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今开始爱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贝多芬说:我情愿写10000个音符,也不愿写一个字母。
而我,情愿用10000个字,去换贝多芬的一个音符。但我知道,他根本不稀罕。
有什么办法?在伟大的艺术与它谦卑的粉丝之间,就存在着这种不平等。
但我依旧虔诚地朝拜着,并且相信:每写下10000个字,就与音乐圣殿的距离又近了一个音符……
在我这个年纪,贝多芬创作出了《第五、第六交响曲》,柴科夫斯基完成了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威尔第最受欢迎的歌剧《弄臣》已经问世,肖邦举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演出――在这个年纪,伟大的音乐家们已开始书写音乐的历史,而我却刚刚开始爱乐。
对古典音乐一直是敬而远之的,直觉听不懂它,也曾努力过,特意买下朱纬的《发烧天碟》准备入门,但当读到他评阿伦・罗桑的《无伴奏小提琴曲》时说:“纯模拟的录音有非常大的磁带嘶声,这种嘶声不只中高频有,连低频也有,也就是说它是平均分布在整个音域的”……很长一段时间,一提起古典音乐,我的脑子里就嘶声一片,合上那本书的同时,也合上了曾试图打开的古典音乐的门。
但人到繁华落尽始见真的中年,古典音乐在不知不觉间就成了生活中的背景音乐,尤其在为了儿子能学好英语而买了一台CD面包机之后,古典音乐更步态袅娜地迈入我的生活:儿子很少用它,我只好去买自己喜欢听的CD,烤出好吃的声音面包来,自己享受。
走进常去淘碟的店,大声说:“今天我要选一选古典音乐的CD。”口气很像在书店里常遇到的那些人,他们问工作人员――哪儿有文学名著?老板指了指我的身后,天!竟然有一墙的CD,我怎么从未留意过这些蒙尘的珍珠?我顿时像饥饿的人扑向她的La baguette――法式长棍面包好不好吃暂且不说,反正我找到了一张《肖邦的夜曲集》,演奏者伊迪丝・比芮儿并不出名,但肖邦却强烈地吸引着我:以前做过一期电影节目,叫《休・格兰特的十张面孔》,其中有一张面孔就来自他饰演的肖邦――苍白、专著、脆弱,与乔治・桑初见时,他在弹琴,而她为了躲避纠缠的男人藏到了他的钢琴下,然后一曲定情……我对肖邦一直心存八卦般的好奇,而伊迪丝・比芮儿更让我想起“劫持了”肖邦的乔治・桑。
当《降b小调夜曲》在房间里弥散开来,我呆呆地坐在那里,只觉得好听,真好听,太好听了,却不知道该怎样用语言去形容它,我就像让・弗朗索瓦・米勒的名画《晚祷》中的农妇,在田里劳作了一天,当教堂的钟声传来,仍站直身子,虔诚祷告,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畏……这一刻的肖邦音乐,就如同那一刻的教堂钟声。米勒说:“我所知道的最愉快的事情就是静谧和沉默。”肖邦通过指尖传递的,就是这种“最愉快的事情吧”?
当《爱乐》杂志推出古典音乐欣赏入门丛书时,第一辑就是“肖邦”,每一位爱乐大家提到肖邦时都激情四溢,字字珠玑。读着读着,我明白了伊迪丝・比芮儿版的肖邦,与大师们的肖邦录音相比,根本是小巫见大巫――“科尔托版的肖邦有法国沙龙气息”、“弗朗索瓦,有雪茄和香槟的味道”、“里帕蒂,气息高远,令人肃然起敬”、“蒂博代,苍白而雅致,典型的白领肖邦”……
宝玉一发起痴来就要砸玉,而我一发起痴来就会成为“装备族”:别管理解力与人相差多远,但在装备上一定要“见贤思齐焉”,我开始去书店、商场的音像区、碟社、网上音像店……四处搜罗“大师们的肖邦”,买回来不同的版本,然后选定一首相同的曲目,分别听不同演奏者的演奏,看能不能听出“鲁宾斯坦版”平静、自然和高雅的气度,“傅聪版”遒劲有力的节奏和浓郁深沉的音色,“米开朗杰利版”雕塑般坚实的结构和透彻的和声织体……
先生见我坐在那里,忙得一头汗,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要求上进是好事,但凡事都要有个度,你知道吗?听古典音乐容易走火入魔。”我对他这种言论的回应只有两个字:“消失!”
不过在他消失之前,他还是以照顾病人的心态陪我去寻找一间偶然听说的音乐沙龙,那家音乐沙龙寄居于某卖场的一角,与一家游戏厅相毗邻。推开门,老板笑着迎上来,问我们需要什么,我问:“有CD卖吗?”他摇摇头:“有,但不卖,可以来听。”
他将我们引到里间,那里果然有半面墙的CD,但都是旧的,有些年头的样子。老板介绍说:“我们这里实行会员制,你们可以免费加入,到我这里来听CD。”他递给我们一个笔记本,上面分门别类登记着每一位会员的联系方式。“我有200多名会员,他们有的是职员,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学生,都喜欢听古典音乐,因为我这里的设备都是最顶级的,他们就在下班后、有空闲的时候,聚在这里来听,有的时候外地的爱乐乐团来哈演出了,大家就结伴一起去听,会员价,很便宜。”
闻言,先生不禁感叹:“真没想到现在还会有这样的人存在!”声音中有一丝肃然起敬的意味。我打量着这间不大的房间,想象着一群身份不同的人,坐在这里那里,用相同的表情朝圣音乐,心中充满了莫名的感动……
“音乐是倾听的艺术,言说永远位居其次”(贾晓伟)。再听古典音乐时,我已不再计较那是否是名家手笔,只任忧伤的柔美的雄浑的壮丽的音符飘落到我的心上,然后,我终于看到了宾根的希尔德加德所形容的――“神吹出的一片羽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