥有汽车的人越来越多,而惟一适合移动中接受信息的媒介就是广播。另据一项有关大学生媒介消费行为抽样调查显示:90%的大学生拥有收音机,而且其中69%在最近一周内有收听行为。广播既有现在又有未来听众,而且是高质量的听众群体。[2]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到来,广播受众越来越多。据资料显示,30%的老人大部分时间与收音机为伴。如果再加上占70%的农村老龄人口,即使其中10%在听收音机,老年听众群体都十分庞大。因此,广播有庞大的受众群体作支撑,广播剧也就有着良好的生存发展基础。 (二)新媒体技术为广播剧提供生存与拓展的机会

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现代通讯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虽然给广播剧带来挑战,但也为广播剧提供了拓展的机会。广播媒体不仅可以在数字化的传播环境下不断培养新的受众群体,而且,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媒体传播方式的区别不再那么明显,各种媒介的传播形态相互渗透、彼此融合,特别是广播与互联网的结合衍生出网络广播、播客等新的广播形式,吸引不少年轻受众参与到广播听众行列中来。同时,新媒体技术为广播剧带来新的创作手段、新的产品形式,这也是广播剧发展的一种新的途径。比如,收听广播的工具呈现出多样化与数字化的新特点,除了传统的家用收音机外,还出现了MP3、车载电台、手机、网络等时新的广播收听工具。由此决定广播剧的创作手段和产品形式的多样化,这样可以开辟更加广阔的受众领域。[3]

(三)广播剧自身的艺术品质和魅力,不仅是广播媒体的品牌支撑,而且使一定的受众产生依赖性,这也是广播剧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根据陕西广播电台邢珏林先生的观点,广播品牌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具有与对应受众群体物质和情感需要高度吻合的内在品质;具有区别于其他产品的独特名称、声音、术语或它们的组合,易于为受众所辨识;在受众中享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广泛的影响力;受众对此具有较高的忠诚度、满意度、美誉度;能够因此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以上5个因素,广播剧基本都具备,处于胜出地位,广播剧无疑是广播媒体的一个品牌支撑。[4]在众多媒体中,广播品牌具有贴身、便利的自然属性,贴近、互动的功能属性,贴心、交流的本质属性,这个集多种优质属性于一体的广播品牌,可以是由广播剧共同参与创造或单独打拼而成,并且它反过来惠及广播剧的完善与创新、生存与发展。不仅如此,由于广播剧能给听众带来心灵的抚慰和生命的力量,因此它往往伴随着听众特别是基层普通听众的生活而存在,使听众产生一种永远不能缺少的依赖情怀。这样,广播剧与人的心灵同在,与人的生活同在,是一种永远不会消亡的“草根艺术”。

(四)党政部门的重视,使广播剧获得了政策扶持、政府奖励和社会支持,这对中国广播剧整体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96年,广播剧从第五届开始列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奖,这一方面说明了党和政府对广播剧发展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说明了广播剧前景广阔大有作为,这对中国广播剧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引领作用。同时,基层文化部门和一些社会团体也组织广播剧评奖,营造出官方和民间都重视广播剧的氛围,凝聚并壮大着一支热爱广播剧、精益求精执著追求广播剧艺术的创作队伍。

(五)潜在的市场条件,为广播剧的改革创新和生产销售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中国广播剧消费市场到底有多大?有专家指出,仅全国各地电台栏目播出一项,每年就需要2至3万集广播剧,如果再加上音像制品、音图读物、教育资料、特种礼品等,广播剧产业的社会需求十分庞大,即使是单个产品,广播剧的潜在市场价值也远未发掘出来。[5]也就是说,广播剧具有市场深度研发的潜力,完全可以在体现社会效益的同时,又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广播剧的潜在市场条件,在于它具有产品开发上的特殊优势。正如赵卫明先生所说:“在文化开始市场化消费的趋势下,追求传播效果低成本最大化,应该是政府部门不得不考虑的课题。广播剧具备这种选择的优势潜质:它具有投资小、生产周期短、反映现实快、满足受众需求多、传播范围广等诸多品质。”[5]2005年,香港艺人刘德华为了给他的新片《再说一次我爱你》造势铺路,特意制作了同名多集音乐广播剧,在内地50多个城市台同时播出。这一个案启示人们,广播剧具有很大的市场商机。

广播剧突破与创新的策略

广播剧的创新,包括题材、类型、风格、样式和表现手段创新,制作机制和投入产出机制创新,制作方式和传播载体创新。下面从四个重要方面谈广播剧的突破与创新。

(一)题材内容的创新

题材内容的创新,一是要多样化。现实题材、历史题材,老年题材、青春题材、儿童题材,城市题材、农村题材,爱情题材、改革题材等,广泛丰富,满足不同受众需要。也可以从广播剧的类型特征方面体现内容的多样化,如偶像剧、音乐广播剧、情景广播剧、悬疑广播剧、科幻广播剧、心理探索剧、纪实广播剧、荒诞剧、搞笑剧等,这些广播剧由于听众广泛,在听众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二是要贴近当下生活。只有取材于基层生活的事件,选取老百姓最关心的角度,才会受到欢迎。三是要兼容通俗性和大众化。广播剧虽然强调它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但是融入通俗性、大众化的创作因素,则能丰富传统广播剧的表现形式和欣赏空间,给听众特别是年轻听众提供多种收听的选择。

(二)产品形式的创新

广播剧产品形式的创新,一是广播剧与其他文体形式结合,产生交叉、新奇的广播剧品种。如广播新闻剧、广播报告剧、广播网络剧、广播小说剧等。这些新的广播剧种,可弥补传统广播剧种的单一化状况,扩大广播剧的影响范围。二是随着现代传播新技术的发展,各种媒体传播形态互相结合,互为借鉴,在传播方式上发生变化,使广播剧产品出现新的样式。如原来被动接受的声音广播形态,可变为短信点播、网上浏览选播、MP3的下载,使广播剧传播方式更为灵活,更适应当代受众;原来单纯靠收听收音机为主,可发展为向电视机、计算机、手机、户外接收终端、家装特殊装置等多个媒介延伸,使听众在选择接收广播剧的渠道与方式上更加丰富、自由。[6]141

(三)技术手段的创新

在当今数字技术时代,广播剧是“现代科技所能染指的技术兼容艺术之美的再造,如网络广播剧和flash广播剧的诞生”[7]。同时,“新技术条件下的广播在发送、传输和接收信息的方式上是一种全新的系统,由于以数字方式发送,传输过程中基本没有信号损失,信号质量高,抗干扰能力强,声音清晰,可达到CD级音质标准。”[6]145由此看来,技术手段的创新,会催生广播剧衍生产品的开发;传输方式的革命,会带来广播剧传播质量和接收效果的转变,从而稳定和扩展广播剧的受众群。另外,技术手段的创新,还可以突破模拟技术条件下传播容量的限制。新技术采用数字压缩和卫星传输手段,使传输的渠道扩大,一台接收机可以接收100~200套节目,这样使广播剧的接受者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四)经营方式的创新

经营方式创新,一是可以进行跨行业、跨媒体合作。董D先生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内容产业阶段,电信网络与内容、媒介以及文化的结合成为电信业的热点。这就让广播剧价值有了再利用的绝好机会。特别是移动通信增值业务产生后,移动增值业务的内容提供商十分重视广播剧这一媒介产品,他们在收罗众多优秀广播剧作品的同时,将音乐、音效、语言等元素当做零售商品再一次贩卖给手机用户,让广播剧的内容价值得到了重新演绎。同时,广播剧还可以参与网络运营,比如成立广播剧网站,创办自己的网络电台和播客,为网民提供在线或下载收听;可以与电信进一步合作,让电台广播剧制作团队为新的受众群制作节目。这样,一来可以增加广播剧的受众规模,听众、网民以及手机用户都可以成为广播剧的潜在用户群,二来使广播剧的内容价值再一次得到市场的肯定。因此,广播剧媒体不应再固步于现有频率资源的经营,跨行业、跨媒体合作是电台经营者不可忽视的重要突破口。[7]

总之,创新不仅是广播剧的灵魂,也是广播剧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力求创新,才能促进中国广播剧的大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莉.200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听众调查报告[A].中国新闻年鉴2007卷[C].北京:中国新闻年鉴社,2007:463.

[2] 潘力.对广播弱势说“不”[J].中国记者,2003(02).

[3] 侯迎忠.数字化背景下广播受众接触行为的实证分析[J].传媒,2008(05).

[4] 邢珏林.广播,拿什么打拼未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11).

[5] 赵卫明.中国广播剧“突围”之路[J].视听纵横,2006(01).

[6] 潘力.现代传播新技术与广播发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7] 董D.市场博弈与传媒变局形势下的广播剧之变[J].现代传播,2006(02).

[作者简介] 唐亚娟(1965― ),女,四川通江人,贵州民族学院传媒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传媒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