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典园林的解读误区与传播缺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全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由于园林景观解读语言薄弱、园林基础知识普及欠缺、园林文化大众传播滞后等现状,使得游客在游览古典园林的过程中形成了解读误区,削减了园林景观的旅游吸引力、阻碍了园林思想的传播、割断了园林文化脉络的传承。本文具体分析游客对于留园的解读误区和留园现有传播手段的缺陷,并为古典园林文化的现代化传播与普及提供实际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古典园林传播 解读误区
中国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 4)09―0061―03
1 引言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综合反映了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是全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现代作家曹聚仁先生曾在一篇描绘苏州风光的文章中言道:“苏州才是古老东方的典型,东方文化,当于园林求之。”苏州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细微之处、点滴之间均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苏州留园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经历数年的兴废扩建,总体上分为中部山水、东部庭园和西北山林田园三大景区,在园林空间素材、建筑布局、叠石理水、植物配植等园林构成上的处理都代表了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其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对于游客有着较强的旅游吸引力。下文以苏州留园为具体研究对象,发现普通游客在游历过程中,往往只能享受到自然美的表层体验,对于晦涩而有意味的艺术美和文化美普遍存在解读误区,难以真正体悟到古人独特的生活情趣、世界观、人生观、文化修养和哲学思维,既降低了旅游收获的愉悦度与知识性,也阻碍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究其根本,园林的传播短板是主要原因,如何应对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2 留园的解读误区与传播缺陷
2.1 留园的解读误区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网络平台和留园实体景区发放《关于留园认知情况的调查》,该问卷的提前是被调查对象至少有一次或一次以上的留园旅游经历。调查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二是调查对象对于留园的认知情况。调查共回收问卷289份,其中有效问卷253份,占87.54%。回收问卷后,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归纳。
2.1.1 基本情况分析
在253份问卷中,共得到男性134份,女性119份,男女比例接近持平。在游览园林的受众年龄和教育水平分层方面,调查显示59.3%的35~59岁的中年人选择这类幽静的文化景观,拥有大量可供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的18~34岁的青年人也占比较多,达到29.3%,而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群较少,分别为4.7%和6.7%。游客的教育水平对于认识和理解园林这类文化景点关联较大,结果显示初高中水平者占比44.3%,本科(包括在读)者占比45.5%,硕士及以上学历为10.2%。
2.1.2 留园的解读误区
本次问卷首先特别设置了文化知识题:关于留园的建造时间正确答案应为明代,44.3%游客回答正确;关于留园内名石冠云峰的类别,正确答案为太湖石,27.7%游客回答正确;关于留园铺地中冰裂纹的含义,正确答案应为体现园主人冰清玉洁的品性,22.1%游客回答正确,而66.1%的游客选择了“源于留园水系众多”这个较为符合表面现象的答案;关于濠濮亭的取名典故,正确答案为《庄子,秋水》,答对者寥寥无几,占比11.2%。以上四道题正确答对人数均未过半,其中不排除碰巧蒙对的情况,由此可以判断普通游客对于留园的解读错误严重,而实际上,留园现有的传播渠道中已经覆盖了相关内容讲解,但有效到达率低下的原因值得探究。
在游览初衷方面,66.4%的游客表示去留园出于观光旅游的目的,18.2%左右的青年学生进行考察与调研,另有15.4%本土的当地百姓则是出于日常休闲、陶冶情怀的需要。通过调查游人对于留园建造背景、历史或相关故事的认知情况,有助于明确他们是否存在掌握园林文化的诉求,仅有2.4%的游客表示无兴趣,64.4%表示现在不知道但愿意了解,23.7%表示听说过但尚未深入了解,9.5%表示了解其建造者及相关历史。
关于信息渠道的来源,52.2%表示通过导览手册和导游讲解来认识景区,43,5%则通过官网、微信等线上渠道,另有4.3%通过活动等其他形式。在信息量认可度方面,40.3%游客觉得现有信息尚可,基本能解释每一处景观的文化内涵;35.6%觉得现有信息局限,对于园林文化没有很好解释;24.1%坦言信息远远不够,希望得到加强。
在游览收获方面,38.2%游人感受是单纯地亲近了园林景点、得到了心情的放松,41.2%感觉从中体会到了苏州古典园林之美,11.8%表示了解了造园历史、背景等文化内涵,提高了自身素养,另有8.2%明确表示并无大收获;在游览过程中,游客普遍表示最强烈的体验感受是幽静怡人的自然风景、匠心独造的亭台楼榭和山石小品,两者分别占到了32%和48%,较为遗憾的是仅仅有18%的人表示可以体会到其中蕴藏的浓郁文化内涵,另有2%人选择其他。
参观留园后的认知和理解程度的自我评价方面,58.1%游客选择50~70%的选项,仅1.6%表示达到90%的了解程度,选择70~90%左右和30~50%左右的人数相加达到40.3%;在日后是否会继续加深园林认识方面,31.2%表示不愿意且没有时间,41.8%的人表示愿意但不一定有时间,仅有10.7%的人表示愿意,会专门花时间进行深度了解,另外16.3%表示由于没有时间而不会再进行了解。
综上,调研结果显示了利弊两方面。不利的方面既体现在游客对于留园认知的较低自我评价,又呈现于不乐观的知识点考核情况。由于现今大部分的景点解读内容和方式较为薄弱,普通游客自身知识积累也有限,在对古典园林的认识和理解过程中形成了较为普遍的解读误区,其对于园林背景、典故、装饰纹样等低下的认知程度直接反映了园方媒介传播低下的到达率。可喜之处在于多数游客具有获取深层文化知识的实际需求。这种需求较为依赖宣传物料、导游讲解和园方的其他传播方式,而自发查阅和总结园林文化知识点的现象往往只存在专家学者等极少数人群中,普通游客多因时间和精力有限止步探究,因此,园方的主动传播与否、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建设、传播内容的质量生产可以有效避免古典园林的解读误区。
2.2 留园的传播缺陷
2.2.1 留园媒介传播的现状
作为知名人文旅游景点,留园管理处的传播意识较为领先,涵盖了多种媒介形式,再结合实体活动,展示了留园动态信息和文化,塑造了一定的社会知名度。
线下主要依赖景区导览手册、景点标识等宣传物料、导游讲解进行园林文化的传播。宣传物料的取阅点主要位于景区出入口,日均发放200余册;景点标识则较为简短,分别由百余字中英文组成;景区内安排有专职导游为游客免费讲解,另有社会带团导游自行开展解说服务。同时,留园在每年的旅游旺季会开展特色系列活动“吴歙兰薰”,其中包括了昆曲、评弹、琵琶、江南丝竹等传统吴文化艺术表演,让游客在在娴静、雅致的古典园林中,欣赏到真正富有地域特色的苏州文化。此外,留园管理处也会不定期举办插画、茶道等人文活动。
留园管理处当前自主运营的线上媒介平台有官方网站和微信公共账号,同时授权Touch China(专业手机旅游软件公司)进行了手机端的APP设计开发。初进入21世纪,留园便建立了门户网站,彼时以传统静态页面形式为主,随着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和多媒体展示技术的升级,留园官网于2006年启动改版,此版页面沿用至今。据官网页面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5月下旬,总访问量为32700人次,从中推断,在近2700天的官网运营过程中日均浏览量12人次。“留园”官方微信平台开设有导游中心、留园资讯和信息查询三个功能接口,可以实现留园基本介绍、游玩小贴士、平面导览和语音讲解等服务。“留园”手机APP提供的服务与微信端较为雷同,亮点在于呈现了更美化的交互,且人性化地推出了线路A(12个景点)和线路B(22个景点)两种选择,满足游客们不同的游览时间和多层次的观光诉求。
2.2.2 留园媒介传播的问题
留园现阶段的整体传播影响力较弱,受众局限于已制定留园游览计划或正处于参观过程中的游客群体,尚未挖掘更多潜在的关注者:其传播范围于景区内,园林元素未渗透入街景、宣传栏等周边区域i其商业化宣传元素过重,票务信息、交通指南、住宿推荐等信息被过度强化,因此,多数人眼中仅仅视留园为一处普通旅游景点,而事实上,其定位完全可上升为打开一扇古典园林文化现代传播和普及的窗口。
留园对于强势社交媒体资源的利用度低下。随着信息化浪潮推波助浪式地扩散,在新媒体流行趋势下,促成了以交流、互动、分享等人性化元素为特征的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私密随身工具――手机的使用频率和依赖程度也大大增强。留园现有的手机端平台仅为微信和APP,且两者功能高度雷同,尚未重视并开辟具有社区效益的SNS推广,视觉冲击显著的流媒体推送、多点对多点传播机制的微博运营等更多样化的媒介渠道,难以吸引热衷于熟人的口碑推荐和朋友圈内的信息共享、喜好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掌上阅读的现代社交媒体控。
在内容生产方面主要存在更新滞后、互动欠缺、重复使用等问题。官网上各栏目信息更新不平均,除了“留园动态”一栏较为及时地管理处工作信息之外,以旅游咨询类信息为例,最近的更新时间为2007年7月;微信至今仅生产了四条推送内容,APP的两次版本更新时间集中于2013年四月。同时,其互动反馈也严重缺乏,官网论坛的发帖量为零,微信平台未联合线下开展双向活动,APP端也未开发实时景区动态提醒(参观人数、热门活动等信息)、及时咨询等功能。此外,无论线下宣传物料或是线上平台的景点信息都重复使用同样的表述方式,语言形式不够丰富灵活,未针对不同人群的理解层面和接受习性进行差异化的内容生产,未进行知识点的延伸和拓展。
3 古典园林传播缺陷的解决对策
通过对留园的调研可见,园林解读误区主要源于游客对于其文化内涵和象征意味的知识获取不到位,由此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首先,个人片面或者错误的理解若得不到正确信息的纠正,可能在口口相传或者社交传播中更广泛扩散,打破一以贯之的古典园林的文化命脉:其次,在古典园林的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若让功利为先的商业氛围无限扩散,而不能凸显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则古典园林的光彩将会逐渐暗淡,失去旅游吸引力;最终,对古典园林社会化的认知和文化传播产生冲击。本文提出解决对策如下:
3.1 注重精品文化内容生产,强调文化要素,削弱商业宣传
在景点介绍与解说方面,一是要针对不同教育背景和年龄段的游客量身打造表述内容,对于儿童和文化诉求简单的人群进行传统文化的趣味启迪,对于部分接受能力强的中青年和高级知识分子侧重深层知识,对于大部分普通游客则主要传递园林修身养性、开拓心境、延年益寿的参观体悟。二是进行体系化和清晰化的梳理,对建筑、植物、地貌、水体等园林要素进行区别标识,除了注明景点名称和简要的介绍以外,再添加每处景点的象征意味、历史典故、纹样构景等内容。三是体现各个景点的时空变迁,以留园“古木交柯”为例,原来的一株女贞因为年代久远而枯死,园方现以山茶树替代,先前的障景曲线和古柏与女贞交柯连理的文化含义也随之消失殆尽;再以留园大门为例,原先正宗的大门由于游览路线的设计而被改造成偏门,景区又专门新辟了入口,已不复当年原汁原味“莫妙于曲”的体验。以上三方面的知识都应完整体现于官方的信息传达里面,帮助游客更好理解园林从来不仅就是“一花一木”,更是“一木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精品文化内容的生产依赖于有效渠道的展现。以北京圆明园景区为例,由于历史原因,圆明园多数景区建筑物仅存部分遗址,基于平板电脑端的“数字圆明园”产品不仅可以提供游览路线、实时定位等帮助,还有图文并茂的景区介绍、全景环视、数字影片等供游客欣赏,在特定景点对准二维码扫描更可以重现过去的建筑景观,360度环视圆明园盛时景象。古典园林的导览系统可以此为参照,在手机端和平板电脑端上开发数字移动导览系统,分为儿童版、专业版和普通版,将空间和时间的变迁全方位展现出来,语音、视频、图文多样形式共同辅助理解,摒弃冗杂的商业广告信息,为园林文化还愿一个纯粹的传播环境。
3.2 探索公众化解读新渠道,线上线下并进,加强整体推广
在线下重点改变园林景点静态、僵硬、单向的传播状态,适当增加动态、活泼且互动的旅游项目。文物景点里应包含故事,比如兵马俑首先要把秦始皇的故事讲一遍,再比如镇江的金山寺,看金山寺反而成了次要的,听故事是主要的。同样以文化见长的古典园林中涉及诸多典故、公案等,可以通过紧扣主题的演艺体现互动,使项目有灵魂。如留园曲溪楼题名语出《兰亭集序》“流觞曲水”典故,可布置东晋士大夫打扮的工作人员呈现一觞一咏、饮酒赋诗的场景;濠濮亭处则可以上演庄子与惠子在濠上的对话场景;林泉耆宿之馆借谢安隐居会稽山的典故,表现园主人钟情于山水、好丝竹之乐的追求,可以重现当年苏州第一戏台的昆曲表演。此系列表演可融入留园现有的“吴Q兰薰”特色旅游活动,打造成为一部文化江南的情景剧,表演过程中邀请游客身穿古装、跟唱昆曲、学弹琵琶、朗诵古诗等。
在线上,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及时性、互动性和分享性显著的优势,开设专门的官方微博微信平台,通过“最美的园林风景”、“一百个爱上古典园林的理由”等有奖转发、话题讨论等形式获得具有旅游意向和园林爱好者的关注;拍摄怀旧风、小清新风等多种风格的园林宣传片或微电影,并上传至SNS社区、社会流媒体平台,先形成小众传播,再以此逐步扩大受众范围;专门的APP要实现3D全景地图功能,吸引一批新媒体使用者先由掌上小世界体验到园林的独特魅力再激发线下探访实景的冲动:与众多在线旅游品牌进行合作,依托其平台自家园林有效的旅游信息、传播可信优质的旅游评论、掌握消费者的动态需求、做到即时反馈,最终达到成功辅助其他渠道的营销活动、促进在线旅游预订的增长和营造深入人心的旅游品牌的目标。
3.3 融合专业学术研究成果,扬古典风传承,促现代园林发展
古典园林的传播要承担起园林学术研究成果普及化、使其具有大众性、公益性和开放性的责任,让其不再只是阳春白雪而被束之高阁。实质上,古典园林的外在形式、构成要素、设计方法、创作理念和精神内涵等,也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有助于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因此,应把古典园林文化的精华进行亲民的传播和解读,同时借助时代精神、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取向及艺术创新来弥补传统的不足,从而使传统园林文化与现代有机地融合起来并获得新生。
4 结语
拥有“世界园林之母”美称的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美、艺术美和文化美的结合体。古典园林的传播不是盲目和片面地依靠现代传媒手段,而应该把建筑与自然相融合、历史与空间相对接、具象与思想相联系,全面准确地传达景点的文化本质,这代表着未来古典园林文化现代化传播与普及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