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青铜鼎的铸造和艺术特征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青铜器的历史很久远,前可追溯到5000多年的仰韶时期。传说上古时期的黄帝在涿鹿诛杀蚩尤之后,在釜山会盟诸侯,铸造大鼎以祭祀天地;那个时期的蚩尤也能利用金属制作兵器,传说他能取珠山之金做剑戈。从历年的考古成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列如出土的原始青铜器残片,包括一些铜器残片和青铜小刀,这些情况都表明那个时期已经发明了青铜器的冶炼技术,只是还不太成熟而已。迄今为止发现时代最早的最完整的青铜用具应该是河南省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青铜爵,这个时期属于夏文化,距今已有4200多年的历史了。
鼎是由鬲的器型演变而来,从商代早期的青铜鼎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相似之处。鼎原本是一种炊饮器,器身下有三足支撑,鼎腹下面的空间可以举火用来烹煮食物,其实鼎就是釜的雏形,后来逐渐演变成锅。古代青铜矿石的开采和冶炼工艺十分繁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只有聚国之力才能完成,这是一般平民所承受不起的。所以这些青铜器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只有王室和贵族才有资格享用。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等级森严,即使是王公贵族也不能随意制作和使用,只有天子才有权使用并且赏赐手下的王侯。青铜鼎作为一种生活用具,由于外形美观,经久耐用,导热性能良好,受到天子和诸侯的喜爱。后来逐渐演变成祭祀用的重器,每当遇到大事件的时候都铸鼎并录铭文以示纪念,这些文字就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与甲骨文齐名的最早的文字之一:金文。
青铜鼎从最初素面的炊饮器,逐渐演变成祭祀的具有精美纹饰的礼器,同时也成了王权的象征。商周时期统治阶级等级森严,除天子外设置了伯、侯、爵、子、男等爵位。天子随葬列九鼎,伯列七鼎,侯五鼎,爵三鼎,以此类推。古人认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为纯阳之数,只要天子才有资格享用,这就是所谓的“一言九鼎”之说。如果有越制的行为,将以大不敬之罪处以极刑。西周晚期奴隶制衰落,所谓的“礼崩乐坏”已经出现,各诸侯国已经不服从周天子的号令,开始各自为政,随葬的青铜鼎数量就没有了统一的标准。
青铜鼎的铸造很复杂,商周时期是青铜器发展成熟鼎盛的时代,这个时期的青铜鼎制作精美,纹饰繁缛别致,错落有致分布合理,极具审美价值,充分显示了那个时代工匠们高超的艺术水平。商代青铜鼎大多使用陶范浇铸而成。这些陶范均通过手工制作完成,完全是工匠们由心而发即兴完成,使用一次后就告报废,所以铸造出来的鼎很少有器型、纹饰完全一致的。鼎的铸造分为内范和外范,中间有支丁相隔,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空腔,在双范的上部或下部,均预留有气孔,以免浇铸时留下蜂窝和砂眼。将双范固定捆绑后,放置火上加温,待温度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才开始浇铸。商周时期铸造的青铜鼎,为了使纹饰更加清晰精美,一般采用失蜡法浇铸,这种工艺是将双范之间的内壁,先涂上一层蜡作为保护膜,蜡不仅能使粗糙的陶范光滑,而且能使其在合范时一些纹饰部位不至于摩擦而产生脱落,使用这种工艺铸造出来的鼎,纹饰更加清晰,器表更加光滑。商代早期的青铜鼎形状与其后铸造的青铜鼎有明显的区别。早期的鼎形似鬲形,侈口方唇,口沿上铸一对立耳,颈部饰带状纹饰,云雷纹铺地,正中饰饕餮兽面。腹部外鼓呈垂乳状,分为三瓣。柱状足,中间较细,两端较粗。(图1、2为商代早期青铜鼎)
商代中期的青铜鼎器型有所变化,颈部变短,腹部弧度变小,也是分为三个部分,但是没有早期明显。鼎足呈柱状,上粗下细,腹部的纹饰变得复杂而且更加精美,一般均以云雷纹铺地,正面饰饕餮兽面。这个时期所铸造的青铜鼎做工精细质地精良,纹饰华丽生动,层次分明,代表了商代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代。(图3为商代中期青铜鼎)
商代晚期的青铜鼎质量有所下滑,器型比较简单随意,做工较为粗糙,纹饰也没有商代中期精美。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器型腹部稍鼓,圜底,形似罐,没有明显的分瓣。鼎足呈柱状,上下粗细一致。颈腹部饰涡纹、三角蝉纹,仍然以云雷纹铺地。(图4为商代晚期青铜鼎)
西周时期的青铜鼎形状又有所变化,这个时期的鼎一般折沿的较多,口沿双侧铸桥形立耳,折腹,圜底。柱状足,足内侧扁平,外侧浑圆。鼎的颈部饰凤鸟纹或夔龙纹,仍然以云雷纹铺地。这种鼎造型沉稳,古朴凝重,纹饰较商代趋于简洁。(图5:西周早期青铜鼎)
西周晚期的青铜鼎器型更加注重实用性,敞口平折沿,口沿之上附一对长方形立耳,圆腹内收,圜底(圆底)。腹下有三个兽蹄形足。上腹部饰两道凸旋纹,鼎内壁上偶尔阴铸铭文。这种鼎造型浑厚古朴,简洁实用。(图6:西周晚期青铜鼎)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鼎形状基本继承了西周时期的风格,但是局部有明显的变化。这个时期的鼎称“牢鼎”或“升鼎”,是祭祀或随葬时盛牺牲用的器具,列如猪、牛、羊等。鼎的上部加了顶盖,盖顶部中央有圆形捉手或镂空捉手,下沿有子母口与鼎口相合。鼎的口沿两侧各附一只方形耳,鼎圆腹渐渐内收,圜底(圆底)。腹下有三个兽面蹄形鼎足,呈“品”字形分布,鼎腹部饰两道凸旋纹。(图7: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鼎)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十分复杂,一些造型繁缛的,或者大型的器物不能一次成型,需要多次铸造方能成功。列如鼎的耳和足都需要单独铸造,然后在将耳或者鼎足插在鼎身的陶范内,这种方法称为“插铸法”。浇铸完成后,先将陶范剥离,再取出青铜器,然后把浇铸时留下的飞棱和疤痕打磨干净方能使用。这种一器一范的铸造方式,是青铜器很少有相同器型的原因。因为陶范不能二次利用,如果不将陶范打碎,器物根本无法取出。
青铜器的包浆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埋藏位置和流传于世的时间长短而有所不同。流传于世的时间较长,会在器物的相关部位留下黑漆古的包浆,诸如耳、口沿、凸起的纹饰等部位。这些包浆是由于长时间用手把玩摩挲而形成的,人手中含有油脂的汗液已经浸入器物之中,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保护膜,器物入土后土壤之中的酸碱很难在这些部位上留下绿锈。相反一些不易摩挲到的部位,如腹底、足根等处却很容易附着锈色,甚至还能观察到铸造时遗下的痕迹。如果青铜器放置在棺椁壁内,器身上就很容易附着上与木质颜色相近的红褐色包浆;如果器物放置在棺内就很容易附着上丝织物,这种锈色呈深蓝色,收藏界称之为“暴蓝锈”。青铜器之上的包浆还和其埋藏地域有关,如南方的地下水位高,器物大多都浸泡在水中,水中的碱物质会把青铜器表面腐蚀一层黑褐色锈,整体呈黑褐色,这种锈色比较稳定,因为这是一个相对稳定封闭的空间,所以这些地区出土的青铜器保存较为完好。北方相对来说比较干燥,土壤之中含酸量比较多,对青铜器的腐蚀比较大,器物上的绿锈多,整体呈锈绿色。还有一种青铜器入土时间不长就被人们取出,一直流传于世,再没有入过土,这些器物的器表通体呈红褐色或者黑褐色,器身光亮温润有明显的把玩痕迹。总体上来说,无论是何种包浆,青铜器表都是斑驳的,大致可分为锈绿、红褐、黑褐、暴蓝、黄褐色,这些锈色是深沉的自然的,而不是内外上下都是一致的锈色。还有青铜器的年代很久远,无论是传世品还是生坑器,它们的火气已经全部消退,用手或者木棒弹之,会发出沉闷的声音;反之新铸造的青铜器,无论其锈色做得多么逼真,只要悬空轻轻击之,就会发出清脆的带有嗡嗡的转音声。
青铜鼎不但是一种礼器而且还是一种王权的象征,青铜鼎之上的纹饰主要以饕餮纹、夔龙、云雷纹为主。饕餮、夔龙都是龙生九子之一,是一种龙的造型,饕餮性贪吃,夔龙性凶猛,而云雷纹是飞龙在天的一种环境表现。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统治阶级无所不能的宣传自己是天之骄子,其统治地位是神人而授的思想,其目的就是要麻痹民众的思想,而心甘情愿的接受统治者的驱使。所以青铜鼎之上的纹饰大多华丽古怪,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兀显出一种无形的威严和残酷。青铜鼎为古代天子和贵族拥有的重器,生产数量很少,流传至今更是弥足珍贵。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所以青铜鼎的市场价格是很高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催生了造假行业,如今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假青铜鼎,其实这种假货与真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的造假者生产的青铜鼎为臆造品,制假者只是按图索骥,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每种青铜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更不用说铸造工艺了。其做旧的方法也很简单,他们常常把铸好的青铜器直接放在粪坑中浸泡,经过一年或者半载之后取出,器物之上已是锈迹斑斑了,再高明一点的用颜料加上502胶水涂抹或者点在青铜器上,做成暴蓝、红褐等锈色,或者直接用酸稀释颜料涂在铜器上也会形成逼真的效果。但是无论造假者的手段多么高明,都逃不过行家的法眼。这些做旧的青铜器锈色漂浮没有老器包浆的厚重,或者锈色单一,内外上下一致没有层次。除此之外这种假货通常有一种浓重的酸臭味,用打火机稍烤一下这种味道会更为明显。新造的青铜器年份很短,其火气没有消除,只要将铜器悬空用木棒轻击一下便会发出嗡嗡的转音。只要我们虚心学习,多多积累经验,鉴别青铜器的真伪还是不难的。
图1 商代早期青铜鼎
图2 商代早期青铜鼎
图3 商代中期青铜鼎
图4 商代晚期青铜鼎
图5 西周早期青铜鼎
图6 西周晚期青铜鼎
图7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