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影《赤壁》的审美价值类别及民族精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影《赤壁》的审美价值类别及民族精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吴宇森的《赤壁》在延续其“暴力美学”基础上,传递了丰富的审美价值类型,并在追求艺术效果的同时,颠覆了过去对历史人物的善美评判。电影赤壁》在艺术表现上的审美价值类型,主要体现在:场景的壮美与声效的优美,男性的阳刚与女性的阴柔,叙事的冲淡与情感的纤浓,进而指出影片颠覆过去对历史人物的善美评判,暗合了民族精神――团结。

关键词 审美价值;类型,民族精神;《赤壁》

《赤壁》于2008年7月10日全球上映,无论是从商业利益角度,还是从文化审美角度,《赤壁》都算得上是一部成功的影片。事实上,吴宇森的《赤壁》另辟蹊径,一方面,电影艺术在延续其“暴力美学”基础上,传递了丰富的审美价值类型,另一方面,从《三国志》而不是《三国演义》中提取故事,解读历史的独特手法,在追求艺术效果的同时,颠覆了过去对历史人物的善美评判,巧妙地暗合了民族精神――团结。

一、审美价值类型对比分析

大众评价《赤壁》是“暴力外壳下的唯美三国”,吴宇森也说:“大概是因为我常将动作艺术化,用唯美的角度拍动作戏。”诚然,部分观众很难接受血腥场面,但不可否认的是,暴力美学也是一种美,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从生理和心理层面,吴宇森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品味使《赤壁》向观众传递出绝对的美的双重享受:即在尊重史实基础上,更加突出了场景与声效的传达,渲染了男性与女性的情感,实现了叙事与情感的契合并由此表现他的意念想法。

1 场景的壮美与声效的优美。

壮美使人感动。斥巨资兴建的三国场景以写实为目的,力求再现三国时期中原大地的风貌,浓郁凝重的色调,滚滚烽烟的背景,冷冰器时代的特质、血珠飞溅、战马嘶鸣,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突显壮美沉重的历史感。而动辄数百人乃至上千人的宏大场面举不胜举:赵云长坂坡之战的千军万马,吴军和蜀军联合对抗曹操八十万大军,用“回光术”而非暴喝击溃曹操的骑兵军团等,在远近交错的镜头前和电影特效的运用下渲染出壮观的活动背景,既惨烈又悲壮,既血腥又恢宏,令人荡气回肠。众人皆认为这是吴宇森“暴力美学”的表达,而实际上吴宇森借助大量的高技手法拍摄《赤壁》,力求展示出表面斗勇,实则斗智的1800年前的史诗,同时对接出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一泻千里。

史诗巨作《赤壁》不能一味壮美,否则就无法打造跌宕起伏的画面,因此大气的配乐是必要的,优美的歌曲可以填补人物语言的苍白,可以烘托活动场面的氛围。日本配乐师岩代太郎融合中国古民乐及扶桑古乐,在低沉悲壮的重低音下诉说着一段经典绵长的历史,使人沉醉。时快时慢的节奏表达既配合场面,又升华故事主题,阴郁的配乐充满阳刚、苍茫的大地情怀。而主题曲《心・战》,“赢得漂亮一起上输也坦荡谁怕夜长”,不但唱出了三国人物的浪漫豪情,还诉说着难能可贵的友情愿景,让观众从血腥的场面中体悟到一段段优美的大情大义,这同时也是吴字森为我们传达的主题思想。

2 男性的阳刚与女性的阴柔。

三国是纯粹的男人时代,不管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女人都是绝对的陪衬,也没有人会否认《赤壁》是一部男人戏。阳刚偏重于力感,《赤壁》中的男性形象,无论是赵云、张飞、关羽的勇猛,还是周瑜、诸葛亮、曹操的英武;不管是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张飞喝断当阳桥,还是周瑜展领兵才能,诸葛亮智激孙权都各自表现出男人的阳刚坚强和独当一面的能力。三国英雄谁主沉浮的事实表明,男人不仅需要外表的刚强,重要的是有内在的气度才能流芳百世。

但是电影总归是电影,闯荡好莱坞多年的吴宇森深谙女性角色的重量,《赤壁》中也就不可能有女性缺席。阴柔偏重于柔感,影片中小乔和孙尚香两个女性角色撑起了“半边天”,尤其是小乔与周瑜之间的缠绵爱情和站在曹营帐外的副将的一声轻叹:原来这场战役是为了一个女人的剧情。这样的剧情不仅增添了可看性,还传达出一定社会道义与伦常思想。 《赤壁》魏吴战争是由小乔引发,这与由海伦引发的希腊军队特洛伊之战相似,而杜牧的《赤壁》“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也有暗示。女性的阴柔也有与男性的阳刚相等的重量,她们的在场为大气的基调平添了温暖氛围,且常常刚柔相济,阴阳互补。

3 叙事的冲淡与情感的纤浓。

冲淡不是淡而无味,而是冲而不薄。电影《赤壁》尊重《三国志》,曲折的情节是用冲淡的叙事手法表现出来的。它穿越1800年的历史再现了那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主要讲述了“赤壁之战”的起因和准备,公元208年曹操起兵南下,曹操认为东吴对他称霸天下有威胁,加之他钟爱的小乔誓死不从,执意欲铲除孙权雄霸天下。孙权决定与刘备商讨联合抗击曹军,刘备派诸葛亮,孙权召回周瑜,在三江口共同主持抗曹。两军赤壁相遇,在黄盖的诈降之下,曹操大败。此外,吴宇森深谙细节对比的重要性,开场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盛气凌人与少年皇帝的无能形成对比;以“玩蹴鞠”呈现出欢愉之下的肃杀,这些细节“四两拨千斤”,冲淡了战前危机和波澜起伏的情节,使影片具有看似呈现暴力画面实则超乎其外的叙事力量。

与《赤壁》中血腥战争场面相对的是浓郁华美的情感。既有兄弟情深义重,又有男女暧昧恋情。首先,《赤壁》中依然体现出吴宇森影片中不可或缺的男性情谊。周瑜与诸葛亮,由初次见面时两人互相揶揄打探对方底细,到斗琴后志趣相投,惺惺相惜,而孙权、赵云的三江口情义,刘关张的手足之情,东吴君臣的同仇敌忾都共同演绎出一段兄弟友情。其次,《赤壁》中对男女之情的人文关怀,既是引子,也是点缀。周瑜与小乔琴瑟和鸣、举案齐眉,温馨唯美;曹操迷恋小乔,小乔是他不变的追求。从这个角度来讲,《赤壁》人物情感既有三国英雄的豪迈豁达,也有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浪漫。

二、《赤壁》暗合了民族精神――团结

有学者指出,中国电影“建构的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要与大众的、商业的、流行的艺术创作理念相结合,将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与现代文明进行历史性对接”。《赤壁》同样如此,如果仅把它看作一部战争影片固然没错,因为受众都会被勇猛激励的场面、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智慧聪明的人物深深折服。但是,《赤壁》除了以蒙太奇的语言讲述非线性的故事外,也并不缺乏对民族精神的追求,它最主观的表现是通过最客观的存在传达的。

在吴宇森看来,《赤壁》绝不只有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的鏖战,还有战争中的友情、爱情和所有打动人心的真情,即便是暴力美学“也具有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即在光鲜炫目的表象下,蕴含着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所以他颠覆传统历史人物形象,重新发掘民族文化精神,他说: “因为我们觉得这段历史最能表现中国人的智慧、文化、精神和勇气。”我们可以联系剧情管窥一二,吴国与蜀国要联合抗曹成三分天下的格局;诸葛亮三气周瑜变成了诸葛亮与周瑜惺惺相惜;周瑜的“我只有一个梦想,也是大家共同的梦想,就是我们要团结,上下一心”和小乔的“他会用兵,可是他没有朋友”都一改传统,而强化了周瑜大度包容的气量。电影从大局的面和细节的点着手,给出了一个基于《三国志》而非《三国演义》拍摄《赤壁》的明白解释,也在一定程度上解读了影片传递的美学价值。

对于《赤壁》而言,吴宇森的初衷是拍出全新的战争片,它还要起励志作用,他要拍出英雄与英雄之间的互相欣赏,传达出中国人历来具备的民族精神――团结,从而表现出中国文化和人格力量,当然并不是说一部电影就承担了如此重大的历史责任。但事实上《赤壁》并没有跳出民族精神的范畴,他自己也说:“我觉得外国人对我们的文化、精神和个性都不够了解,能不能把中国人的勇敢、智慧、团结精神,用一部电影表现出来呢?我不要《赤壁》去承担历史负担,我要用现代的观点来传达一个比较乐观的态度。”于是我们可以注意到电影《赤壁》中周瑜在国难面前的气节与勇气,张飞也成了帅哥,小乔成了美好的女性等等。这些独特的细节都充分透射出吴宇森“暴力美学”影片的主题:否定暴力,向往和平,只有团结才能以弱胜强,这也让观众在生理需要和心理感悟上获得双重享受。而在更深层面上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适性精神体现,影片暗合了和谐思想,找到了权威话语与大众文化的接口。

总的来讲,声色光影下的电影《赤壁》,一方面符合大众口味,让受众获得美的享受和美的体验,另一方面,它追寻时代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家园,让受众再次深刻思考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