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首府公交:车轮滚滚穿越历史长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首府公交:车轮滚滚穿越历史长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岁月的过度、时代的变幻和经济的发展,尽管生活在乌鲁木齐这座美丽的边城,但我们却不是真正了解这座城市,尤其是她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缤纷异彩的多民族风情。

公交车是一座城市的基础设施,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雨无阻地行驶在市区的大街小巷,迎送着每一位市民和游客。追随着它的发展轨迹,我们终于捕捉到了首府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点滴历史。

六根棍车红火三十年

马拉六根棍车,是乌鲁木齐市发展历程中最早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在20世纪初期,许多市民、商家出行、购物,都是乘坐六根棍车代步。这种车类似于现在的出租车,招手即停,乘坐方便,每车可乘坐七八个人。乘车人还可根据路途远近与车主讨价还价,价格谈崩了,没关系,还可以很快等来其他车主。

据今居住在二道桥的75岁维吾尔族见证人胡家合・买买提介绍:六根棍车为长方形四轮平板车,长约2米,宽约1.5米,分别由六根半粗圆木组成,因此叫做“六根棍车”。拉车的马匹,多为一匹马,使用两匹马的很少。当时,依靠六根棍车做生意的人很多,市区内大约有一二百辆,赶车人有汉族、回族、维吾尔族等多个民族。他们整天在二道桥、山西巷子、南门、十字街(大十字)、小十字等几个热闹场所流动。由于车多人少,大家相互竞争,开始从服务质量上下工夫,分别在车上铺上厚厚的羊毛毡子,表面再覆盖一层高档羊毛毯子,尽量让乘客坐得干净、松软、舒适。夏天的时候,车主们还各自在车上搭起彩色的凉棚,红的、黄的,绿的,一路从身边驶过,在城市,形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

在赶车人中,很多市民都非常喜欢一个叫艾尼瓦儿的十五六岁“巴郎子”,他不仅嘴甜、热情、主动帮乘客往车上提东西,他的六根棍车也很好,收拾得也十分干净。艾尼瓦儿喜欢唱歌,见什么唱什么,歌唱得幽默、滑稽,常常逗得乘车人捧腹大笑。冬天零下30多度,冰天雪地,车子打滑,春天冰雪融化又成了泥浆路,一年四季,车子稍不留意就会翻车,艾尼瓦儿经常牵着马步行走在前面,在人们的印象中,他的车从没有出过事。

六根棍车曾经在乌鲁木齐的历史舞台上红火了30多年,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才逐渐在市区街道上消失。

早期公交车两次“夭折”

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生活在乌鲁木齐市的人,很少有人坐过公共汽车,所以,至今许多老人都无法打捞那段记忆。而事实上,早在1939年夏天,乌鲁木齐市便拥有了真正的公共汽车。

据历史资料记载,1939年初夏,乌鲁木齐市曾开通了两条公交运行线路。一条是从老北门(今北门花园以东)至新疆学院(今新疆大学),沿途设立了四个站点,分别是南门、山西巷子、二道桥、南梁;另一条线路是从老东门(今前进路东端)至大西门(今中山路新中剧院门前),沿途设立的三个站点为鼓楼站(今前进路与建国路交叉的十字路口)、观音阁(今建国路与东风路交叉十字口一带)、东大街(今天山百货大楼门前)。

当时开通的几辆公共汽车,全是从前苏联引进的老式客车,沿途所经过的街道路面,是由石子和沙子铺成。由于车辆老旧,故障频繁,经常在路上抛锚,再加之汽油、汽车配件等物品的缺乏,早期的公交汽车在市内艰难运营了一年多之后,于1940年秋天停止了经营。市区的交通业仍由六根棍马车代替了。

时代的步伐,总是在不断更新、尝试中前行,一切都是从无到有,从生疏到成熟。1946年4月,乌鲁木齐市又开始试办市区公共汽车,并于同年10月投入运营。这次开通的只有一条线路,从建新门(今北门花园一带)直达新疆学院,中途没有其他站点,所使用的车辆仍然是前苏联16座旧客车。可是,由于当时疏忽管理,道路质量差,开通运营不久,汽车挡凤玻璃便多处被打碎,当时因无处及时更换玻璃,车内整日尘土飞扬,再加上票价昂贵,天气寒冷,逐渐便失去了乘客,从而不得不终止运营。

在经历了两次失败后,1953年,新疆解放后的第三年,乌鲁木齐市再次向公交行业挺进,当年就开辟了城市公共汽车站。这一次终于获得了成功,并在以后的发展中飞速猛进。到1965年,乌鲁木齐市已正式成立了公共汽车公司,开辟了营运线路15条,拥有公交汽车118辆。

“”公交车“美丽冻人”

对于在时期的发展变化,乌鲁木齐市的许多市民都不再感到陌生。如今仍工作在一线的老司机师傅们更是记忆犹新。据现今公交六分公司张玉恒队长、李新民师傅介绍,那时候,公交公司下属有两个管理机构:公交一场、公交二场。所投放的车辆全是从北京、上海购置来的新款车型,前苏联的老式客车已全部被社会淘汰。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国产的新款客车,与现在的空调车、天然汽车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当时的运营车辆,开关车门全是由手工操作,乘务员手拿摇铃,用维、汉两种语言报站名,待乘客上下车完毕后,“叮铃铃”遥响手铃,汽车才开始起步。进入寒冷冬季的时候,司乘人员都要穿上皮大衣、毡筒子,戴上皮帽子御寒。汽车在站点停靠时间稍长一些,传动器就会被冻死,司机不得不下车点燃喷灯烘烤。那时的公共汽车上,摇把、水壶、喷灯,是司机师傅离不开的“三件宝”。

据张玉恒师傅介绍,在1976年前后,乌鲁木齐市区最长的公交线路是1路车,全程有14个站点,34辆车。沿途经过的市区街道两旁,皆是土木结构的平房。那时,除“八楼”车站有一座50年代建成的8层楼房外,其他只有南门大银行、二道桥商店是两座三层和四层的楼房。如今的友好路和友好商场,在期间是市民购物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公交车上下乘客最拥挤的地方。

九十年代公交“车吊人”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几乎所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乌鲁木齐人都有这样的感慨“:“乘公交车真难!”

“那时,如果谁认识一个公交车司机,那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50多岁的李新民师傅告诉记者。

“一辆车四个工作人员,前门、中门、后门售票员各一个,加上一个司机。许多时候,四个人都拦不住挤车的人,尤其到了冬天,人们挤得更是厉害。每到一个站点,人根本就拉不完,假如赶上下雪、下雨天和上下班高峰期,车门都关不上,大冬天的,车在路上走,前门、后门几乎都吊着人。就那样,许多人还是坐不上车。”

“不是身强力壮,根本就挤不上去。”李师傅双手比划着说。

那个时候的公交车司机,按李师傅的话说是“很吃香的职业,”如果要是哪个人认识一个公交车司机,那真是值得时常炫耀的事情,可以直接从司机的驾驶室上来,免受一番挤车之苦。而学生和年老体弱的人,根本就挤不上车,只好一大早起来走路上班或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