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学永恒的和基本的主题是对人的存在的关怀,充当着人的精神家园的重量级承载。田园牧歌式的乡村一直是文学家所眷恋的,张怀理的散文《张家李园》透过陈年旧事回望故乡,表现的是昔年往月的人生情境。怀旧简言之就是对于过去的回望,从辩证法来说,则是在更高水平上的精神还乡。文中那些遥远地方的乡村故事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都市人来说,天然就有一种新鲜感。但是,此文真正吸引人之处却不仅仅在于题材与艺术手法,而在于她所具有的广阔品格。
在这个娱乐走俏、恶搞盛行的当下,许多作家宅在家中编造故事,制造噱头,放弃了对生活的思考,而张怀理却关怀现实,以近乎自然主义的手法,实录张家李园的人和事,以原生态的叙述对故乡作了鲜活地呈现,使我们读者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乡村。
“鲁迅先生当年是因为不准谈风云,所以佯装谈风月,实际上谈的还是风云。而当今的众多散文家则是自动躲避风云,惟恐错过风月。应该说,这实在有愧于我们的散文传统,有愧于我们的文化传统。放弃了忧患意识,就等于放弃了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吴涛《试论梁衡散文的艺术风格》,《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年第6期)而勇于担当的张怀理传承文化传统,坚守道德底线,胸怀平民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直面现实乡村的隐忧。社会转型期中的乡村受到现代化的强烈冲击,如“多数乡亲家里修了楼房,买了摩托,日子很富足。乡里的孩子,不再用李子来喂养,亲戚来了,也不再端上李子的香甜。”正是这系列的变化触及了作者意识深处的梦及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痛。
童年的张家李园是贫穷的、温暖的,富有诗意的。但张怀理并没有夸大李园的苦难,也没有美化故乡,而是以冷静地笔触展现真实的乡村。如“李子成熟了,村里人就倾巢出动,到场镇上,到县城里,摆摊设点,出售李园的果实和自己的微笑。那个时候,也许人们羡慕的不仅仅是李树带来的景色,应该还有对生活的填充。缺粮的季节,也是李子成熟的季节。村里的乡亲,渴了吃几个李子,饿了再吃几个李子。缺钱花的时候,李子也可以换回油盐酱醋,甚至可以换回一件蓝布褂子。”诗意解决不了温饱,故而文中多处通过对“饥饿”主题开掘表达出的是一种素朴的人道情怀。
“当然最迷人的还是李子成熟的季节……还有那些李香,有如陈年老窖刚开启了瓶盖,烟雾一样飘摇过来,令人如痴如醉。”可是,若干年后的今天“村子里的李树已经荡然无存,少了许多的绿意和温馨,让我有太多的纠结。只有发祖爷坟前的那颗李树,还在孤独地昭示这里的曾经。”曾经拥有人伦醇美、人性自然、精神健康的张家李园现已摆脱物质的羁绊,但是生活富有了,随之而来的道德沦丧、人性衰退、精神荒芜却又令人担忧。富裕起来后的银大爷不再浇灌李树了,而是喜好上了喝酒和赌博;儿时还守过李园的张幺娃成了惯盗,结果判了十二年徒刑……当年与李子情感甚笃伙伴和村民或死或伤或沦落囚徒。人生的五味杂陈在时间距离的处理中得到了恰到好处的渲染,自然而然地引发读者对逝去的年月悲悼。
纵览全文,我发现张怀理以希望起笔,以温暖开头,以失望收笔,以凄凉结尾。在心灵探险的心路历程中流露出作者想超脱世俗纷争、向往宁静悠闲的情绪,足见作者正是用自己的心灵默默地又是忧心忡忡地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
如今全人类面临共同的忧患,诸如环境恶化、空气污染、资源短缺之类,文化又何尝不是如此,而作为担负良知和真善美的作家,他们就应该站在更高的视点,关心人类和文化共同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张家李园曾有一片美好的田园风光,民风淳朴,邻里友好,村民们勤劳自信、友善待人,正如文中所言:“李树朴实,需要的少,贡献的多,我们张家李园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是一株李树。”是的,李树是张家李园村民们的写照,也是张家李园村民们的化身。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受到怀疑,社会功利化趋势严重,国人精神日益空虚、社会道德日益沦丧。《张家李园》这篇朴实的文字描绘的就是一幅当下真实的中国图景。
这篇非虚构写作看起来只是在写张家李园,实际上是整个中国的缩影,骨子里却是对现代性进行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使经济原理和资本逻辑逐渐取得合法性地位,并深入人心。今天国民吃饱穿暖已不再是问题,可是信仰迷茫、精神颓废却是不争的事实,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更是迫在眉睫,这才是此文的题眼,也是此文的境界和品位之所在。
张友文,评论家,现居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