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拟疏肝调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拟疏肝调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探讨自拟疏肝调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作用。在给予痛经患者服用疏肝调经汤3个月经周期以后,观察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复况,及其和现代医学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比较,证明祖国医学作为传统医学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其价格低廉、起效快、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故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疏肝调经汤;原发性痛经

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也有称为"经行腹痛"。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西医妇产科学将痛经划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是指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西医对于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分泌的方法来达到止痛的目的,其优点是止痛效果明显,止痛速度快。缺点是不能根治,并且容易使患者对止痛药物产生依赖性或成瘾性。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疗法,其价格低廉、效果明显、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故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20年,对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运用自拟疏肝调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就典型病例治疗本病所获得的体会介绍如下:

1 典型病例

王某,女,24岁,未婚。因"周期性经行腹痛10年"于2009年4月来我科就诊。患者13岁初潮,经期5d,行经1年后出现痛经,每次经行之初小腹疼痛难忍。曾行各种检查,皆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西医药物治疗效果不显,服止痛片可暂行缓解。仔细询问,患者平素性情急躁,贪食生冷,经行小腹疼痛难忍,恶心欲吐,伴胸胁、胀痛,热敷小腹则疼痛稍缓,经期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暂减。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紧。此乃寒凝气滞血瘀所致。正值经前5d,患者已有先兆症状,自觉小腹隐痛,易怒。遂予疏肝调经汤加减。基本方:柴胡10g郁金10g制香附10g当归15g桃仁10g红花10g白芍10g。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本例患者贪食生冷,热敷小腹则疼痛稍缓,系寒凝肝脉所致,宜加吴茱萸5g乌药10g制附子5g(先煎)温肝散寒,甘草10g,配白芍缓急止痛,缓和制附子的毒性。连用7d。月经来潮可以继续服用。此次患者诉月经之初小腹疼痛已可忍受,无需服止痛药,胸胁、胀痛不显。以后生姜红枣汤送服逍遥丸,8粒/次,3次/d维持。下一周期经前5d患者来复诊时,诉性情已较前平和,经期血块减少。仍以疏肝调经汤加减。连续治疗3个周期,经期疼痛基本消失。随访6个月未复发。

2 体会

原发性痛经的发作与否,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含量高低关系很大。研究表明,痛经患者子宫内膜和月经血中前列腺素含量均较正常妇女明显升高。在月经周期中,月经期因溶酶体酶溶解子宫内膜细胞而大量释放前列腺素,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增多的前列腺素进入血循环,还可引起心血管和消化道症状[1]。原发性痛经的主要特点表现为:①本病好发于青春期女性,初潮后1~2年内高发;②月经来潮前后开始疼痛,最早出现在经前1~2d,以行经当天疼痛最烈,2~3d后逐步缓解,痛势呈痉挛性,疼痛部位集中在下腹,有时也伴腰痛或放射至股内侧;③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④妇科检查无阳性所见。

中医有关痛经的记载,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1月再见。"宋代《妇人大全良方》认为痛经有因于寒者,有气郁者,有血结者。明代《景岳全书・妇人规》:"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然实痛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痛者,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详细地归纳了本病的常见病因,提出了据疼痛时间、性质、程度辨虚实的见解,对后世临证多有启迪。其后《傅青主女科》、《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又进一步补充了肝郁化火、寒湿、肝肾亏损为患的病因病机[2]。

祖国医学认为痛经病位在子宫、冲任,以"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实者可由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导致子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虚者主要由于气血虚弱、肝肾亏损致子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其之所以伴随月经周期而发,又与经期及经期前后特殊生理状态有关。未行经期间,由于冲任气血平和,致病因素尚不足以引起冲任、子宫气血瘀滞或不足,故平时不发生疼痛。经期前后,血海由满盈而泄溢,气血由盛实而骤虚,子宫、冲任气血变化较平时急剧,易受致病因素干扰,加之体质因素的影响,导致子宫、冲任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不通或不荣而痛。经净后子宫、冲任血气渐复则疼痛自止。但若病因未除,素体状况未获改善,则下次月经来潮,疼痛又复发矣。

一般而言,痛发于经前或经行之初,多属实;月经将净或经后始作痛者,多属虚。辨痛之部位以察病位在肝在肾,在气在血,如痛在少腹一侧或双侧多属气滞,病在肝;小腹是子宫所居之地,其痛在小腹正中常与子宫瘀滞有关;若痛及腰脊多属病在肾。此为辨证之大要,临证须结合月经期、量、色、质,伴随症状,舌、脉及素体和病史综合分析[3]。

我在治疗本病时,无论虚实寒热,都选用疏肝调经汤作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柴胡、郁金、制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当归、白芍柔肝止痛。痛经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及冲、任二脉关系密切,故调气行血,使肝、脾、肾三脏气血调和,经络之气运行通畅,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依据兼夹症状的不同,予以不同的加减。偏于气滞者加川楝子10g川芎10g。偏于寒凝者可以酌加制附子5g(先煎)乌药10g吴茱萸5g细辛3g花椒3g等。血瘀严重者酌加炙乳香3g(研末冲服)炙没药3g(研末冲服)不仅对痛经有止痛作用,对于痛经的发作还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偏于肾虚可加怀牛膝10g桑寄生10g等随症加减,灵活运用。

治疗本病时,患者尚需注意以下几点:①普及生理卫生常识,注意精神调养,消除对痛经的恐惧、焦虑。心情愉快则气机畅达,经血流畅。②注意经期卫生,避免感受受寒。③用药不可过寒,虚证切忌过于滋腻,饮食忌服食生冷,以减少痛经的发生。④若伴其它疾病所致痛经,也应积极给予治疗。⑤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体质虚弱者。但要避免经期过度劳度劳。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47,348.

[2]夏桂成.中医妇科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7,248.

[3]夏桂成.妇科方药临证心得十五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