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审美文化的一般特点及发展趋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审美文化的一般特点及发展趋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审美是独具特色的实践活动,审美活动是人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之一。审美文化兴起于文化研究的学术背景,不仅涉及美学理论系统内部问题,也与当代人所面临的现实文化环境紧密相关。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大众审美文化呈现大众化、感性化、消费性和多元性特点,审美与日常生活也会是更加融合的态势。

关键词:审美文化;大众化;感性化;消费性;多元性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201-02

在当代中国市场化、商品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的审美文化主流逐渐背弃了美学和文化传统,开始了大众化转型,具有了多元发展的势头,并逐渐成为消费文化的主力军。电子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扩张了审美文化的范围,加速了大众审美文化的发展,也消解了传统审美文化固有的界限和范式。

一、审美文化的一般特点

1.主体的大众化

审美文化的大众化主要体现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两个维度。审美主体的大众化,即由精英阶层到普通大众,意味着审美文化不同于经典审美的纯粹性和个体性,体现为社会共享的普遍性质。文化、技术、传媒与审美的结合,造就了审美文化主体日益大众化。审美活动不再是精英阶层的特权,大众同样可以进行审美实践,而且生活中处处有审美。“审美活动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全方位展开:从交通、饮食、服饰、建筑、居室装修,到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美容、旅行,这一切生活内容无不蕴含着审美文化的因子。”[1]225

2.对象的大众化

审美对象的大众化,即由高雅的艺术到世俗生活。如今审美对象也不再局限于文学艺术领域,而是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由点到线再发展到面,社会生活中被称为美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审美与世俗格格不入的边界消解了,从广播、电视、VCD、DVD、Internet到报纸的电子版,甚至是霓虹灯烁动的街头海报,美附着在大众传媒,融化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1]224以往的纯审美被泛化到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日常生活体验成为审美的重要资源。审美对象的泛化使生活变得艺术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昨日“让生活更美好”的格言变成了今天的“让生活、购物、交流和睡眠更加美好”[3]。

3.内容的感性化

相比于重视伦理教化的传统审美文化,当代审美文化以其新的方式和形象,紧贴以“当下性”为特征的大众感性生活,把社会意识和人的认识导向感性体验变得普遍化。在当代审美文化中,审美感性自觉与追求日益高涨,人们的感性需求越发成为一种时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带来物质文化形态的极大丰富,具有实用性、大众化和享受性的感性文化氛围正在形成。它刺激、放纵大众的感官享受,使得大众只是关心审美对象“是什么”。对于审美文化内容的感性化,我们应该辩证看待。无疑,审美要通过生动的感性形式或者外在形式展现在审美主体面前,但是审美毕竟是一个中介环节,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具有高度理性思维的人、一个素质健全的人。如果我们在审美中只注重感性的一面,而忽视了理性的升华,甚至将审美降低到动物性的生理需求,那么,审美不但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使人误入歧途。

4.生产的消费化

不同于传统审美注重精神性、情感感染性,当代审美文化由于处在市场经济体制主宰的消费时代,它的生产既受到审美规律和大众审美趣味的制约,又受到市场经济的显在影响。受消费主义思潮影响,在审美领域,一部分人把审美当成一种消费,“在美轮美奂的经验形式上享受感性的快悦”[3]。不断放逐和消费日常生活感官化的审美。审美成了大众消费,大众消费也是审美的。而大众对物质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消费转向对商品附加值的消费,商品消费成为象征性符号的消费,消费成为一种形式。在消费决定生产的市场经济体制中,为了迎合大众审美口味,获取巨大经济利益,审美文化在市场逻辑控制之下,进行模式化、程序化和批量化生产。

5.价值的多元化

审美活动蕴含着人们对美的价值观念和接受方式,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人的审美评判标准会有很大差异,审美价值呈现多元化特点。在现代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中,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结构发生重组,当代审美文化呈现主导审美文化、精英审美文化和大众审美文化的多元化格局。以共享文化的形态涌现出来的大众审美文化正瓦解、消解着精英审美文化和主导审美文化运作方式和表达形式。由于无法满足大众日常生活审美需求,由精英群体创造和传播的精英审美文化和依赖于政治体制具有浓厚意识形态倾向的主导审美文化被迫让位于大众审美文化,日渐处于被边缘文化地位。大众审美文化价值观日渐得到广泛的普及,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审美文化中最具规模和活力的部分。

二、审美文化当展趋势

审美文化作为特定社会发展产物,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现实,伴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在全球化背景和语境之下,当代审美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审美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将更加密切,二者将是更加融合的态势。“泛审美文化”或者“审美文化泛化”是对审美文化当展趋势的概括。“审美文化泛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指“艺术的生活化”也就是“审美日常生活化”;二是指“生活的艺术化”即“日常生活审美化”。

1.审美日常生活化

审美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日常行为既是每个人活动的起点,也是每个人活动的终点。”[4]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审美需要并进行审美活动。根据马克思的说法,审美是人类全面认识、把握世界的方式方法,也表达着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经典美学思想认为审美是通过感性形象形式来展现理性的内容,感性形式是手段,理性的表达是目的。审美日常生活化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传统审美走向大众审美。

传统的审美只是少数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和较强经济实力的有教养的社会上层人士的特权,审美内容以高雅的戏剧、诗歌、文学传统艺术审美为主,审美活动固定在特定场所。普通大众要为生计而奔波劳碌,缺乏审美条件和能力。如今,现代社会的进步、文化的民主化、媒体技术的介入,大众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满足之后,对审美需求也日渐显露出来,大众逐渐成为审美文化的主体。审美活动正是有了大众的参与,它不再是少部分人的专属特权,审美对象的艺术范围不断扩大,审美场所不止于歌剧院、博物馆、音乐厅等高雅艺术场馆,中心公园、超级市场等公共日常生活空间成为审美场所。原来存在于象牙塔中的审美进入了寻常百姓生活,生活中的一切都纳入了审美范围,成为审美对象,审美生活化程度不断加深。

第二,精英审美文化和大众审美文化并行与融合。

在审美日常生活化过程中,精英审美文化和大众审美文化呈现并行与融合的趋势。“精英文化是唯审美的,而大众文化是泛审美的,唯审美是一种审美占有和把持,高高在上难以亲近;泛审美则是一种大众审美的自足、自在形态,它是个体的亲在、个体的在世经验,张扬人的审美感性。”[5]从形而上层面进行思考的精英审美文化相比于紧贴日常生活层面的大众审美文化,由于不太贴近大众日常生活,与大众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其权威性和经典性迅速被大众审美文化消解,精英审美文化日渐式微。因此人类审美文化结构呈现金字塔式的格式,精英审美文化高居塔尖却占据比例很少,大众审美文化虽然处于塔底,却规模庞大。

2.日常生活审美化

英国学者迈克・费瑟通认为,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把现实生活囊括为审美的范围,以审美的态度引进生活,对其进行观照,使大众日常生活充满艺术气息,实现生活艺术化。审美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从美的环境到美的生活方式到美的身体,整个世界成为审美的对象。日常生活审美化彰显大众对高质量审美式生活的追求。审美世俗性和视觉化突出体现日常生活审美化。

第一,审美走向世俗性生活。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消费性和娱乐性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强有力推手。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刺激了文化的世俗性力量,而世俗性的力量渗透到大众的审美当中,使得日常生活审美世俗性发展倾向越发明显。在充斥着“当下性”欲望和消费追逐的世俗生活里,“人们只对自己的欲望和欲望的满足充满兴趣”[6]。“对于当代人来说,没有普遍的永久的美感原则,审美机制是一种建构并且正在不断建构的过程。”[7]大量经典艺术作品通过文化工业被批量复制出现在大众的生活中,推崇优美与崇高的经典美学与推崇和娱乐当代审美之间的沟壑在日常生活审美化进程中逐渐被填平。

第二,审美方式视觉化崛起。

审美方式视觉化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突出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大众主要通过视觉方式进行审美。视觉是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认知途径,是人类与周边环境进行交流的不可或缺的方式。当今时代是图像资源丰富乃至急速发展的时代,视觉文化提供给大众的视觉形象是无限复制的影响产品,从购物场所的装饰到广告牌的设计,从流行音乐到穿衣搭配,审美泛化的时尚包装,大众完全为图像信息所围绕,感官很大程度上受到视觉的冲击。审美对象以直观、形象的面貌通过视觉传递给大众,大众可以获得形象欲望的满足和感官的欢愉。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后备军。全面提高自我素养,实现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和谐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已是当代大学生的当务之急。良好的审美文化素养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必备的素质。

整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审美素质的整体发展状况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大众审美文化作用下,大学生在审美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各类与其角色期待之间的偏差。大学生应该通过审美实践的学习,多接触经典文艺作品,接受文艺作品熏陶,积淀人文素养,克服心浮气躁和目光短浅,提升审美、鉴美的能力,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放鸣.审美文化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沃尔夫冈・韦尔斯.重构美学[M].陆杨,张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164.

[3]张晶,周雪梅.论审美文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10.

[4][匈牙利]卢卡奇.审美特性:第1卷[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5]安燕.“新世俗神话”与“泛审美”[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3):101.

[6]刘连喜.电视批判――我们需要审美样的电视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3:64.

[7]傅守祥.审美化生存――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象与哲学批判[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