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积极探索“公共新闻”的中国化路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积极探索“公共新闻”的中国化路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何认识“公共新闻

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新闻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新闻学理论。其特点是主张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强调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可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公共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综合归纳国内外研究成果,公共新闻的最大特点可以概括为:关注公共事务,发动公众参与,组织公共讨论,谋求公共问题解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特征:

虽研究者众,实践者多,但对“公共新闻”概念的学术界定却尚未形成定论。

强调全程追踪某一问题或事件。

积极地深入阐释规律性。

更关注理性的中间立场,远离偏激。

倡导理解与商讨的氛围。

对“公民”的关注,将公民作为报道什么、如何报道的一种决定性的资源。

它的优势体现在它的互动性和主动性。

在传播讯息方面,它对新闻的本质重新进行了诠释:新闻的本质不仅仅是反映新闻事实本身,还包括媒介对社会生活的主动介入和能动性改变。

传统的新闻报道一般是强调结果的客观(objectivity of result),而公共新闻则更加重视方法的客观(objectivity of method)。

从运作方式分析,公共新闻需要较高的生产成本。

作为一项运动,美国公共新闻在进入新世纪后已基本停息下来;但作为一种理念,却借助新兴的网络博客等形式和新的传播现象,不断得以延伸并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实践“公共新闻”理念,此其时也

当下大行其道的电视民生新闻因其与生俱来的局限,及收视表现的每况愈下,让众多学者认为,民生新闻的发展已面临“拐点”。将公共新闻作为民生新闻的“升级换代”,成为不少学者的思路之一。有学者将公共新闻冠以“民生新闻的二次提升”、“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二次革命”、“新闻改革的第三个阶段”等等,不一而足,期许甚高。

公共新闻与民生新闻虽都关注民生,但在表现主体、价值取向、新闻解读方面各有侧重:公共新闻更关注公众,民生新闻更关注民众; 公共新闻的视点是公众的立场,保持了在精英视点与平民视点之间的平衡,关注的领域不囿于家长里短的日常生活圈子而转向更广阔的公众生活领域;公共新闻不仅要向公众展示事件、描述冲突,还要向公众解释事件为什么是这样和哪里值得关注,并尽可能地提供建议,帮助公众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中去,最终塑造人民的公民意识以及公民的公共意识,协调公共生活,提高公众应对社会问题的行为能力,缓解矛盾,化解冲突。

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在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也正是新时期党和政府追求的工作宗旨。公共新闻在这一背景下悄然兴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强调“以人为本”,首先要给予人民群众发言的权利和机会,于是,公共新闻范式便成为公众表达意见看法的重要平台。在力促信息公开、建设透明政府方面,中央政府和各个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当多的文件、政策、法规,最近的一份重要文件是中国政府2009年4月13日的第一个人权规划――《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其中明确表示:依法保障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批评权、评论权和发表权。

必须承认,现实已经为公共新闻在我国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媒体环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生事物涌现出来。住房、就业、升学、看病、社保、交通等事关民生的改革,也都面临新的突破。公众要求媒体不仅要报道事件,还要做出深度的挖掘和分析;公众不仅要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还要知道新闻背后的深层原因和解决方案。

中国社会改革和社会转型时期,多元利益格局逐渐形成,社会诉求日益多元化。而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成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从这一方面来说,公共新闻在中国可以说是生逢其时。

强调新闻的公共性在新闻的理念、传播和制作上也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公共新闻使我们对新闻信息的物质性和事实性的关注转移到了对信息相关性和公共性的关注。公共新闻更加重视具有相关性信息的全面报道和阐释,试图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建立社会的公共话语平台,将人们汇聚到一个能够互相了解、认识、沟通和理解的空间,从而增进对现实社会整体的观照和建构。这将是新时期媒体人对“三贴近”原则的更深入思考和实践。

互联网的出现、壮大及其实用成本的降低,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传播生态,公共新闻也从上个世纪由媒体发动公众讨论、寻求公共问题解决的模式,进入到普通公众可以不依赖大众媒体,自主发表观点,形成舆论甚至组织,进而影响媒体、影响公共事务决策的新的阶段。 近期发生的若干舆论事件也印证了这一点。在此情况下,传统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受到来自新媒体的挑战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对传统媒体认识、实践公共新闻的一种倒逼。

而事实上,中国的新闻报道早已涉及了公共事件与公共问题,中国的新闻传媒也早有发动公众参与、共同讨论对策的实践,只是没有以这样一个名称来标榜,没有以自觉意识来实践而已。国内最早研究公共新闻的学者之一蔡雯在比对中美两国的公共新闻差异后认为,公共新闻本身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它不应该被视为西方国家专有的东西。正如“现代化”、“市场经济”这些概念,欧美国家早就有了,中国也同样能用。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新闻”之路

然而,由于具体的媒介环境、政治文化,尤其是媒介发展进程上的差异,决定了对公共新闻理念及运作机制不能全盘照搬西方,必须去“美国化”增“中国化”,形成符合中国传播环境、政治结构的公共新闻。

考察中美两国的新闻传播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公共新闻的报道领域因为政治体制和社会现实的差异,有着不同的起点和侧重。美国公共新闻最早关注的是政治选举,发动公众参与投票是公共新闻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中国的公共新闻更多的是从“民生”做起,即从关注老百姓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着手,让老百姓表达自己的意见。其实,“民生新闻”有些本身就是公共新闻的一部分,美国公共新闻后来并不局限于政治选举报道,也包括了大量的“民生”话题。而中国的公共新闻现在也开始涉及政治选举这样的主题,如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就曾围绕该省在全国率先推行的省管干部“公推公选”改革,推出了“投我一票――关注公推公选”的连续报道,除了部分直播外,所有参选者的演说都做了录播,并在每天的节目中摘要播出。同时在观众中展开调查,由观众对其现场表现和演说内容进行评判。

中美两国公共新闻还有一个不容置疑的差异,就是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和行动规范。在美国,公共新闻的理论依据是“民主”、“自由”、“公民权利”、媒体的“社会责任”等,美国新闻界自认为是一种独立于政府的力量。而在中国,我们从不讳言新闻媒介的政治倾向性,与执政党保持一致、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是我国主流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这样的理念决定了我们发展公共新闻的行动规范,那就是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要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

实践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新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统主流媒体的“把关人”角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我们与美国公共新闻在实践层面上的最根本差别。由于博客狂潮的冲击,快速成长的“公民新闻人”(citizen journalists)群体正对传统新闻媒体的把关构成直接挑战。博客的优势在突发灾难中得到了最清晰的凸显。然而,在信息过剩时代,仍然需要传统媒体来提供可信赖的专业意见,帮助用户甄别、选择并驾驭海量的网络内容。调查也发现,许多用户乐于相信由传统媒体或政府的网络信息,他们对个人的信息表示出更多的怀疑。

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新闻,如何处理好借鉴与创新,如何把握好时机与分寸,防止出现偏差和问题,也是亟待我们思考的问题。首先,公共新闻传播应该坚持“公益、公正、公开、建设性”的原则。“公益”,是公共新闻的基本属性,任何媒体都不应为自己的私利滥用媒介权利;“公开、公正”是公共新闻实践中的基本行为准则,包括信息公开、报道公正、让公民平等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设性”是“公共新闻”的社会效果准则,即公共新闻传播的基本出发点是通过公开讨论和协商,促进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的进步,而不是仅仅有闻必录,更不是负面炒作。正确处理好公共新闻与常规新闻报道的关系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公共新闻是媒介公共关系(发动与组织公民开展公益性活动)与新闻报道的结合,它只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并不是所有公共领域中的问题或事件都适宜作为公共新闻的议题,所以,我们要慎重选择,谨慎操作。

多媒体融合打造东方卫视的“公共新闻”

显然,实践公共新闻的理念已完全有必要、有可能;而在上海,东方卫视则是最适合实践公共新闻的机构,或者说是平台之一。许多电视台,特别是省级卫视都以一种不同于中央电视台的定位确立改革的突破口,这种竞争思维实属正常。但以各种电视剧、娱乐综艺、女性、财富、旅游、MTV等作为频道特色定位,虽然在短时间内显得有效,实际上存在着对新闻节目改革的回避,存在着对社会现实和媒体社会责任的回避,其后果是受众的低档化和边缘化,媒体的同质化和媒体公信力的丧失。

在新一轮新闻出版改革进程中,东方卫视应该更鲜明地亮出“新闻立台”的旗帜。新闻,只有新闻,才是电视台安身立命的第一资源;也因此,惟有重新回归新闻改革本身的道路才是正途。当下,公共新闻正是东方卫视“新闻立台”的最佳突破口。

如果将新闻的内容概括为“国计民生”,那么第一层面的电视新闻改革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它以“国计”为主;其次是在城市地面台,显然以“民生”为主;第三个层面是各省的卫视新闻,它必须兼顾“国计”、“民生”。但夹在中央台与城市台之间的处境往往十分尴尬,在“国计”与“民生”之间手足无措。在电视新闻媒体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另辟蹊径采取差异化战略是省级卫视的不二选择。它或许不具备中央台的资源优势,也没有城市台的地区优势,但在这种两失的处境中可以,也应该拓展出独立于中央台和城市台的“公共空间”。选择公共新闻,从“信息传播”的理念转换到“公共空间”的定位,必将使东方卫视既“顶”“国计”之“天”,又“立”“民生”之“地”,“顶天立地”而最终立于媒体竞争的不败之地。

东方卫视的公共新闻,应是一个以东方卫视网站为主的、整合了SMG旗下所有新闻采编资源和新媒体平台的一个多媒体平台。在东方卫视的播出平台上也有一个窗口,或者说有一档基于功能强大的公共新闻网站而衍生的电视新闻栏目。它以介入公共事务为己任;以全新方式进行新闻聚合及呈现;以互动参与为特色。其舆论导向方面,完全按照体制内方式执行;其经营运行方面,必须开创全新的方式,主要包括:

1.生产方式。按照“用户生成”原则,广泛应用Digg、分类、用户定制等方式,即新闻的采集信源、采访编辑、制作、相关“跟帖”评论、文章聚合、投票、分享等全过程,由用户和东方卫视记者编辑共同完成,且主要由用户完成。用户的新闻产品可能包括文字博客、照片录音录像、跟帖评论、BBS、投票、百科条目撰写,等等。东方卫视编辑把关的职能主要体现在:设置议题,引导用户;重要新闻、敏感话题前的把关和后的评估及包括删除在内的控制;根据导向和事实进行版面处理。

2.生产流程。公众在东方卫视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取得类似网站会员的资格,到一个虚拟的新闻中心“铲子”(The Scoop)栏目查看或提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这里,编辑会把大家所关注的内容进行整理和任务分配:如把报道任务分成诸如采访、调查、写作、研究等几个板块,参与者可以到“分配办公桌”(Assignment Desk)栏目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可以从事的项目。一旦确定任务,参与者可以在网站上获取一个报道页面来新闻、查看他人的评论,或编辑、讨论。参与者还可以时常登陆论坛,分享自己在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的感受和见闻。

3.组织框架。整个东方卫视公共新闻的运营团队根据公共新闻的生产需求进行全新的架构,它将是一个“信息中心”,而不再被分割为传统的巡逻导向型(beat-oriented)部门。他们将根据公共服务、数据、调查、本地内容、顾客内容以及多媒体等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织;从业人员需要相当的社会人文情怀、社会认知水平、指导“业余记者”进行采制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对新技术新事物的热情、能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识别甄选的眼力;团队之外还有松散“联盟”,包括组建相对固定的信源网络(比如在《新闻坊》记者队伍基础上联合热心市民、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发展“网站会员”)、评论嘉宾、新媒体。

4.资源支撑。具备有效的政策资源、技术资源、外部协作资源的支撑,包括对新形态节目的全力支持和相对宽容、网络数据服务和民意统计分析的强大技术保证、民调机构的紧密合作;除广告等传统形式的创收途径,着力寻求社会资金,尤其是公益基金的支持,并探索版权合作、买卖等方面的运营模式。■

(作者单位: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新闻中心)

注释:

蔡雯:《美国新闻界关于公共新闻的实践与争论》,《新闻战线》2004年第4期

综合参考:《论美国“公共新闻运动”》,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 2007年10月6日、蔡雯《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探析美国公共新闻及其研究》《今传媒》2005年第6期、任金州《管窥中国式公共新闻的理念与实践》《青年记者》2005年第6期等

郑保卫樊亚平:《我国公共新闻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新闻记者》2008年第8期

“公众”和“民众”的区别,首先是众多个体和一个整体的区别――公众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而民众则是众多百姓的集合体。在这里引用这两个概念,主要为区分有无公民意识。因为大多普通百姓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对公众信息的关注程度限制在自己身边一个很小的利益圈内,其代表的是个人或是小团体的利益。而公民意识则集合了普通民众和精英阶层的思想之后,形成的一种相对完整的思路,其代表的是一个整体的共同利益。

张君昌:《公共新闻在我国悄然兴起》,.cn

潘知常、邓天颖、彭海涛:《公共新闻: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二次革命――关于省级卫视新闻的改革方向的思考》,.cn

蔡雯、郭翠玲:《从“公共新闻”到“公民新闻”―――试析西方国家新闻传播正在发生的变化》,《新闻记者》2008年第8期

蔡雯:《试论中美两国的公共新闻有什么差异 》,《今传媒》2005年第6期

Richard P. Adler:电子书《下一代媒体:大变革》艾斯本研究所(Aspen Institute)2007年10月/articles/view/ewine/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