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花腰傣服饰中装饰艺术的符号学意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花腰傣服饰中装饰艺术的符号学意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花腰傣因其独特的服饰文化而区别于其他傣族支系。其服饰中的装饰元素如装饰色彩、装饰图案、装饰造型等具有丰富的符号学意蕴,体现出花腰傣的民族崇拜、民俗传统等文化内涵,具有传承花腰傣民族文化的符号功能。

关键词 花腰傣服饰;装饰艺术;符号功能

中图分类号 TS941.12;J523.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3729(2008)04-0031-03

傣族是云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古代的“百越”、“滇越”等族群就是今傣族的先民。花腰傣作为傣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的红河流域和戛洒江流域,远离西双版纳、德宏等地的傣族支系,而与哈尼族、彝族结伴而居。花腰傣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沉淀,形成了独特的花腰傣文化,同时也造就了其服饰装饰艺术的鲜明特色。

在今天的符号学研究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以符号学的观点去分析各个文化领域。如艾柯就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服饰是人们用来完成某种信息传达的符号工具。服饰拥有双重身份,它既是实体,又是某种符号,是传达某种特定信息的媒介和载体。花腰傣服饰中独特的记录形式与华丽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花腰傣独特的审美观念、民族崇拜和民俗传统,具有丰富的符号学意蕴

一、花腰傣服饰装饰色彩的符号学解读

单纯的色彩不能成为表达意义的符号实体。正如语言符号需要发音器官这个主要的载体一样,色彩符号也需要一定的载体。

傣族居住区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花腰傣距离旱傣、水傣甚远,交往甚少,与其他民族如哈尼族、彝族等结伴而居。花腰傣服饰在演变过程中受到了哈尼族、彝族“尚黑”的影响,黑色成为花腰傣服饰的基调,这种用花腰傣妇女自织自染的黑色土布做成的服饰,蕴含着花腰傣的历史演变、迁徙历程及文化内涵。

花腰傣妇女为了避免服装中整体黑色所引起的沉重感,便使用各种醒目的装饰色点缀在黑色衣裙及头饰的边角。在一套花腰傣服饰中除了大面积的黑色外,要数红色最为醒目,尤其是头帕上、袖口上、裙角边这3大块红色的嵌入,使整个服饰的色彩效果起了很大变化,为原本古朴厚重的色调增添了不少亮丽。其实红、黑二色的相配运用并非花腰傣独有,它们的运用不仅反映出当时制取这两种颜色的技能已相当娴熟,也反映了古人对于红、黑二色的崇尚意识。

不同的民族对颜色的感觉和分类有显著的差异,他们对某种颜色的好恶往往源自他们各自的神话故事或。很多历史文物及历史记载都显示出花腰傣是“古滇国的遗贵”,他们没有受到小乘佛教的影响,因此其服饰的装饰色彩有着独特的表征。在花腰傣服饰中,与红色搭配的颜色还有黄、紫、蓝、绿、白等,这些装饰色组成一条条花边拼接在一起,或镶在袖口边与衣服边,或嵌在裙边。这些丰富的装饰色彩使人们联想到大自然中的天空、太阳、彩霞、土地、植物等,体现了花腰傣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民族文化。

二、花腰傣服饰装饰图案的符号学解读

花腰傣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与哈尼族、彝族等民族相互融合,在保持本民族特性的同时,体现出鲜明的同质文化特征。同时花腰傣更多地继承着古滇世俗遗风,形成了与大自然互相依存的良好传统,并体现在其服饰的装饰图案中。

花腰傣虽有自己的语言但却没有文字,这就使得其服饰的装饰图案承载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从而具有了符号的表意功能,成为记载本民族历史、区分族内支系、反映与外族进行文化交融的特殊符号。花腰傣服饰的装饰图案是伴随着花腰傣服饰发展起来的装饰艺术,而且至今仍运用于其日常生活中,具有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结合的特点;同时它又作为一种特有的民族标志区别于其他族群。花腰傣服饰上的花纹图形与滇国青铜器和古越人服装上的纹样一脉相承,如铜鼓青铜器圆周上雕刻着的三角形齿纹,上下对称,排列有序,与现在花腰傣妇女服装上镶嵌的银泡图案一模一样。这些图案纹样具有不同的符号象征意义:三角形齿状图案象征傣族世代居住的高山谷地;菱形图案象征傣族人民血脉相连、团结和睦;鱼形图案则象征着吉祥。这些装饰图案既满足了美观的需要,又被赋予了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纪念祖先和传承祖训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三、花腰傣服饰装饰造型的符号学解读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服饰早已不再仅仅具有护体保暖等实用功能。花腰傣服饰中的装饰造型除实用外,还蕴含了其民族特定的文化内涵,并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环境影响下与其他形式要素相结合,起到传承本民族文化的符号功能。

由于云南各少数民族根据各自生活习惯择地而居,他们受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产生了自然崇拜,加上外来宗教和他族文化的影响,使居住在不同环境中的同一民族形成了不同的风俗文化。花腰傣的不同支系有着不同的服饰装饰造型,成为表明自身支系及身份的符号。如居住在沙漠的傣雅妇女头戴竹制尖顶、边缘上翘的鸡棕帽,裙摆绣有五色花边,身后佩戴喇叭状的小秧箩;居住在戛洒的傣洒妇女头戴尖顶槟榔叶编制的小斗笠,并用五彩织带将四方小秧箩一层层缠在腰间;居住在南碱的傣卡受汉族服饰的影响颇大,头饰是用绣有精美图案的巾帕作为包头。由于地理环境优越,花腰傣居住地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富足,因此在服饰的装饰造型中多用银饰镶嵌。随着历史的发展、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花腰傣妇女的便装经过改进,既保留了原先朴实的特征,又体现了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装饰文化特色。

云南花腰傣服饰中的装饰艺术是表达先民情感需求的创造性艺术符号,在其服饰装饰要素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出花腰傣人民的民族凝聚力,具有传承花腰傣民族文化的重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