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传统文化在动画影视作品的体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何大力发展原创动画影片,并以此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论题。如今,在动画影片创作中注重历史责任、民族使命与民族精神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蔓延,信息时代的到来、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教育的缺乏,都使得现在的年轻人缺乏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与领悟,对本土传统文化感到陌生和生疏,他们通常认为现实题材的作品在听觉和视觉等方面都更加容易让人接受和感动。所以,对于传统文化,如果采用简单、生硬的说教方式是不能给现在的年轻人带来心灵震撼的。因此,在动画影片的创作中,潜移默化地融入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在开创动画影片的新局面的同时,能够 “寓教于乐”,使传统文化得以广泛传承,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原创动画影片的现状
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尽管我国原创动画影片的产量有了 “井喷式”的增长,动画相关企业以及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但是广大的观众依然看不到丰富的优秀动画影片,特别是那些无论从思想、内容以及形式上,都能让人感同身受的艺术作品,究其原因,如今的中国原创动画影片无论在主题内容的思想性,还是在视觉造型的艺术性方面,与 20 世纪的 “中国学派”时期相比都出现了严重的倒退。国产动画影片无论在国际动画电影节上还是在国内电影市场的占有量上,既没有达到专业人士对国产动画片的期望,也没有满足国人对动画片欣赏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原创动画影片开始大规模地对西方新思潮、新手法进行吸收和借鉴,尤其是当前的全球语境下,中国动画影片创作逐步进入了复苏与探索期。随着计划经济的各种束缚在动画领域内的逐步消失,动画业开始走向市场,中国的原创动画开始了与世界动画的对话。一时间,竞争与压力、学习与创造、模仿与特色、世界与民族等成为当今动画行业的流行话题。同时,中国动画也已不再是某种单一的影视艺术作品,而是在商业操作的模式下进入了各个领域,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但作品内涵的苍白和单薄,表现手法的简单和模仿,都成为制约我国原创动画影片发展的 “瓶颈”。
中国有句老话——— “知不足方能知进步”。毋庸讳言,我国动画影片在各个领域都已大大落后于美国和日本等动画强国。事实证明,学习与进步、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从简单的讲述故事到民族精神的弘扬、从老式的“塑料纸 + 水彩笔”到电脑绘图,无论主题与手法,中国的动画影片创作都任重道远。
二、从传统文化中创造崭新的中国动画电影
一部 《阿凡达》,在疯狂赚取票房的同时,更是让张家界景区名满世界。一部 《功夫熊猫》,则让中国武术在西方家喻户晓,各个武馆人满为患。由此可见,动画影片作为一种国家文化传播的媒介,同时也成为民族艺术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动画影片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本民族文化传播的作用和功效,事实上,我们祖祖辈辈每一代人都肩负着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美德,我们应该看到,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才能创造出崭新的中国动画形象。
如今,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进程、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文化艺术氛围越来越浓厚,文化种类也越来越繁多。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加应该尊重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价值,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保持良好的民族形象,尤其在西方强势文化面前,更加应该自信、自强,并着力于重新塑造新时代的民族形象。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我们中国人无论做什么,常常更多地强调历史感。中国的动画影片更可以从民族内涵、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中去找寻可以表达的主题,所以,更多地从民间流传了几千年的本土文化中来找灵感、找内涵、制造场景、描绘形象。同时,跳出重历史、轻现实的樊篱,积极与时代精神接轨,给我们的动画电影贴上 “中国创造”的标签,已经变得十分重要。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中国的动画影片创作就以 “中国学派”之名享誉世界,如今,在我国的动画影片创作领域,抛弃华而不实的创作手法和简单 “拿来主义”的创作观念,诞生出更多具有 “中华标签”的动画影片,已经不仅仅是一两部动画片的问题了,更多的是一个民族的振兴和文化传承的战略问题。三、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影片创作中的应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电影艺术化的应用,向观众展示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在动画电影舞台上演绎开拓性的民族化艺术创作,是动画电影创作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其实早在 60 年代,我国已经有很多体现传统文化的动画电影作品出现。
( 一) 《大闹天宫》: 吸收民间艺术的优良传统
可以说,中国动画影片的本土艺术风格探索,是从《大闹天宫》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开始的,在 《大闹天宫》的创作中,大量的民间艺术形式得以运用。谈到如何对待传统,正如影片创作者张光字所说: “不要做吸墨水纸,光吸而不化,学而不用,成无用矣”,所以,我们看到《大闹天宫》在表演风格上主要运用了京剧的程式化动作,强调夸张性和规范性,而在音乐上则采取具有民族色彩的乐调,运用了戏曲的锣鼓打击乐来加强音乐的效果,使锣鼓点同人物动作和镜头的衔接、转换相得益彰,又使人物动作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有起有伏、浑然一体,使得民族趣味十分浓郁和浑厚。
影片中的虚幻场景是真实世界的变形夸张,在 《大闹天宫》中,这一类场景是通过场景设计师对虚幻世界的神奇想象,并借助于传统年画的表现手法,表达出对超现实的空间的深刻理解。例如,片中对 “龙宫”“天庭” “水帘洞”等场景的描绘,亦虚亦实,祥云缭绕,就是对虚幻空间最好的诠释。
( 二) 《三个和尚》: 采用中国戏曲表演的 “借喻”手法
《三个和尚》的人物造型突破传统,精练的线条勾勒令人耳目一新。三个和尚分别瘦小、矮胖和高瘦,各自的性格特点也就一目了然,而且三个和尚有不同的出场方式,如第一个小和尚在路上碰上一只小乌龟,乌龟在传统文化中为长寿的象征。第二个高瘦和尚在去庙的路上,有一只蝴蝶围着他转,这时他掏出一朵花,花与蝴蝶在民间表示爱情。第三个胖和尚,体态臃肿,一路汗流浃背,碰到一条河,赶紧喝足水,水中的鱼儿在跳来跳去,而且有一只跳到他的鞋里。鱼在民间的寓意是 “有余”,表示有利。我们从以上可以看出去修行的和尚,心中不免还有人间世俗的缠绕。
《三个和尚》以佛教音乐素材创作出以民乐演奏富有现代节奏感的乐曲,格调高雅,实现了雅俗共赏的目的。影片不仅在风格上、形式上借鉴了传统的民族艺术,而且包含了丰富的现代人的生活、情感和精神信息,从而使民族形式化为现代精神。动画片 《三个和尚》独具匠心的是结尾没有停止在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老话上,而是通过突然发生的事件,使和尚们在救火中同心协力,让观众在欢笑声中领悟古谚的哲理性。
同时,作为一部无台词的影片,情节的推进节奏就显得尤为重要。《三个和尚》的影片故事主题幽默生动,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气息。形象准确的剪辑使全片无需人物一句对话,却能使老幼、中外观众都能看懂。
( 三) 《哪吒闹海》: 从民间传说到传统绘画的艺术形式
《哪吒闹海》是一部综合了传统民族艺术精髓的动画杰作。从传统的神话故事,到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形式,无一不体现了传统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与内涵。
哪吒从荷花里诞生,是圣洁、善良、智慧和勇敢的化身,保护百姓,为民除害。在民间艺术里莲花里生子是对生命的赞美,寓意着生命的绵绵不断和美好吉祥的希望。影片中哪吒两次从荷花里诞生,有着不同的寓意: 第一次诞生是身体的生命降临; 第二次诞生是注入了神的力量,因为有先师的帮助。先师手举宝葫芦,葫芦在民间的寓意是神奇、生命及普救众生。另外先师总是与仙鹤在一起,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鹤为仙禽,神人驾鹤升天,又有 “鹤寿千年”之说,它是鸟类中吉祥长寿的象征。因此,先师乘坐仙鹤,代表了仙人下凡。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神仙常常来到人间,保护百姓。我们从哪吒与先师的形象造型可以看到民间美术的造型审美观念。正因为运用了民族文化的艺术语言,从而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而鲜活,充满生命的激情。
( 四) 《渔童》: 运用民间剪纸与皮影的艺术表现手法
《渔童》也是一部由民间传说改编而来的动画影片,影片运用民间剪纸与皮影的艺术表现手法,人物造型以侧面为主,并看不出表情上的变化,但配合以夸张的动作,却丝毫不会影响情节的表达,在色彩上主要以杨柳青年画的形式为主,特别是采用了传统民间美术中的莲生贵子的纹样。民间吉祥、富有的象征是莲花、金鱼。小渔童的造型和莲花、金鱼一起,极富中国民间的传统特色。片头字幕一出来,就好像一幅 “连年有鱼”的传统喜庆年画。渔童的造型浓眉大眼,胖乎乎的四肢,加上红肚兜,就是我们非常熟悉和喜欢的一种中国娃娃形象。
四、结 语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21 世纪是崭新的世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文化产业更需要个性化及民族化的创新,动画作为一种产业,可以促使我们通过运用一些非常有用的思想理念,把我国本土的、民间的文化艺术传统转化为现代动画创作的基因,以此开发市场,引导观众,从而构建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环境。利用宝贵而丰富的本土艺术资源发展动画事业,纠正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观念,从本土传统文化中寻找动画创作的新理念,更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