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三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学类文本阅读三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方寸田园

琦 君

一位文友自美归来,与朋友们畅叙离情以后,就悄悄地回到乡间自己经营的三间小屋中,读书译作,静静地度过农历新年。她可说真懂得众人皆忙我独闲的诀窍。难怪另一位文友欣羡地说:“真希望什么时候也有个田园可归。但又觉得自己仍不够那样淡泊,俗愿尚多,大概没有那种福分。”

玲珑的三间小屋隐藏在碧树果林之中,满眼的绿水青山,满耳的松风鸟语,整天里不必看时钟,散步累了就坐在瓜棚下看书,手倦抛书,就可以一睡大半天。太阳、月亮、星星,轮流与你默默相对,这份隔绝尘寰的幽静,确实令人神往。但若没有朋友共处,会不会感到寂寞呢?且看小屋的主人,住不多久,就匆匆赶回十丈软红的台北市,一到就打电话找朋友再次“畅叙离情”。可见田园的幽静,还是敌不过友情的温馨。古代的隐士,在空谷中闻足音则喜,因为“鸟语”终不及“人语”可以互通情愫。陶渊明先生尽管嚷着“息交绝游”,但他在“乐琴书”之外,仍然要“悦亲戚之情话”。他的理想国桃花源中人,一个个都要设酒杀鸡,款待洞外闯入的陌生人,也关心着洞外的人间岁月。我想那时代如果有电话,陶先生一定会在北窗高卧,酒醒之时,拨个电话和山寺老僧聊上半天,或是给他念一首新做好的长诗,彼此讨论一番。“得句锦囊藏不住,四山风雨送人看”的人,怎么离得开朋友呢?

我认为山水使人理智清明,友情使人心灵温厚。名山胜迹,总愿与好友同游;美景良辰,亦望与好友同享。张心斋把朋友分成五类,他说:“上元须酌豪友,端午须酌丽友,七夕须酌韵友,中秋须酌淡友,重九须酌逸友。”他固然妙语如珠,亦不得有此清闲。而我们如能于百忙之中,挤出一点时间,约二三知友小酌,朗朗笑语,畅话平生,其乐并不亚于徜徉于青山绿水之间。辛弃疾不是说吗:“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溪山就是好友,好友胜似溪山。想起王安石与坡在政见上是死对头,可是安石罢官退隐金陵以后,东坡去探望他,安石留他同住乡间。东坡答诗云:“劝我更谋三亩宅,从君已觉十年迟。”依旧是无限文章知己之感,可见友情是何等可贵。

人到了中年以后,心情由绚烂趋于平淡,本来都会倾向山水田园。可是生为一个忙碌的现代人,既无时间寻幽探胜,更不可能遁迹深山,倒不如安之若命地在现实生活中追寻一些那位文友所谓的“俗愿”,亦未始不可以充实一下心灵。否则居魏阙而思江湖,心情反而不能平静。杜甫虽然讴歌“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但他自己并不甘心做个“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佳人。因为他既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大愿,也有“但愿我与汝,终老不相离”的小愿。人若没有了愿,就没有了热忱,也失去了生活的情趣,恐怕连山水田园之乐,都不能体会了。

说起我们这些人的俗愿,也是非常容易满足的。比如说,逛逛书店,买到自己心爱的书;观摩书画展,领略一下名家笔下意境;听听音乐会、演讲会,扩展一下胸怀;抽空出去买一点鲜花或小摆饰给小屋添点生机绿意;甚至研究一下化妆术使自己容光焕发一番;甚至学习一下烹调术使全家大快朵颐,这些都不能说是奢侈的俗愿,倒可以说是极淡泊的雅愿,使自己活得健康,活得快乐。同时将快乐、健康与友人共享,如此则虽然身处都市之中,也不会感到都市的俗尘,令人生厌了。

最近在一位朋友家中小聚,他小小的客室壁间,挂着不同风格的书画。风雅的主人如数家珍似的为我们解说画法、笔意。他的书房里更有许多心爱的汉砚、青田石、陶器,等等,闲来把玩,意兴无穷。最有趣的是书桌边一树枯藤,悬着一个葫芦;书架上一座老树丫杈,嵌着一块圆卵石。他将山中的盎然古意,移置几案之间,真是位懂得如何美化生活的雅人。

如此看来,我们暂时无田园可归时,无妨在方寸灵台之间,自辟一片田园。不但自己能徜徉其间,亦可以此境与朋友共享。那么,纵使“结庐在人境”,也可以“心远地自偏”了。

(选自《名家名作八百篇》)

1.细心体会文章第一、二自然段,说说“自美归来”的文友为何“悄悄地回到乡间自己经营的三间小屋中”?又为何“住不多久”就匆匆赶回都市?

答:

2.文中多次提及的“俗愿”,实为作者追求的平凡而淡泊的生活,试用简洁语句归纳其具体所指。

答:

3.文中画线句子对朋友书桌上的摆设进行了具体的描写,这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

4.这篇题为“方寸田园”的性灵散文写了多种田园,作者最推崇哪一种?从中可见她怎样的情感追求?

答:

5.琦君的散文语言质朴自然,清新雅洁,灵活生动。试赏析下面的语句,体会其特色。

(1)整天里不必看时钟,散步累了就坐在瓜棚下看书,手倦抛书,就可以一睡大半天。

答:

(2)山水使人理智清明,友情使人心灵温厚。名山胜迹,总愿与好友同游;美景良辰,亦望与好友共享。

答:

6.有首歌唱道:“我的心中有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请结合原文,说说你会如何开辟并经营自己的“田园”。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免费香皂

邵火焰

周六这天上午,我正在家中看书,突然响起了敲门声。开门一看,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笑眯眯地站在门前说:“大姐您好,我是上门来免费给您送香皂的。”说完小伙子弯腰从脚边的一个大提袋里拿出一块香皂。我一看那是电视上经常做广告的一款品牌香皂。我不相信世上有免费的午餐,就疑惑地问:“真的不要钱?真的有这样的好事?”

小伙子表情很真诚地说:“是真的。这是我们公司成立10周年庆典周免费回馈消费者的一项新举措,以此来答谢广大消费者对我们这一款香皂的厚爱,也是借此机会给我们公司的产品做点广告宣传,把电视上的巨额广告费节省下来,采取这种方式送给消费者。我今天在您们小区已经送出了50多块。放心吧大姐,不会骗您的!”

听他这么一说,我相信了。这款香皂在超市里的售价是5元一块,既然有人送,不要白不要。于是,我接过了香皂,但还是有点不相信地问了一句:“无功不受禄啊!请问,有没有什么附加条件?”

小伙子憨厚地笑了,说:“大姐真是一个爽快的人。其实,我们的确有个小小的附加条件,只是希望您在使用了我们的香皂后,如果觉得去污力强,明天就给我们公司市场调研部发个短信,给一个或‘好’或‘中’或‘差’的评价就行了,这对于大姐您来说是举手之劳的事;同时也向我们公司证明,香皂不是我拿去卖了,而是真的免费赠送出去了!”说完,小伙子给了我一张名片,“号码就在这上面。”

我接过名片说:“好的。请放心,我明天一定给你们公司发个评价短信!”

小伙子很有礼貌地说了声“谢谢大姐”后,转身下楼了。

第二天,我洗衣服使用了香皂,经检验不是假冒伪劣产品,是真品,去污力很强。我想起了小伙子的话,就拿起手机,给名片上的那个号码,发去了一个“好”字。

没想到短信提示音马上响了起来,对方很快回复了。我点开一看,鼻子气得都歪了。

短信是这样的:“感谢您订购本公司全球定位新业务,即刻起生效,每月资费25元。本月费用已从您的资费中扣除。如要退订,请回复字母‘TD’至……”

(选自《小品文选刊・笑林》2014年第10期)

1.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2.谈谈文章给我们的生活启示。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坊巷文脉

林 山

秋夜,从福州最繁华的商业闹市东街口,不经意就走入一条石板粉墙黛瓦的清静巷子。

这条巷子,因宋时居住着子孙数世任郎官的刘涛,得名“郎官巷”。巷人陈烈的讽刺诗流传千年:“富家一碗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碗灯,父子相聚哭。风流太守知不知?惟恨笙歌无妙曲。”郎官巷是福州三坊七巷中的七巷之一。小巷由郎官而得名,却因了另外一个人而知名:郎官巷20号是严复故居。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他1920年回乡后就住在这里,直到逝世。

此刻,严复故居的大门,静静地闭着,却让人仿佛看到先生思想启蒙的惊雷,冲破禁锢的大门,震撼大地,震醒昏睡的中华民族,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

严复选择回郎官巷,是叶落归根,也是喜欢与隔壁杨桥巷的儿女亲家成为“金厝边、银乡里”。当年,台湾“板桥林”要与福建省城名门望族联姻,陈宝琛的父亲陈承裘就把女儿陈芷芳嫁给了“板桥林”的第五代林尔康。而这时,严复的三子严叔夏娶了林尔康的女儿,也就是陈宝琛的外甥女林慕兰。林家在杨桥巷宅院的后门,就开在郎官巷,与严复家大门,不过几步路。同样,陈宝琛的四女陈瑜贞也住郎官巷,嫁给了杨桥巷“板桥林”的林熊祥,她儿子林衡道是台湾著名历史学家。一宅通两巷,家族联姻,是三坊七巷的特色传统。

严叔夏与林慕兰的女儿严倬云和辜振甫结婚,又成就了闽姻的新佳话。当然,三坊七巷的文儒坊甘国宝家、宫巷沈葆桢家等名门望族,也为闽台交往和台湾的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

郎官巷北邻杨桥巷,南毗塔巷,原是七巷中最弯曲、最长的。经风历雨,如今则是七巷中最直最短的,抬眼就望得见西头有南方琉璃厂雅称的南后街。小巷曲直长短的变化,让人感到历史风云的变幻。

郎官巷还生活过一个年轻而辉煌的生命:“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梁启超说他:“自童龀颖绝秀出,负意气,天才特达。”出生贫苦家庭的林旭,得到沈瑜庆的赏识。沈瑜庆是沈葆桢儿子,官至贵州巡抚,他把林旭招为女婿。

选婿不看门第看才气,这又是当地人家的优良传统。林则徐少年时在鳌峰书院读书,一天在朱紫坊郑大漠宅门口避雨,郑大漠曾任河南知县,经和林则徐交谈,慧眼相中,就将长女郑淑卿托付终身。同样,后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将爱女林普晴许配给了家境贫寒的外甥沈葆桢。

和林旭一样,让不朽生命定格在24岁的,还有杨桥巷的林觉民。林觉民是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的《与妻书》激情磅礴,感天动地:“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膻,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吾牺牲百死而不辞。”

三坊七巷,千百年来,颇为用心地经营着一条街(南后街)、三个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条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这个只有0.44平方公里的老社区,就保留着150多处明清古迹,曾居住着林则徐、严复等数百位举足轻重的历史名人。

福城宝地,江河奔腾,沧海横流,多种文化风生水起,交汇融合。好家伙,这里真是历代剑胆琴心的男子和侠骨柔情的女人们“扎堆”的地方。

如果说,《红楼梦》是没落的中国晚清社会的浓缩文学版,那么,“三坊七巷”可算是觉醒的中国近代史的精华真实版。你看,中国近现代历史重要节点大多与三坊七巷人物有直接关系,如鸦片战争的林则徐、洋务运动的沈葆桢、思想启蒙的严复、变法维新的林旭、辛亥革命的林觉民……

走出南后街,朦胧的街灯下,“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铭牌格外厚重。坊巷深处,仍延续着从唐朝中原以来的中华民族血脉,传承着包含中西方进步思想的人类文化智慧。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4月6日)

1.文章第一自然段采用了什么手法来突出景物特征?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答:

2.作者为什么详细介绍郎官巷家族联姻的情况?请从文章的第四至八自然段进行概括。

答:

3.既然郎官巷是因严复而知名,为什么又花大量笔墨介绍林则徐、林旭、林觉民等人?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