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概率课堂教学中的传道解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概率论的难学,和教材、内容有关。内容抽象、教材文字过于精炼,它的“硬伤”几乎掩盖了自身内容体系的逻辑性光芒,让学生望而却步。教师要完成传道解惑的任务,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本文试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 概率课堂教学 传道解惑 教材 内容
概率论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是大学里普遍开设的三门公共数学课程(但个别文科专业如外语、文学等相关专业免学),学习难度上可以说是三门课之最。分析原因,和概率论的教材、内容有关。
先说教材。不少理科数学的教材都以文字精练、内容准确著称,这当中也包括概率教材。从定义到性质,然后是例题、思考题,文字组织做到尽可能的精炼;没有了历史来源,看不到学派争锋,顺带抹杀了学生读书的趣味,直接把他们推到照葫芦画瓢的题目训练中,固化了学生的思维。相对来说,文科的教材读起来就有趣很多[1]。
再说内容。从古典概率到随机变量,从理论到现实规律的映射,以及后续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可谓从简单到深刻,环环相扣,富于逻辑性。但是概率本身也有抽象和精炼的特点,这给学生的自主学习设置了一道实实在在的门槛,以至于学生不得不寄希望于老师帮助排除疑难。
所以,在概率论的课堂上,我认为教师应担负主导者的角色,做好课堂规划,设置好留给学生的部分时间,引导他们阅读概念,练习题目;这期间,教师应完成传道解惑的基本任务。自己的基本任务完成了,剩下的思维训练、举一反三就是学生的任务了,就交给学生去完成。虽然教学改革中的一种说法是,网络远程授课是一个趋势;但是限于配套设施的不完备,目前的阶段还是教师承担着高校授课的主要角色。
那么,教师要完成传道解惑的任务,那就是要把课讲清楚,尽量用学生可接受的语言来讲解。教师的解释延伸到哪里,学生的理解和领悟就延伸到哪里。我对自己的授课做了归纳,建议老师们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时候,传授得“简单”一点。
一、挖掘隐含信息,表述清楚,层层递推
举例。题目如下:概率论的课堂上现有120107和120108两个班级,简称7班和8班;两班的人数分别是49、46。现在随机选取20名学生,问其中只有5名7班学生的概率是多少?
我们仍然用等式描述题目信息就是:共计95名学生=49名7班+46名8班;事件A:任选20名学生=5名7班+15名8班。
问题1:事件A已经很明确了,要考虑事件A的实现方式。换句话说,为了实现事件A,怎么选取学生?有几种选取方式?
问题2:所有可能结果称为样本空间,那么样本空间中可能的结果总数有多少种?
问题3:古典概率的计算公式是――A中包含样本点的数目和样本空间S中包含样本点数目的比值,那么本题的结果是多少?
上面问题1是关键。所以此处只是说明问题1。其实书[1]此题前面的若干例子已经表明:古典概率中选取对象的方式包括排列、组合两种;切换到本题,就是要明确一点:选取的20名同学,是要综合考察选取的所有排列还是简单考虑选取组合?
实际上,为了达成事件A的具体实现方式有多种,比如:第一次选7班的同学,第二次8班的同学,或者相反,总之,要保证有5名7班的同学。只要讲清楚,尽管具体实现过程多样,但本题并不涉及具体过程的细节,只关注了不计班级次序的选取结果。也就是说,不考虑排列,只考虑组合,那么问题1的答案就很明朗了。
明确了事件A中的样本点是20名学生的一个组合后,为了实现事件A,不管选取的班级次序,只需要选到5名7班的学生和15名8班学生。共有49名7班学生,选5名学生作为一组,这样的组合数共有C 种方式;再给组合选入15名8班学生,8班学生有46个学生可以选择,共有C 种选择方式。事件A的实现方式可以组织为2个步骤完成,每个步骤均按组合选取。事件A描述的20名学生的取法实现方式有C ・C 种。
最终,我们得到选取20名学生、其中只有5名7班学生的概率是一个超几何公式:C ・C /C 。得到这个公式的前提是7班和8班同学没有公共子集。回到原来的产品随机抽取的题目,相信也能够很快得到答案。
上述步骤,也被称为“读题”,就是把隐含的信息挖出来。
二、背景介绍,不可或缺
关于随机变量的引入,教材以样本点的函数作为随机变量的定义。那么我们可以在这之前来一段背景说明会更好。
概率论最早研究的对象是古典概率。17世纪,牛顿和莱布尼茨各自发明了微积分。而微积分的研究对象是变量和函数。微积分很快被用到各领域中,概率也不例外。概率论这门课本身就是研究描述自然界事物发展规律,同时周围的世界变量无处不在。要研究概率论,必须研究变量。而研究变量,也就成就了对概率论这门学科的研究。引入随机变量之后,古典变量的几乎全部概念――条件概率、独立性等,统统使用变量重新加以刻画;并且引入新的概念和方法,促进了概率论的蓬勃发展。
三、把握对比,寻找差异
在概率论中,有一个概念是“概率密度函数”,也简称“概率密度”。这和物理中的密度有关系吗?引用物理学中的符号,令m:质量,ρ:密度,v:体积,则有m=ρv。换成平面金属薄板,则有m=ρs,其中,s:面积。由于加工工艺中的冷热受热不均,金属薄板的厚薄程度不一致,造成它的密度不均匀。一点附近的密度越大,说明这点附近的质量越大;反过来,一点附近的质量越大,说明这点的密度也较大。这个密度,是质量的密度。但当时我们没有接触其他密度,所以简称为密度,不会引起混淆。
到了这里,我们得到一个公式:
p=P(x -h
在x 邻域U(x ,h)的概率p和数值f(x )成正比。数值f(x )越大,x 邻域U(x ,h)内的概率也越大;反之亦然。那么这个f(x )反映了概率在x 邻域U(x ,h)的分布密集程度,可以类比的称其为――概率的密度。
就几何图形而言,y=f(x)的图像是一条连续曲线或者分段连续曲线,函数值y越大,说明相应的自变量x处附近聚集的概率也越大;反之,函数值y越小,说明相应的自变量x处附近聚集的概率也越小。
至此,物理中的密度,我们称为质量的密度。
再谈谈一维随机变量和二维随机变量的一点区别。
设X代表在校本科生的年龄,在x轴上取值。以随便给X施加一个约束范围,如16
到了二维连续随机变量,概率密度f(x,y)的几何图像是一个曲面;同质量的密度一样,这是一个不真实存在、假象的曲面。每一次随机试验,会得到随机向量(X,Y)的一组取值(x,y),这组取值这次是(x ,y ,下次是(x y ,取值具有随机性,是XOY直角坐标平面上的一个动点。假定X:身高,Y:体重。随便给(X,Y)一个约束条件,如:100
在概率论的教学中,需要细心体会,总结差异,这样才能带给学生左右逢源的开朗境地。
四、对随机变量的分布进行模拟
前面提到,概率论的教材具有抽象性。比如,在对概率密度的引入上,教材采取了先引入分布函数F(x)的定义、再借助关系式
F(x)=f(t)dt
而引入概率密度f(x)。这里,分布函数与概率密度的关系是明确的,但遗憾的是对于学生来说,寥寥数语的介绍,无异于蜻蜓点水,没有清晰度可言。
如何把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化?可以对随机变量的分布进行统计模拟。包括一维随机变量、二维随机变量、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等的统计模拟。概率的很多结论均来源于统计,统计是概率知识的来源之一。我们用统计模拟概率结论,某种程度上说,是回到“源头”认识概率论。
下面我们将分别模拟经验分布函数和频率直方图,并粗略验证两者的关系。
引入问题背景。设X:表示银行排队的等待时间,服从参数为5的指数分布。那么随机生成20个数据,排序并计算经验分布函数。EXCEl绘制的经验分布函数散点图如图1。
这是一个非单调下降的图形。下界取0,上界取1。分布函数的相关性质均可在图1中显示出来。
提问:在图一中,比较X=1和X=6,哪个点附近聚集的概率较大?为什么?
上述问题对应着函数变化快慢的问题;而表征函数变化快慢的量就是斜率――导数,从而我们再模拟出这个“斜率”图形。概率中与斜率对应的就是概率密度;放到统计学中,我们可以用直方图来模拟。采用EXCEL模拟的大致过程为:设置X轴范围[0,14],等分为14个小区间;计算每个小区间上数据点的频率,作为纵坐标y,以小区间的中点作为横坐标x;将x序列和y序列描点连线作图即得。
对比可发现,图2是图1的导数的反映,尽管不够百分百准确。比如(0,1)区间内,经验分布函数F(x)的斜率相对是偏大的,吻合图2中X在0.5处取得(0,1)区间上频率最大值。另外,因为是模拟指数分布,故此图形是一条(近似)单调下降的曲线。
明显可以看到:图2中,所有的频率值的总和为1,对应了概率密度在实数轴上的累计总概率为1,即(x)dx=1。
这样一来,学生就知道了分布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概率密度的由来。原来这些定义均来源于实际的统计劳动,而非凭空设想臆断。
关于其他背景下的模拟,本文不再赘述。
五、引入课程设计,作为考核方式之一
目前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加权配比计分制,缺少实践和实践考核方式。有必要引入课程设计,采用平时、期末、课程设计三位一体的计分制。
引入课程设计的好处,既促使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又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关于课程设计的题目,考虑到概率论课程和其他横向课程的联系,比如与数学建模课程、统计课程等的联系,可以写将概率论的内容作为数学建模的讨论对象解题,或者将概率论与统计的联系作为讨论对象。另外,使用EXCEL软件模拟概率论的结论也可以纳入课程设计题目范畴,不过这类题目需要以学生对EXCEL软件能够灵活使用为前提,这不属于概率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所以能够锻炼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给那些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次练习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张国楚.大学文科数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
[2]盛骤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12.
[3]徐稼红.高中数学新课程丛书Excel、word与数学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4).
广东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改革――信息与计算科学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