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及差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及差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及效果,从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对我国会计准则如何更好地与国际趋同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差异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蓬勃发展,跨国合并和投融资日益频繁,而作为国际商业通用语言的会计准则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建立一套具有国际权威性和公认度的会计准则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降低跨国合并和国际投融资的风险,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地将本国的会计准则向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准则靠拢,可以说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是大势所趋。

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进程及效果

在加入WTO后,我国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大步推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程。特别是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修订和新制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理论层面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趋同,被视为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建成的标志。随后,我国财政部开始积极开展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等效工作,并先后于2007年与香港会计师公会联合签署了两地会计准则的等效申明,于2008年通过了欧盟证券委员会(ESC)就第三国会计准则等效问题的投票决定。2010年,我国财政部又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持续推进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新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引入和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公允价值这一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我国新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中有21项不同程度地应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物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股份支付、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金融工具、或有事项、企业合并等,打破了以往仅使用历史成本计量的单一性,使得会计要素的计量更具有现时性。此外,新会计准则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资产减值等方面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处理方法,大大拉近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距离。

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虽然我国会计准则正在努力靠近国际会计准则,但是这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允价值应用程度差异。我国的会计准则虽然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但对其的应用仍然持谨慎的态度;而国际会计准则则大量地应用公允价值,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制约。这也与我国市场经济相对于国际发达国家而言并不成熟、市场监管不完善,公允价值很难准确取得,易有利润操纵空间有关。

2.企业合并方法差异。我国会计准则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类,并明确规定前者使用权益法核算、后者使用成本法核算;国际会计准则中并没有将企业合并进行类似的分类,而是统一规定以购买法进行核算,并且其确认子公司超额亏损的要求也异于我国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3.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差异。为防止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长期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而国际会计准则允许在以后年度资产实际价值发生变动时转回该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4.关联方交易披露差异。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对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进行关联方交易披露豁免,而国际会计准则在关联披露上没有类似的豁免。在关联交易方面,国际会计准则将与收入和利润确认条件相符的事项均确认为收入和利润;而我国会计准则对此则有诸多限制,如关联方的债务、费用承担, 资产出售、应收债权转移、非正常商品销售等不能作为损益核算,对关联方正常商品销售及其他正常交易的收入和利润、借款利息的确认等也作出了严格的限制性规定,以防止企业利用关联交易来操纵利润。

三、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建议

1.改善会计准则该国际趋同的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市场经济基础薄弱、体制不健全、市场成熟度低,社会整体会计基础较差,这些都是影响我国会计准则发展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制约因素。为此,需要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高社会整体尤其是会计信息相关者的会计水平和素质,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建立良好的环境。

2.建立会计理论框架,适当借鉴国际准则。我国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缺少一个像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的完整理论框架的指导,致使我国会计准则缺乏系统性和严谨性,准则的制定、修改和评价也无质量标准,因此,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会计理论框架来指导我国会计准则显得尤为重要。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修改过程中要有选择地借鉴国际准则,不仅需要关注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也需要关注是否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加强国际交流,扩大我国对国际准则的影响力。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变化是有影响力的各方相互博弈的结果,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应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修改中来,在博弈中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成果。这样不仅能加速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融合,也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会计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畅.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J].经济视野,2014,(5):167.

[2]洪健.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J].北方经贸,2014,(7):163.

[3]吕霞.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葛霞.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J].品牌,2014,(6):41-42.

[5]娄阳.浅谈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J].商情,2014,(6):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