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杂剧”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杂剧”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近,上海的“赵志刚艺术工作室”推出了“星・杂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其最大的卖点是:五个不同剧种的“梅花奖”演员同台演出。所谓“杂剧”,恐怕就是据此而言。

其实,不同剧种的演员同台演出,或者是演员同台唱不同的声腔,这在戏曲历史上属于正常的情况,屡见不鲜。因为,戏曲本来就是歌舞、杂技、滑稽、曲艺、傀儡等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而每一种地方戏曲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都是兼收并蓄,广泛汲取其他剧种的营养,这就势必会出现几个剧种同台演出的状态。比如说,大家所熟知的二百年前“四大徽班”进京,那时的“徽班”,就是“诸腔杂陈”,既有昆腔、高腔,又有吹腔、秦腔。后来发展成为京戏,同样也是包含有其他剧种的剧目,如昆曲的《游园惊梦》、梆子的《独木关》、吹腔的《奇双会》、徽调的《扫松下书》等。其他剧种的演员,与京戏演员同台演出的也有不少。如徽班的王鸿寿(三麻子)、河北梆子的田际云(响九霄)、山西梆子的侯俊山(十三旦)、北昆的韩世昌、南昆的俞振飞等。在建国前,还曾有大批的京剧演员,在上海参加各个淮剧团的演出。如李慧芳、白玉艳、张美娟、赵松樵、陈筱穆、杨宝童、高雪樵、郭玉坤、王富英、王英武、盖春来、焦云鹏、熊志云等名角,都曾与淮剧演员一起登台,携手合作。他们在同台时,京剧演员唱京剧,淮剧演员唱淮剧,俗称“京夹淮”。相互配合,各唱各的,观众亦不以为怪。

这种现象,过去在戏曲界一直普遍存在,俗称“风搅雪”。如旧时的婺剧班社,兼唱高腔、昆腔和“乱弹”,故称“三合班”。云南的滇剧,是以襄阳、丝弦、胡琴三种腔调组成,俗称“三下锅”。而“川剧”,则实际上是昆腔、高腔、胡琴、弹戏与灯戏五种声腔艺术组合的统称。实际上,这些剧种,本身就能称为“杂剧”。过去常有人说,“京剧应该姓京”。言下之意,便是要尽量保留本剧种的特色。这种观点,应该一分为二。论调,如果是作为保护“非遗”传统的继承项目,那自然必须忠实地保留“原汁原味”。但如果是要让戏曲不断向前发展的话,那就可以充分发挥“杂交”的优势,创造新的品种。拿京剧来说,它本身就是徽、汉“杂交”产生的。如果当初一味强调“徽戏姓徽,汉调姓汉”,那么,京剧又从何而来?还有,许多地方戏曲都是在广泛汲取其他兄弟剧种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如淮剧,如果没有“徽夹淮”、“京夹淮”的血肉渊源,又怎么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发展成为一个行当俱全的地方大戏?另外,历史比较悠久的剧种,也常常因“寄人篱下”而得以获得新生。如昆曲名家周传瑛、王传淞他们,当初就是依附在朱国梁的“苏滩”班子里,“苏、昆合班”,相依为命,才得以坚强地生存下来。结果,一出《十五贯》救活了一个剧种。可见,剧种之间的壁垒森严是完全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