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问题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钥匙,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载体。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课堂上学生提问、发表意见消极,思维僵化、单一、不开阔,缺少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而新课程理念提倡探究性教学,由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但是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质疑能力却明显落后,这已经极大约束了学生深入探究能力的锻炼和发展,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负面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必须引起重视,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提问动力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实践证明,教师从以下几点入手,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质疑氛围,激发质疑动力

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感受出发,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见解和个性特征,让学生感受到融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和探求新知的动力。加强师生间、生生间的沟通,促进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学生只有在放松、愉快的时候,才会激发灵感,产生见解,才会有所创新和发展。作为教师一定要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相处,走进学生的心里,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同时,要把寓教于乐的“愉快教学法”运用到教学中,如用愉快的科普故事从物理学史的角度说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如阿基米德在洗澡中产生这样的想法:“物体浸在水中失去的重量与它排开的水的重量之间有无关系?”通过深究这样的问题,进而发现“阿基米德原理”,兴奋地冲出澡堂裸奔大街的滑稽场景。通过这样的示例,激励学生学会从生活现象中寻找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能力

利用物理原型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物理的学科特点,将问题创设为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匀变速运动遵循什么规律时,相对而言,汽车启动和刹车比斜面上的小球更容易引起学生专心听讲,更适宜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走进开放的大课堂,关注生活和生产中的事实和现象,去探求大自然的神奇,彩虹的形成、鸟撞坏飞机、刹车现象、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联系与区别……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些物理现象,巧妙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必定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什么会这样?还可以怎么样?我们怎么办?……哦,我发现了,我知道了。”

利用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真实而直观,这种问题情境在物理教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在“电磁感应”示范课上,某位老师是这样引入的:课前做成了10匝导线的大圆圈,导线两端接灵敏电流计;上课开始,由两个同学分开一定距离,手拿导线圆周一半(另一半不动),以类似于跳绳的动作在空中抡甩,两线头所接灵敏电流计指针大角度地左右偏转;学生用身边的地磁场看到了电磁感应现象;接下来该教师让学生自由探讨、大胆地提出和揭示问题所在。

利用物理学史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学大量的史料闪烁着前人智慧的光芒,许许多多的科学实验研究过程可以作为问题情境而展开,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喜欢物理、献身科学的热情,还可以不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天体质量、微观粒子质量的测量,天文距离测量,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伽利略的著名实验……原子、原子核物理更是精彩纷呈。如天体质量的测量,老师不讲学生也知道――“天平不能用了,我们怎么办?”这是很自然的问题,探讨吧,设想吧。

传授方法,培养学生“善问”

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提问来加强对学生提问技巧的指导,帮助他们拓展思维、整理思绪,使学生头脑中的疑问变得具体、清晰,进而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

“假如”的问题 即对一个假设的情境加以思考。例如:在机车功率问题中,假如没有阻力,就会得到不合理的结论。

“列举”的问题 即列举出符合某一条件或特征的物理现象、概念、规律或方法,越多越好。例如,哪些力学规律属于反映物理过程的规律?

“比较”的问题 即就多个物理现象、概念、规律或方法比较其异同。例如,电场线和磁感线的比较、动量和能量的比较。

“替代”的问题 即用其他的物理条件取代原来的物理条件。低层次问题,例如电场力对重力或拉力的替代;较高层次问题,例如在空间站如何让人获得重力感?

“可能”的问题 即利用联想推测事物的可能发展,或作回顾与前瞻的了解。例如,受力和运动的分析使我们关注并推测电场和磁场中粒子运动的可能性。

“想象”的问题 即充分运用想象力于未来的事物。例如:想象自己在月球上……

“组合”的问题 即对一些简单的物理情景,要求学生加以排列,组合成另外有意义的复杂的物理情景,如质谱仪、远距离输电。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提高,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去探索、去思考、去想象,放飞学生的思维,才会结下硕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