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星.杂剧杂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星.杂剧杂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来的上海剧坛,星•杂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个热门话题。在此笔者也凑个热闹,谈上两句。

杂糅得失

此“杂剧”非彼“杂剧”。最先看到该剧宣传和媒体报道时,总会把《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形式与元杂剧《窦娥冤》、《西厢记》联想起来。观剧之后才知道,它们并非一回事,星•杂剧既不是以讽刺为主的参军戏(唐杂剧)、也非三节四段的宋杂剧,更不是我们所熟知的一本四折外加楔子、一角主唱的元杂剧。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是赵志刚搞出来的一个新剧种。

这个杂剧的“杂”,主要来自剧种的杂糅。同一台戏中就有越剧、京剧、川剧、沪剧、锡剧、滑稽戏,如果把陈铎“类话剧”的朗诵加上,可谓一个剧目七个剧种,不可谓不杂。如果仅仅是剧种的拼贴,那也不新鲜,因为一个剧目里含有几个剧种,早先就有。这在曲艺中比较多见,如传统相声中的“学”部常把京韵大鼓、京戏、河北梆子等北方曲艺放在一个段子中,又如上海滑稽戏也常在一个戏中放入淮剧小调、宁波滩簧、评弹、沪剧等南方曲艺。这些,玩的是“拼贴”,大多突出一种异质性的反讽效果,喜剧多,唱腔呈现多,程式表演少,而且鲜有南北剧种共同出现在一个剧目中的情况。

戏剧本身也有剧种拼贴。一类是戏曲综艺剧,星•杂剧的发起人之一汪浩就曾制作过多部戏曲综艺剧,形式上是把各剧种拼贴在一起,本质上类似滑稽戏。另一类是串联剧,首先在几个剧种中找到一个共同题材,然后分成几折,每折由一个剧种演出。比如上海曾演过戏曲大串演《白蛇传》,通过评弹《游湖》、越剧《订盟》、昆剧《瑞阳》、 京剧《盗草》、评弹《水斗》、淮剧《断桥》、越剧《合钵》以及京昆《倒塔》等各种戏曲和曲艺折子,连缀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不过,这种串联戏一般只追求情节的统一,至于人物塑造、演出风格则完全遵循原剧种,整体上是分割拼贴的。

2007年,《玉飞凤》以其较强的实验性引起人们的关注。星•杂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导演何双林、主演赵志刚也都是该剧主创。《王飞凤》以越、锡、昆三个剧种共同演绎西施和范蠡的故事,该剧虽已在演出形式上尝试把三个剧种融为一体,将表演趋于统一,但融合手段多以舞蹈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而各剧种仍采取分段演出形式。剧种融合的标志――不同剧种间的对唱唱段没有出现。

《永不消逝的电波》与这些戏都不相同,它玩的是“杂糅”。赵志刚要在不同样式中追求相对统一的风格,杂糅出一种统摄各个剧种的新样式。因此,拼贴中异质性冲突所带来的喜感,反而是赵志刚力求避免的,这就在唱腔设计、动作安排上给其他团队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至于具体的杂糅手法,《永不消逝的电波》大致有两个。一个是越剧为主,众剧辅之。这是有争议的,也是赵志刚的局限。不过,若是杂而无主,众声喧哗之下容易使全剧滑向拼贴,与创作宗旨不符。问题的关键在于,其他剧种有没有在其中或失去自我、或过于凸显?在这方面,京剧、锡剧做得比较成功,其余稍显逊色。另一个是合并同类项。念白并置的问题不大,但唱腔和表演却容易冲突。越剧、沪剧、锡剧同为南方剧种,沪剧、锡剧又同属滩簧,加上三者的表演借鉴话剧颇多,因此三个剧种放在一起,比较舒服,且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而京剧、川剧由于在唱腔和表演上比较接近,所以归并到了另一项,常常是京川同台。这种同类归项比较讨巧,是一种协调风格的方法,显出主创过于小心。笔者认为,如果在异类合并上再作探索,那么该剧的实验价值就会更大。剧中唯一的一段越、沪、川、京、锡五重唱,很有实验价值。

影视成败

星•杂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源自同名电影。这部红色经典给观众营造了一定的前识背景,解决了全剧一些叙述上的难题,老上海题材也有利于观众对于多种剧目呈现的认同。另外,该剧在男女主角设置安排上大胆借鉴了电视剧《潜伏》的发展套路,把戏核做在“情”上,有利于红色经典的人性化诠释。这是影视给该剧带来的成功。

但成也影视,败也影视,该剧许多的不足之处也与影视密切相关。观众对故事的反应,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看法――前半段很好,紧凑有悬念,后半段则趋于平庸。那是编剧在后半段的水准有所下降吗?笔者以为并非如此,主要原因可能是整部戏的制作受电影的束缚太大。由于情节发展的主脉络取自电影,而若要作出同等的内容叙述,戏曲往往需要数倍于电影的时间(电影的蒙太奇具有强大的压缩时间和转换空间的能力)。所以,戏的下半段时间不够了,太多的内容使得该铺垫的没时间铺垫、该展开的没容量展开,剧情虽看似紧张但显得平淡琐碎,缺乏上半段的流畅。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下半段“女特务送照片”那场,由于缺乏李侠妹妹的铺垫和女特务行动的展开,所以人物的情绪与动作有些不合理。

据说该剧在舞美上提出了一个“灰色戏剧”的概念。剧中所有人物都呈“灰色”,用一种灰色布料制作多款旗袍、长袍、唐装、中山装,就连角色脚下的鞋也是灰色的。这是个很好的创意,既可以节省成本,又可作为当时社会压抑氛围的象征,简明朴素的色调还有助于映衬舞台上的“群星”。但很可惜的是,许多观众没有体会出这一点。这个问题当然不在观众,应该还是在创作者的影视思维上。在影视剧中,一个中近景甚至一个特写就可以把人物的穿着尽显出来。而戏曲没有近景特写,永远只是大全景。若要在大全景中显出灰色主题,一切的舞美应与之配合才能完成。但观众看到的是五光十色的百乐门、精致漂亮的苏绣,更有一个夺人眼球的转台。

未来进退

星•杂剧的前景如何?有人认为这只是个商业噱头,过眼云烟;又有人大呼其好,称有形成一个新剧种的可能。前者看得过低,后者抬得太高。对于这个实验品,笔者持谨慎乐观态度。

乐观来自平台建设。前文多谈杂剧,其实“星”在“星•杂剧”的范畴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试想若是在几年前,那么多的梅花奖得主同聚一台,共演一个新的剧目是何等困难!但星•杂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却完成了这么一个巨大的资源整合。其中,赵志刚的个人能量固然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体制改革的促进之功。随着院团转企的进程加速,剧团和演员的危机感日益加强,同时院团之间的壁垒也发生了松动。在壁垒的松动和重构过程中,演员们根据市场要求,更容易形成“强强联手”、开拓进取的共识和行动。这样的环境,显然有利于新事物的诞生。星•杂剧的背后是戏剧谷,它并非一个专业院团,而是一个文化产业园区。这种来去相对自由的氛围有利于整合不同剧种的人才,为众星汇聚创造平台。

谨慎来自市场风险。作为一个实验品,它的市场实验和学院实验截然不同。实验品本来就意味着失败的可能性,然而无情的市场最容不下的就是失败。试想如果星•杂剧第二、第三季遭遇一次失败,那么这种需要不小人力和财力的星•杂剧究竟还凭什么能继续下去?或者,会不会为了迎合观众又回到一个明星戏曲的大拼盘呢?一个大规模的实验,若是一次次都站在市场的风口浪尖之上,不是容易夭折就是容易妥协,丧失其实验的先锋性。所以,笔者建议赵志刚和戏剧谷可以在运作星•杂剧这个大实验的同时,也搞一些新秀演员的小剧场杂剧,在这些小规模的实验中放开手脚、努力探索,用它们的失败和成功为星•杂剧这个大实验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