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建筑混凝土结构抗裂施工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建筑混凝土结构抗裂施工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现代建筑设计进入复杂化与高层化的发展阶段,对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混凝土结构施工产生裂缝,给建筑使用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带来不利影响。文章从建筑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成因出发,对建筑混凝土结构抗裂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抗裂施工技术;现代建筑设计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8-016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8.081

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重要内容,因其自身具有耐久性、稳定性、耐火性以及经济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获得人们的认可与赞同,并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不仅降低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对用户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还加快建筑物中钢筋材料老化与腐蚀的速度,最终引发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有关人员必须加强建筑混凝土结构抗裂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提升施工水平与质量,减少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出现的概率,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性发展。

1 建筑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成因

引起建筑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一般可将混凝土结构裂缝划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由非荷载原因引起的裂缝问题;另一种是由荷载原因引起的裂缝问题。其中建筑混凝土结构中85%都是由非荷载原因引起的裂缝问题。而非荷载裂p,按照裂缝开裂参数,可划分为收缩裂缝与温度裂缝(表1所示)。具体表现为:(1)收缩裂缝。建筑混凝土结构产生收缩裂缝的原因是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建筑混凝土结构在初凝时,由于内部水分快速蒸发,导致混凝土结构快速收缩,使得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预应力超出承受能力,最终形成裂缝;(2)温度裂缝。温度裂缝主要是建筑混凝土结构在内部与外界温度差异明显的情况下,导致建筑混凝土结构受热胀冷缩的物理原理的影响,产生裂缝。按照引发裂缝的主要成因,温度裂缝可分成外部温度造成的裂缝与内部温度造成的裂缝两种类型。其中外部温度引起的裂缝是指建筑混凝土机构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极易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加上施工期间缺少相应的保护与预防措施,导致混凝土受热不均衡,在热胀冷缩的影响下,造成混凝土结构的拉应力差距明显,从而出现温度裂缝。而内部温度造成的裂缝则是建筑混凝土初凝期间,会散发热量,如果混凝土原材料的配置与规定要求不符,极易导致热量无法顺利排出,最终因内外温差产生温度裂缝。

2 建筑混凝土结构抗裂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2.1 施工工艺流程

在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根据规定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施工:混凝土配制混凝土的运输与浇筑混凝土的振捣泌水的处理混凝土的养护管理。

2.2 混凝土的配制

2.2.1 水泥的选择。水泥作为建筑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建筑施工的使用性能与耐久性。因此在选用水泥的过程中,为避免水化热反应过程中,水泥的温度上升,采购人员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选择低热水泥,减小混凝土的温度差,以免产生温度裂缝。

2.2.2 骨料与减水剂的选择。在购买骨料时,应选择膨胀系数小的石灰岩骨料,目的是减少低骨料的含泥量,控制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度,增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对于减水剂的选用,应在满足水泥材料性能的外加剂情况下,选择缓凝减水剂作为外加剂,对混凝土结构的初凝时间进行控制,保证混凝土内部散热与外部温度均衡。

2.2.3 掺合料的选择。对于水泥掺合料的选用,应按照规定要求进行选择,经过检验后符合规定要求,方可投入使用,以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抗渗性与耐久性,对水泥的水化热效应进行控制。

2.2.4 水灰比与水泥用量的控制。在配置混凝土时,为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尽可能少用水泥用量与用水量。但是要注意混凝土的水灰比,因此在实际配置过程中,为保证混凝土配置与搅拌符合要求,应通过计算机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计算,为工程施工奠定扎实基础。

2.3 混凝土的运输与浇筑

在施工前,如果使用管道运输方式运输混凝土时,必须对混凝土的流速进行控制,事先做好管道的湿润工作,保证混凝土运输稳定进行。如果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使用车辆运输的方式进行,必须确保车辆的运输速度,避免车辆颠簸。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必须对浇筑的速度进行严格控制,通过分层浇筑方式进行浇筑。在混凝土初次凝固前,必须完成第二次浇筑,避免分层建筑出现施工缝与接茬的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浇筑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混凝土浇筑的问题,在夏季进行浇筑时,温度不超过35℃。在冬季进行浇筑时,温度不小于5℃。

2.4 混凝土振捣

泵送混凝土的振捣时间应控制在8~10s,泵送时间不能过长,以免骨料下沉导致混凝土浇筑不均匀。在进行振捣时,应选用插入式振动棒通过垂直方式进行振捣,并辅以行列式排列来振捣。在振捣时,为确保混凝土振捣的密实度,施工人员还应对混凝土浇筑的表面进行压实抹平,确保表面整齐美观。例如在进行混凝土振捣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遵守快插慢拔的原则进行振捣。为提升振捣密实度,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应深入下层混凝土5~10cm,移动时其距离不超过有效作用范围的1.5倍,顺序依次,方向一致,以保证砼结合良好,避免漏振直到混凝土表面泛浆后,即可停止振捣(如图1所示)。

2.5 泌水的处理

混凝土在浇筑与振捣期间,极易出现泌水与浮浆的施工问题,这些多余的物质会顺着混凝土的坡面流向较低位置,然后通过侧模底部的开孔流到集水坑。如果混凝土坡面的坡角和顶端模板相邻时,施工人员必须注意混凝土浇筑的方向,形成一个收集泌水的集水坑,并采用水泵抽出泌水,降低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