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入情境 明心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入情境 明心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儿童阅读古诗词,重点不仅在于理解诗词的字面意思,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情景画面,还在于理解诗词背后的情味意蕴,由此在学生心中生发出一种情感,诗词阅读教学应该努力给儿童留下一些长久的东西。

关键词:诵读; 留白; 还原; 对话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060-001

阅读点亮人生,经典浸润童年。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要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笔者认为,古诗词的阅读教学,重点不仅在于理解诗词的字面意思,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情景画面,还在于理解诗词背后的情味意蕴,作者内心深藏的情怀,带有民族心理印记的情愫、志向和理趣。

《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课文。词人描写了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农村生活环境,以及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安宁平静的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笔者认为对于这首词的教学,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层层诵读来感受词的韵意;通过留白想象来还原词中描绘的生活画面;通过对话互动细品词背后的意蕴,深入作者内境,探其情怀,明其心志。这种入境的阅读,是一种全身心的融入,是一种丰富的想象,同感的体验,境界的提升。

一、在诵读中感受词的韵意

清代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其诵读的重要性。在诵读中既能体会其节奏感和音韵美,对作品的理解、情感的传递、意蕴的揣摩又有重要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这首词,注意这首词的最后一个字音,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首词上阕最后一个字是:小、草、好、媪,韵母都是“ao”,下阕最后一个字是:东、笼、蓬,韵母是“ong”“eng”。

师:你真有一双慧眼!上阕都押ao韵,古时“蓬”念“pong”,下阕押ong韵。请再读这首词,感受其中的韵味。

师: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词,看看词中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生:大儿溪东除豆图。小儿卧剥莲蓬图。

生:翁媪喝酒图。中儿织鸡笼图。

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学生自己发现了词的押韵,感受到了词韵味美;在一遍遍的诵读中,语言形象在学生自己声音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中呈现,读出了词中所描绘的生动画面,读懂了词的大意;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读熟了、记熟了,对词的意境感受也深了。

二、在留白中想象还原词的画面

司空图在《诗品》一书中讲过“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指的是一种“留白”。留白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也是我国古代诗人词人所追求的那种言语间的“象外之意”,“景外之景”。对“留白”中的“风景”和“神韵”等进行解读、理解、感悟、领会,回到作者本来的意愿、写作的目的意图,通过再造想象来还原丰满词的内在意味。

师:“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除了字面所描绘的景物,你还能想到字面外描绘的景物吗?这溪水怎样?溪水里有什么?溪边的草怎样?

生:一棵大树旁边有一所低矮的茅屋,树上鸟儿正在欢快地歌唱。茅屋的前面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在缓缓地流着,溪水里一群群鱼儿在快活地游来游去。小溪边,是一片片青青的草地,散发着淡淡的青草味儿。小溪的一头,碧绿的荷叶间,有的荷花已经盛开,有的已经露出了莲蓬。

师:多美的画面呀!茅屋前“醉里吴音相媚好”,你们猜翁媪他们在相媚好些什么呢?

生:翁对媪说:“老婆子,你看我们的大儿在豆苗地里锄草,多勤劳,今年一定会大丰收。”

生:媪对翁说:“老头子,看我们的二儿子多能干,织的鸡笼多好,拿到市场上卖大家都会抢着买。”

生:翁对媪说:“看我们的小儿子在那剥莲蓬,多么可爱淘气啊!老伴,我们的生活真是幸福啊,来,我们再干一杯!”

对于词中“溪水”,“相媚好”两处留白,老师适当引导点拨,触发了学生的联想。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对意义留白进行独特的想象填充,想到了小溪中快乐游玩的小鱼,溪头盛开的荷花碧绿的荷叶和莲蓬;想到了翁媪在夸奖自己的三个儿子,想到晚年生活的幸福。利用留白想象,不但还原了当时词人眼中所见的美好村居画面,还进一步走进当时人物的内心世界而生感。

三、在对话互动中感触作者的情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一是学生跟文本之间的对话,二是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对话”就是理解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就如伽达默尔所说的“视野的融合”。在理解的过程中便达到了学生和作者的情感相通,学生也因此而获得了价值的引领、信念的认同和智慧的追求。

师: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村居图?

生:一幅美丽恬静的村居图。

生:一幅安居乐业的村居图。

生:一幅生活幸福的村居图。

……

师:词人看到这样一幅安居乐业的村居图,内心满是“喜”。请看诗人生平简介,从中你读出词人内心还深藏着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词人内心不快乐有忧愁。

生:好像有一种不被重用而失落的心情。

生:对家乡人民生活的担忧牵挂。

在教学中,通过一个反问,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与文本(词人的生平介绍)对话,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把思维引向深入,触摸到作者隐藏文本之外的“情外之情”,“喜”中藏忧,“醉”中有愁啊!在这样的对话互动中,学生理解不断深入,因此而不断获得价值的引领和自我精神的提升。

诗词的本质并非是“语词的组合与排列”,每一个文字都是情境文字,所展开的“情境”是活生生的、鲜灵灵的,是美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在这其中弥散着、生长着情感,这是需要学生把自己投入诗词的情境中去诵读感受,在留白处想象填充,在对话互动中激发思维,设身处地的去想作者所想,从而在诗词的阅读中不断地丰盈自己,不断地成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