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贺州市某经适房的施工部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贺州市某经适房的施工部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建筑业作为3大支柱产业之一,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本文详细介绍了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平桂大道1#地块北侧经济适用房1#楼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体现了施工准备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程;建筑;施工;准备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基本建设是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总的程序是按照计划、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进行。

施工准备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为拟建工程的施工建立必要的技术和物质条件,统筹安排施工力量和施工现场。施工准备工作也是施工企业搞好目标管理,推行技术经济承包的重要依据。同时施工准备工作还是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实践证明,凡是重视施工准备工作,积极为拟建工程创造一切施工条件,其工程的施工就会顺利地进行;凡是不重视施工准备工作,就会给工程的施工带来麻烦和损失,甚至给工程施工带来灾难,其后果不堪设想。

1工程概况

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平桂大道1#地块北侧经济适用房1#楼工程位于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平桂大道1#地块北侧,建设规模14251平方米,投资约2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土建、水电、消防等,项目施工总工期为300天。

建设单位 贺州市安顺保障性住房建设有限公司 建筑结构形式 剪力墙结构

项目名称 贺州市平桂大道1#地块北侧经济适用房1#楼 耐火等级 二级

建设地点 广西贺州市 建筑分类 高层住宅

工程性质 居住建筑 建筑层数 18层

设计合理使用年限 50年 屋面防水等级 Ⅱ级

抗震设防等级 四级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2工程总体施工顺序

为达到有节奏均衡施工的目的,满足工期要求,减少施工投入,根据工程设计特点划分施工流水段如下:基础、主体工程按层划分施工段,每层按分部分项工程工艺组织流水施工作业。

整体施工程序:施工准备定位、放线 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屋面工程、装饰工程楼地面工程室外工程收尾。水电、消防等预埋、预留及安装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穿行。

3工程施工准备

3.1施工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由于任何技术的差错或隐患都可能引起人身安全和质量事故,造成生命、财产和经济的巨大损失。因此必须认真地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3.1.1熟悉和会审图纸。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和提出问题,并在开工前进行图纸会审,做好图纸会审记录。

3.1.2原始资料调查分析。

通过对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现场地形、地貌和“三通一平”情况,为施工总平布置和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依据。

3.1.3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根据施工图计算工程量,编制施工图预算,并列出各施工阶段劳动力,主要材料和机械台班需用量,为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提供依据,同时根据劳动定额和施工消耗定额编制施工预算,进行两算对比。

3.1.4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结合工程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优选先进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机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做到文明施工。另编制模板、外架、土方开挖、临时用电、预防高处坠落、节能、垂直运输机械安装、使用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对本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完善和补充。

3.1.5开工前做好工程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工作,并将书面交底单存档。

3.1.6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向试验室申请砼和砂浆配合比,并及时向队组交底。

3.1.7工程技术资料准备

按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及公司《质量记录单》等有关规定,本工程技术资料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工程施工程序文件;

第二部分:质量控制资料;

第三部分: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

开工前准备好各种表格,施工过程中随时收集,及时整理,竣工后整理装订成册。

3.1.8特殊过程

本工程的特殊过程有:桩基施工、降水护坡作业。

3.2物资准备

材料、构(配)件、制品、机具和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这些物资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工程开工之前完成。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分别落实货源,安排运输和储备,使其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好各种材料、半成品的进场时间,并确定仓库及堆放面积和地点,组织好材料货源,安排好运输计划。

(2)做好材料和半成品的检验和试验。各种材料和半成品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水泥和钢筋要按规定取样做力学性能试验,防水材料必须做试验,砂石做含泥量和针片颗粒含量测定,不符合指标者坚决不允许进场使用。材料进场把关。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组织材料现场堆放。

(3)施工机具准备。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编制施工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为组织运输和确定机具停放场地提供依据。

3.3劳动力准备

劳动力准备的范围既有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劳动力准备,又有大型综合的拟建建设项目的劳动力准备,也有小型简单的拟建单位工程的劳动力准备。

(1)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装饰要求,按照合理分工,密切协作的原则,组织高效率的专业施工班组。

(2)做好施工人员直场教育工作,包括安全、防火、文明施工和遵纪守法等教育,使全体施工人员严格遵守上级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

(3)对特殊工种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无上岗证者严禁进场施工。

3.4施工用水准备

3.4.1水电源情况

施工期间,将在现场的西北面接引电源;现场水源位于场地西北面,电源和水源均能满足施工要求。从水源用DN100干管引入,沿施工围墙四周布置形成近似梯形状水路,水管埋入地下,根据需要留出临时用水接头位置,供接出水管引至用水地点,保证必要的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

3.4.2施工临时用水计算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施工现场主要用水量包括:施工用水量、施工现场生活用水、消防用水量(机械用水不作考虑)。

(1)工用水量q(L/s)

本工程采用商品砼,不考虑砼搅拌用水,只计算养护用水:季度工程量为4500m³,施工用水定额为300L/ m³,季度有效作业日为24天,每天工作班数为3班;

砌砖全部用水:季度工程量为600 m³,施工用水定额为200L/m³,季度有效作业日为28天,每天工作班数为1.2班;

搅拌砂浆用水:季度工程量为120m³,施工用水定额为300L/m³,季度有效作业日为28天,每天工作班数为1.2班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砼施工与砖墙砌筑进行不可能同时进行,当砼楼面浇筑及楼面养护时用水量最大,以此为依据计算q , k取1.10, k取1.5:

q==1.1×()=0.976L/s

(2)施工现场生活用水q(L/s) P1=230人(施工高峰期人数)N3=30L/人・班

k4取1.4t=1

q===0.335L/s

(3)消防用水量q=10L/s

计算管径:q+q=0.976+0.335=1.31L/s<q=10L/s,则取Q=q;

总用水量Q=10×1.1(10%损失)=11L/s,供水管径按消防用水U=5。0m/s

(4)管径计算

D===74.8

本工程消防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经地面临时设施供水主管DN100接到建筑物底层,设2根DN100消防竖管,分两支路引上楼层,楼板预留口应在楼层砼浇灌时预留,并利用工程临时室内消防供水水池作为消防水池,水池容积为10m³,进水管DN100常压供水。

3.4.3电源从建设单位提供的变压器引入施工现场,场内线路敷设常需要充足时间准备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3.5施工机械准备

主要施工机械使用计划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及型号 功率或能力 数量

(台) 产地 出厂日期及新旧程度 进场日期(签订合同后几天进场)

1 挖掘机 WY20 1立方米 1 柳工 2002/80 3

2 自卸汽车 东风 5T 6 湖北 2003/80 3

3 搅拌机 ZJ350 7.5KW 1 扬州 2004/90 3

4 砼输送泵 HBT60 60 1 湖北 2004/90 10

5 插入式振动器 ZX-50 3.2KW 4 桂林 2004/90 3

6 平板振动器 HZ-250 1.5KW 2 桂林 2004/90 3

7 塔吊 QZT5013 42.9KW 1 山东 2003/80 30

9 钢筋切断机 GQ40-1 3.2KW 1 湖北 2002/70 3

10 钢筋弯曲机 QJ6-40 3.5KW 2 湖北 2002/70 3

12 钢筋调直机 5.0KW 1 上海 2001/60 3

13 电焊机 BXJ-330 23.4KW 1 陕西 2002/70 3

14 电锯 Y500 1.5KW 2 桂林 2003/80 3

15 手提圆盘电锯 φ300 1KW 4 四川 2004/90 3

16 电锤 M25 1KW 2 上海 2003/80 3

17 经纬仪 J2 1 苏州 2002/80 3

18 水准仪 SD3200 1 苏州 2002/80 3

19 电脑 PⅣ 5 北京 2004/80 3

5小结

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不是分离的、孤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相互配合的。为了提高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加快施工准备工作的速度,必须加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建立健全施工准备工作的责任制度和检查制度,使施工准备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和分期分批地进行,贯穿施工全过程的始终。

参考文献

[1] 董树林. 浅谈唐山中厚板轧钢土建工程施工部署[J].科技资讯,2010(26)

[2] 杨君. 某小区6栋高层住宅楼施工组织研究[J]. 西部探矿工程,2006(6)

[3] 陈义邡. 浅议西吉县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J].农业科技信息,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