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议如何激发古诗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意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议如何激发古诗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对古诗文学习的厌恶情绪,不喜欢也不愿意学习古诗文。要改变这样的现象,让学生提起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激发学习古诗文的主体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要合理地安排,让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从“教师要学生学”变成“学生自主学”。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

中国的古诗文记录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文化、情感,浩如烟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作为语文教师,谁不想让自己的学生通过语文课堂了解更多古代文化的精髓?但长期以来,学生对于古诗文学习都存在相当程度的厌恶情绪,不愿学,不想学。这让古诗文的教学课堂陷入了一个怪圈: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学生在讲台下昏昏沉沉,一头雾水。等到了考试前又不得不借助大量的教辅来死记硬背,结果往往差强人意,还为此付出了不少精力。造成这样一种尴尬境地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对学生而言,古诗文离他们的生活太过遥远,与生活脱节,理解起来有难度,而且不少的学生都认为古诗文学了用来考试以外,一无是处。

2.古诗文的遣词造句虽然优美,但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难,更无从谈欣赏古诗文的优美之处。对于不能理解古诗文之美的学生来说,学习古诗文形同学习外语。

3.教师教学的方式僵化单一,“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教师过于专注于字词句的翻译和文本的解读,将一篇篇血肉丰满的文章切割得支离破碎,让学生倍觉枯燥无味。

4.学生学习古文的知识积累不足,无法在头脑中构建学习古文的体系,对于学习古文的信心不足。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按照心理学的解释,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能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呢?我认为,要想让学生与古诗文“亲近”,就需要在学生和古诗文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走近古诗文。那么,具体该如何搭建这样的一座桥梁呢?

首先,古诗文教学的导人应当让学生与古诗文亲近,拉近学生与文章的距离,尽量采用生活化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引人。比如鹦鹉能学人说话,画眉能发出像人声一样悦耳的音符。声音是个奇妙的东西,能将你带入变幻多奇的境界。我们中国的传统技艺“口技”就是这样的一种艺术。这样的导人方式比较传统,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而如果以另外一种方式导入:教师先播放一段各种声音的音频,然后让学生们自主模仿。学生模仿结束后,老师说:“相声、小品演员们大多数都能模仿好几种声音,他们惟妙惟肖的模仿让观众们十分佩服,而如果有人能同时模仿数十、数百种声音,这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明朝的林嗣环在《口技》一文中就记录了这样一位神奇的口技艺人的一次精彩表演。”老师的话音一落,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本来了解这样的一位神奇艺人。这两种导人方式一对比,不难发现,第二种导人方式让学生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过于平淡而冗长的导人方式往往会让学生觉得疲劳,注意力分散而兴趣缺乏,而让学生能参与其中的导人会让学生觉得亲近而有兴趣。

其次,采用朗读和多种辅助方式来拉近学生与古文间的距离。让学生对古诗文由陌生变熟悉的最有效的办法是诵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既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熟悉,又能让学生通过手耳并用,加深对文字内容的理解。朗读时最好能带着学生“人情”,可以是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也可以选用一些贴合文章情境的音像资料来让学生们聆听,让学生在音乐的引领下置身于文章的情境之中。

最后,古诗文教学应“授之以渔”。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如何转化成能力,这在古诗文教学中也是值得老师研究的。对于教师而言,帮助学生架构合理的知识体系是教学的必要环节之一。“新课程确立新的知识观,视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从而使人摆脱传统知识观的钳制,走向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中学阶段的学生,只要能自己多学习一些就能产生一定的成就感,就会自觉地将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古诗文作品浩如烟海,凭老师一己之力是无法完全传授给学生的。教师应抱有“让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理念,教给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练习中探索,不断地积累,这样才能让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不断提高。

总之,作为教师,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应当想尽一切办法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的主体意识,让自己成为学生与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间最亲切的“使者”。

作者简介:罗燕,女,1985-,四川邛崃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第三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作者单位:贵州省都匀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