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70例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70例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将7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的治疗组(35例)和空白对照组(35例),观察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腹胀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均明显早于空白对照组,腹胀的发生率(11.43%)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5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足三里; 新斯的明; 腹部手术; 胃肠道功能; 穴位注射

中图分类号 R24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4-0033-02

由于物、术中手术操作、感染、炎症等原因引起的胃肠肠壁肌功能紊乱,腹部手术后患者多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常引起胃扩张、感染、吻合口漏、切口裂开、腹腔间室综合征、呼吸困难等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而尽快的促使胃肠功能恢复对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舒适度及患者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7月-2014年1月笔者对腹部手术患者给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所有70例患者均为2013年7月-2014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的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把患者按手术完毕的时间先后顺序编号,编号为奇数的患者分入空白对照组,编号为偶数的患者分入治疗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19~64岁,平均(45.2±7.2)岁,其中外伤性脾切除术后6例,开腹阑尾切除术1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11例,开腹胆囊切除术后2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2例;空白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1~66岁,平均(46.2±6.2)岁,其中外伤性脾切除术后7例,开腹阑尾切除术12例,开腹胆囊切除术后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12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手术方式、麻醉方式以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术后一般治疗措施 术后两组均给予外科术后护理常规,禁食、禁饮,补液,抗感染等治疗,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等措施,根据病情必要时胃肠减压、排气、吸氧、营养支持等治疗。空白对照组患者只使用该方法。

1.2.2 治疗组 在术后一般治疗措施(空白对照组所用方法)基础上给予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治疗,于术后12 h后开始实施,1次/d。取穴位置及方法:在小腿外侧从下往上触摸,在髌骨下外侧,可扪及一骨性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向外下方可扪及另一骨性凸块(腓骨小头)。连接胫骨外侧髁、腓骨小头,以该线为底边向下方作一个正三角形。此正三角形的顶点,就是足三里穴的位置。取准穴位后常规消毒,使用5 ml注射器,垂直于皮肤刺入,当患者局部有酸、胀、麻等强烈针感时,回抽无血时快速注射新斯的明,每侧穴位0.5 mg[1]。

1.3 观察指标

术后记录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术后每天听诊患者肠鸣音6~8次,3~5 min/次,当肠鸣音≥3 min时判为胃肠功能恢复,记录手术结束到胃肠功能恢复所用的时间,即为肠鸣音恢复时间;嘱患者注意排气具体时间,予详细记录,计算手术结束到排气所用时间,即为排气时间;了解两组患者出现腹胀的例数,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

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比较 h

组别 肠鸣音恢复时间 排气时间

治疗组(n=35) 31.2±3.8 38.7±3.4

空白对照组(n=35) 48.7±3.6 53.4±4.5

P值

2.2 腹胀

治疗组有4例患者出现腹胀,腹胀发生率11.43%,空白对照组有19例患者出现腹胀,腹胀发生率54.29%。治疗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胃肠功能紊乱是普外科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肠鸣音消失、腹部压痛等。现代医学认为其原因主要为:物的作用、术中胃肠道长时间暴露、手术本身导致解剖方面的变化、手术操作对胃肠的牵拉、挤压等致局部血管痉挛、水肿而引起血循环受阻不畅,术中及术后的渗血渗液、感染、腹腔内炎症、神经支配被阻断、电解质紊乱等原因使术后胃肠肠壁肌功能紊乱,肠管蠕动受到抑制[2],胃肠道蠕动减弱或者胃肠道蠕动不协调,患者排气、排便受阻,导致胃潴留、胃肠道扩张,引起患者腹胀、恶心、呕吐等严重不适;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还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吻合口漏、切口裂开、腹腔内高压、胃肠道血供不足、膈肌上移导致呼吸困难,肠道细菌移位导致严重感染,长期卧床可致肺部、尿路感染等,甚至可能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这些均可引起患者术后恢复困难,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但针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多采用如本研究中空白对照组的方法,等待胃肠功能自行恢复。本研究中,采用该方法的空白对照组中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相对较长,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腹胀发生率达54.29%,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感强烈,另外相同病种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可见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已严重影响到患者预后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可见使患者胃肠功能尽快恢复对增强患者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之一,其具有调理脾胃、通经活络、补中益气、扶正祛邪、疏风化湿之功能。《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合治内府”,治疗六腑的病症应首选其下合穴及为足三里穴位[4]。《皇帝内经》记载可使用足三里穴位治疗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针灸足三里通过疏调胃肠经气、促进气血运行,治疗胃肠病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足三里穴针灸疗法可促进胃肠道规律而有力的蠕动;这些可能是利用足三里穴能够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使胃肠功能快速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5]。针刺足三里还能增强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穴能调节胃酸分泌,改善胃壁屏障功能,避免壁细胞减少,胃黏膜变薄,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增加细胞保护因子的释放,诱导释放NO等,减少自由基损伤等[6]。另外针刺足三里穴可通过调节迷走神经中枢孤束核P物质释放和表达,激活胆碱能抗炎作用[7];针刺足三里还能抑制五肽胃泌素所致胃电亢进,降低胃张力[8],缓解贲门、胃体、幽门痉挛,改善幽门的迟缓关闭,促使胃节律性、规律性蠕动恢复。大量研究证明针对胃肠道功能性排空障碍、中枢性肠麻痹使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注的明治疗有显著疗效[9-10]。根据“药物归经”理论,药物治疗需以经络为渠道,“循经取穴”,经经络的传导、转输,方能使药到病所,发挥药物最大的治疗效果[11]。本研究中采用了对胃肠道平滑肌有较强兴奋作用的新斯的明,通过足三里注射,使得穴位经络刺激功效与西药的药理作用有机的结合,二者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显示:治疗组中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31.2±3.8)h、排气时间(38.7±3.4)h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中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48.7±3.6)h、排气时间(53.4±4.5)h。腹部手术后使用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少,同类疾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腹胀程度较对照组明显较轻,患者舒适度高。

综上所述,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能有效减轻腹胀程度,能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并且该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适合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马顺茂,孟繁杰,等.维生素B1足三里注射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29(7):1615-1616.

[2] Zhang Hong-bin,SUN Wen-yu, YANG Da-ye,et al.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fter abdominal operation[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7,17(1):97-98.

[3]时兢,宋秀琴,陆荣国,等.危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13(1):1376-1377.

[4]赵武,赵生华,付宇,等.针灸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86例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5):22-23.

[5]赵之伟.浅谈足三里[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5):11-13.

[6] Takahashi T.Acupuncture for functional p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J].Gastrocntcrol,2006,41(3):408-417.

[7]李建国,彭周全,杜朝晖,等.电针足三里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抗人鼠失血性体克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6,13(1):27-31.

[8]唐思谢,艳玲.维生素B1、B12足二里穴位注射治疗术后顽固呃逆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7):42-43.

[9]代志毅.穴位注射恢复腹部术后胃肠并发症60例[J].陕西中医杂志,2006,27(11):1419-1420.

[10]徐海峰.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封闭治疗中枢性肠麻痹40例[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6,17(12X):31-32.

[11]张小风,蔡元训.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及生大黄泡服对肠道术后胃肠功能的作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11):1208-1209.

(收稿日期:2014-04-19) (编辑:何玉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