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境创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境创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语境是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前提,它渗透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小学英语教师要善于营造真实的、立体的、动态的语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语境

对于人们而言,母语的听、说、读、写从来不存在障碍性。然而学习一种外语,对于多数人而言,具有较大困难的程度。造成了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外语不是学习者的母语,没有像母语那样,在人们周围时时刻刻都有真实的语境。所以,语境创设是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前提,是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构成的基础。它渗透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决定了教学的语言形式的意义和使用功能,更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实效性。

一、语境创设的必要性

认知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通过不断理解和处理情境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思维过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语境情境,这种语境情境不可能是脱离语言本身而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学生对所学习的语言的理解而起作用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活动是人的根本特征,语言、话语和社会活动是紧密相连的。英语教学只有通过语境情境为学生提供语言信息,使学生对情境进行归纳、演绎和推理的思辨过程,才能透彻地理解某一语言知识点。让书本上的语言文字在创设的情境中得到展示,才能使相关的意图更加清楚,从而实现语言在真实情景中灵活运用。利用创设语境情境,可以促进学生在真实语境情境中完善的表现,才能真正让学生体验到身处其境的乐趣,把英语思维变成一种自然的反应,是英语有效教学的飞跃。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语境的实践原则

1.主导性原则

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导。也就是说,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在教师的调动下充分展示自己,这才是学校教育应该倡导的发展式教育过程。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更多的想在学生所想之前,求在学生所求之先。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始终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主。让学生沉浸在交流、讨论、思考和领悟的学习过程中,而教师适时的点拨,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和归纳情境。这样才能做到结合语言学习的认知结构和学生的认知发展的特点,成功的创设问题情境,优化课堂结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拓宽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内心释放到英语教育的全过程。

2.目标性原则

情境的创设要与课堂教学目标高度一致,明确情境创设、角色明确、重点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将情境与问题、思考、解答、判断和强化的整个教学设计紧密结合,明确教学目标,教师意图清楚,学生成竹在胸。以牛津英语6A的Unit7 On a farm的A部分,有关一般过去式的内容。要是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句型以及生词,就要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引导学生进入farm的情境中,明确交流的角色和内容,同时用利于理解的话语告知学生学习重点。紧接着可以设计一个“昨天我做了哪些事情”的情境,这样自然地从一般现在时过渡到了一般过去式,并出示了本课的重点句型。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之初就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3.科学性原则

教师创设的情境要与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客观变化规律相一致,做到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适时适势。科学性原理、优良的思维状态的基础是情绪、注意和情感等心理因素的良好状态的共同作用。可以在上课的开始部分,带领学生唱一首简单的歌曲If you are happy,让每一个学生都活跃起来,提高其思维能力和感知能力。在课堂过程中,可以有效结合rhyme和chant,在说说唱唱中学习英文,创设出有效而有趣的学习过程,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简单易学,同时增加了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从而对语言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4.真实性原则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语境应以生活作为教学资源,只有相对真实的语言素材,才能使学生以积极的情绪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兴趣,寻找生活素材与语言学习和运用的最佳结合点。例如:三年级关于宠物单元句型是“What pet do you have? I have a monkey/chicken/turtle/parrot….”但是许多学生的家中并没有宠物,即使有也大多是猫和狗等。句型的引入非常生硬。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贴出可爱的动物图片供学生领养,让学生给自己领养的宠物取名字并进行描述。

总之,小学英语教师要有创新意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善于营造真实的、立体的、动态的语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实践语言的意识,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爱春.语境化输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顺学院学报,2009(1).

[2]龚B.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设置好语境[J].基础教育课程,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