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的防御功能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的防御功能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对康百万庄园的选址、布局及主宅区防御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了康百万庄园防御理念和构成模式,这对堡垒式庄园的建筑防御特征和形成原因的研究具有可参考的价值。

关键词:康百万庄园;防御;剖析

中图分类号:TU32/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02-42(4)

作者简介:李昂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张建涛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院长

康百万庄园位于河南巩义市康店镇,是十七、十八世纪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整个庄园主要由生活区和生产区两大部分组成,其主宅区始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直至宣统元年(1909年)年完工,总建筑面积达到64300平方米。庄园的布局以主宅区为中心,依扇形向外逐层分布。紧邻主宅区建有南大院、栈房区、张沟住宅区。在外层建有砖厂、果园、林场、木材加工、造船厂等生产设施。

据1965年统计,整个庄园保存下来的尚有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共计571间。

百万庄园很好地处理了环境、交通、生产、生活起居与防御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完整的防御理念和构筑体系。本文着重对康百万庄园的选址、布局和主宅区防御构成进行剖析。

1 选址

《管子・乘马》云: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

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基于环境因素,包括具有便捷的水陆交通,以满足资源运输;有充足的水源,以保证用水之需;建于高地,以避免洪涝灾害等多种要求。

康百万庄园,虽然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城池,但是它所遵循的选址原则,依然体现了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选址精髓。其规划选址上突出体现了以下防御理念。(图1)

1.1 庄园选址

康百万庄园位于河洛汇流处,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北近黄河,南凭黑石关。整个庄园规划在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环境,保证生活居住舒适,使生产相对集中有序的同时,还充分考虑了自家产业及宅院的安全,并结合自然和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形成了康百万庄园的整体规划本身特有的防御理念,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1.1.1 交通

康百万庄园位于巩义市西北4公里的康店镇,紧邻黄河与伊洛河交汇处,水陆交通都十分便利。

作为康氏产业的中心,其依托于便利的陆路和水路交通,不仅康氏家族的对外联系迅速而便捷,同时也使得更大的区域纳入到康百万庄园控制范围。

在大规模的贸易当中,便捷的交通使得康氏家族的商业往来便利,物资交流快速顺畅。如遇战事或匪患袭扰,亦可迅速地收拢人员和物资,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

1.1.2 有效利用天然屏障

有效利用地形和天然屏障也是选址考虑的重点。依附天险,选择有利的地理位置进行防御,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周易》云:

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坎之时用大矣哉!

康百万庄园依靠西、北两面的山体,建立了坚固的庄园核心堡垒,使靠山而建的康百万庄园能够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使防御视野开阔,防御压力降低,防御效果增强。

庄园东侧的洛河亦成为庄园的一道天然屏障,可有效地阻止来自东向的威胁。

据巩县志记载:咸丰十一年(1861年)皖贼西犯,攻虎牢不克,由间道袭巩。河南知府樊琨率师御之,遇黑石关,夹河而军。贼屡以筏渡河,辄击退之。会河水涨,筏无所施,贼遂宵遁(巩县志“民国”十八年本,第394页)。

从中不难看出,康百万庄园依托洛河作为其防御体系的一部分,能有效地应对外来威胁。

1.2 庄园布局

康百万庄园在功能布局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很好地处理了环境、交通、生产、生活起居与防御之间的关系,在保证生产、生活最大便利的同时,巧妙地将防御功能穿插其中,以求有效地保证其产业和宅地的安全。

1.2.1 分层布置功能区

康百万庄园的整体规划按照安全程度分层布置住宅和生产区,实际上是为了提高安全保护的有效性。在离主宅区最近的地方,设置了南大院、栈房区、张沟住宅区等集中的住区。外层设置了家祠,寺庙,以及生产区。这样分层次布置,便于在出现匪患时,人员可以快速撤入核心寨。

1.2.2 主宅区内部防御功能

主宅区内部,分为南北两区。南侧除一组院子之外,沿寨墙西侧构建平台。平时作为人员活动的场所,御敌时依托寨墙可通过平台有效快速的调集防御力量和防御物资。

北侧是主要住宅区,由五组院落由东向西平行排列。各院落间设有狭长曲折的联系通道和院门。防御时期可以正常作为人员和物资的通道,如果敌人攻入,便可以作为第二组防御,在每个入口分层进行防御,阻挠敌人的进攻。

1.2.3 物资存储

康百万庄园所在地集中了康家大多数产业,而且河南地区,是兵家必争之地,加上经常出现匪患,这些都使得把保护康家的人员和物资的安全性放在了重要位置。

康百万庄园主宅区内部物资存储均放在二楼,且不设楼梯,仅设小窗,提高了物资存储的安全性。如遇匪患,亦可为延长坚守时间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

2 主宅区防御构成

主宅区作为康百万庄园的防御中心,从下面几个方面构成了其完善的防御体系。

2.1 寨墙

作为整体防御的最,主宅区周围以高墙围筑。寨墙长75米,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半山腰,最高处可达15米。寨墙上设有城垛,以御敌于城下(图2)。

2.2 寨门以及入口

为了便于防御,整个核心寨只有一个设计成隧洞状的入口,且外设坚固寨门。入口狭长,易守难攻。整个入口皆在防御控制范围之内(图3)。

2.3 防御平台

寨墙西侧的平台平时作为人员活动的场所,御敌时可通过平台有效快速的调集防御力量和防御物资,并依托寨墙有效御敌于寨墙之下(图4)。

2.4 打更房

为了有效监视出入寨门的人员,在核心寨入口的尽端设有打更房。打更房不但拥有监视功能,且战时更可居高临下,控制通道(图5)。

2.5 t望塔与二层平台

入口照壁后设有台阶,直通二层平台,并在平台上设在前望塔。t望塔和二层平台作为整个主宅区的预警观察哨,平台上筑有窑洞,常年住守宅家丁。寨顶最高处西南角筑有一孔窑洞和望楼一座,既可观察寨内外情况,又可与打更房相互呼应,形成核心寨的预警系统。

2.6 院落

主宅区北侧有五组院落由东向西依次排开,相互阻而不隔。平常通行顺畅,御敌时可以在各个入口处重点把守,进行巷战,有效阻止敌人进攻。

2.7 暗道

在主宅区,暗道位于第一组宅院最北侧斜窑内,紧靠西北的崖壁,顺暗道可直通后山,成为抵抗失败后人员最后的安全撤离通道。

3 康百万庄园的防御模式

康百万庄园的防御是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进行效果最好的防御,形成内部开敞,对外封 闭,重点把守,层层延缓的功能。形成了这种拥有线性防御模式、预警模式、延缓模式、逃生模式的多重保障体系。

3.1 防御模式

康百万庄园的主宅区大门入口坐西朝东,寨墙高达12―15米,寨墙上更筑有城垛,便于防御及对外反击。

建筑地平高度明显高于围墙外地平高度。整体防御就在这75米长的城墙西侧,防御的材料、人力做到了最大共享,形成了一组明显的线性防御结构。

3.2 预警模式

入口的上方坐落着一个打更房,四面三窗,西面墙是一座照壁,其后有台阶直通二层平台。二层平台上建有t望塔,可俯视主宅区。家丁在二层平台上巡逻,完全可以监视整个主宅区。寨顶最高处西南角筑有一孔窑洞和望楼一座,可俯视庄园全貌,这就是康百万庄园的内部预警系统。基本上安全隐患都要在预警系统的监视下及时发现,以保证宅内的安全。

3.3 内部巷战防御模式

据《莅俳鸱健芳窃兀合镎街法,不传久矣。奚从而学之?曰:是不难,或升屋掷瓦,或潜伏两旁门屋中,横钩直截皆是也。然须于巷口用力,若容贼入巷,则贼先升屋放火,难捍御矣。

康百万庄园内部是由五组院落组成的生活区域,基本没有防御任务。但是由于五组院子组成的空间复杂多变,并且建筑通道相对狭长而曲折,各院落间又以院门相阻隔,使得入侵者进入院子内的速度放缓,从而给庄园内部人员从地道撤离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3.4 撤离模式

当入侵者众多,难以抵挡的时候,暗道成为保障生命安全的最后选择。在园内,地道位置位于第一宅院西北角窑洞内,设置十分隐蔽,且第一宅院居住的大多为老人。当宅院失守时,利用内部巷战防御赢得宝贵时间,从而可以组织人员通过地道迅速撤离,以防不测。这成为康百万庄园保障安全的最后手段。

以上四种防御模式,构成了康百万庄园完整的防御体系。这四种模式相互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防御效果,保障了康百万庄园的安全。从防御体系的整体来看,防御模式体现了庄园的线性防御,借助地势与主宅区之间的配合来达到防御的目的。预警系统对于提前发现敌情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部空间在保障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保证防御时的功能。而利用地道撤离作为防御的手段,则是防御体系必不可少的方式。

综上所述,康百万庄园建筑群的建设秉承了我国古代的建筑防御思想。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康氏家族选择这种堡垒式庄园防御的模式,其选址、布局和防御构成,都展现出当时河南地区的建筑文明与智慧,并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当时河南地区的生活环境。在今天,其防御功能依然拥有研究价值和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