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优质护理干预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的应用及安全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应用在无陪护新生儿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无陪护新生儿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优质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Apgar评分(8.56±1.32)分,出现护理差错2例,护理满意度97.14%;干预后头围(34.54±1.26)cm,身长(57.54±2.43)cm,体重(3.78±0.87)kg,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新生儿是指脐带结扎到出生28d的婴儿,在母亲的子宫内胎儿受到了羊水的抚触、温度与湿度的保护,但是一旦离开了母体对新生儿的生存能力则是一种考验,需要适应由子宫内环境到自然环境的变化[1]。无陪护病房则是指没有家属陪伴的新生儿病房,不会受到家属的干扰,但是没有家属的陪伴病房的不安全隐患几率大大提升[2-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无陪护新生儿140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新生儿42例,女性新生儿28例,年龄1~28d,平均年龄(14.53±2.66)岁;对照组男性新生儿43例,女性新生儿27例,年龄1~28d,平均年龄(14.49±2.58)岁。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模式,包括根据医嘱进行输液护理,加强病房消毒隔离,强化基础护理措施,开展人工喂养,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观察组:对新生儿进行优质化护理服务,具体包括以下方法:①成立优质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高年资护师任副组长,全体护士为组员,定期对新生儿的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学习、培训,让新生儿接受有效的基础护理、辅助治疗以及系统治疗,组长对反馈的护理问题进行汇总并研究,加快对新生儿护理的落实;②开展严格的新生儿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完善家属探视制度,保证探视2次/w,同时做好奶嘴、奶瓶清洗与消毒,及时处理潜在的隐患;③落实优质化护理服务措施,由于环境变化要缓解新生儿不良情绪,通过握手、轻柔说话、抚摸等方式传到信任与依赖;无陪护病房的护理中尽可能保证动作轻柔,喂奶结束要将新生儿竖抱,让其以治理姿势靠在护士的肩膀;换尿布动作要轻柔,沐浴时要保证动作轻柔,适当安抚新生儿,防止出现抵触或者反抗[3]。
1.3疗效判定 记录两组新生儿干预前后头围、身长、体重变化情况。记录干预后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记录护理过程中出现护理差错发生情况,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形式对新生儿及家属开展护理满意度调查。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两组新生儿护理情况比较 见表1。
2.2两组干预前后新生儿指标对比 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由于刚刚脱离母体因此对外界环境会表现出恐惧与不安全感觉,因此一旦感受到疼痛、冷热刺激以及饥饿等不适应时均会出现哭闹、烦躁等表现。由于无陪护新生儿病房不允许家属陪护与监督,因此其安全隐患较有陪护的病房高出很多,也是医疗差错与医疗事故的高发生场所,而护理工作满意情况高低反映出了护理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优质化护理服务不仅会影响到患儿家属满意程度,同样直接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决定了疾病进一步的发展和转归[4]。
我院通过成立优质化护理服务小组,加强了无陪护病房护理培训、解决存在的隐患,有效的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消除了客观影响因素;同时加强了无陪护病房的消毒隔离措施,强化消毒隔离管理,有效的避免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此外优质护理更加注重和新生儿在言语、身体的交流,传达情绪信息,让新生儿获得母亲般的呵护与依赖,促进了新生儿心理与生理上的健康发展,满足了新生儿对于爱和安全的需求。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应用在无陪护新生儿中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基础情况,减少护理差错发生,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素青,陈立群.PDCA法减少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1615-1617.
[2]孙庆芬,张亚军,顾彩霞,等.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管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5):343-345.
[3]刘彩霞,杨莉梅,饶芳,等.PDCA循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0(17):2644-2645.
[4]董云红.母爱替代在无陪护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J].当代护士,2013,1(1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