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业科技管理模式改革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业科技管理模式改革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创新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主要分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三种。其中,管理创新是科研院所生存、维持与发展壮大的源泉所在。所谓管理创新是指把一种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或者新的组织形式引入某个单位或者国家的管理中,并取得相应效果的过程[1]。

目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科研院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如何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农业科研院所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2006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在管理创新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和实践,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2],笔者将其简述如下。

1创新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的创新是管理活动创新的先导,如果没有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管理活动,就会出现无序的管理、盲目的管理、低效的管理,甚至僵死的管理,难以形成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改革与发展新局面[3]。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自2006年成立以来,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整合和优化湖北省涉农院校中应用研究领域的科技力量以及市(州)农业科技力量,成立专门决策机构,设立了300个创新岗位,建立竞争进入和退出机制,逐步转变过去那种把“物”作为管理的目标,而把“人”视为完成工作任务的工具的管理理念,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4],把“人”放在管理活动的主置上,并以之作为整个管理活动的核心,以“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来推进管理,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从“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从“封闭管理”向“开放管理”的转变、从“命令管理”向“服务管理”的转变。通过持续有效的管理创新,努力为科技人员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发展的环境,满足人的需要,尊重人的尊严,注重人的发展,激发人的潜力,提升人的价值,有效激发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2创新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是一切管理组织开展各项管理活动所指向的终点,管理组织的所有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管理目标展开的[5]。如果一个管理组织不能始终明确地拥有自己的管理目标,那么它就会逐渐丧失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一是要深刻认识时展的总趋势,把握国内外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明晰自身的现状,从而适时确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规划发展远景,制订可行的、可持续的发展计划。二是倡导“战略思考”,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农业科技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总体要求,把握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创新的性质与特点,确定全面的、富有战略特点的管理目标。“十一五”时期,特别是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成立以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认真研究中央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宏观政策和湖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现状,针对我国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对科技的需求,围绕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制订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十一五”规划,分析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特点和趋势,对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2011~2020年发展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建设目标,以及创新目标任务。

3创新管理组织

管理组织是管理活动的载体[6],管理组织创新的目的在于优化资源配置、整合机构、精简人员、提高效率。一方面,要结合农业科研院所实际,强化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构建管理层次少、管理人员少、决策效率高的管理组织结构;另一方面,要构建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和科学管理能力的专业化管理队伍。要像重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那样,加强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重视对管理人员的进修和培训工作,更要关心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在职攻读学位等方面对管理人员予以政策上的倾斜,以保证管理队伍的稳定性[7]。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管理体制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同时,设立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督,设立学术委员会进行咨询。管理委员会由分管副省长以及省政府办公厅、农业厅、科技厅等单位领导、中心主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和部分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负责制订中心发展规划,决定科技资源配置,解决中心重大运转问题。中心主任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担任。在管理方面,实行“扁平式”管理,将原来的院、所、课题组三级管理,变为院、科技创新团队二级管理,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了管理队伍“精干”、“高效”的目标。

4创新管理机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业科技工作内涵的不断深化,传统的管理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实践。因此,创新农业科研院所的管理机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一方面,要坚持科学的人才观,使人尽其才。要把人才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去考察,在选才、用才和管才上下工夫[8]。管理机制创新就是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制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利益回报机制等。另一方面,要强化学术权力,充分发挥专家、教授和各专门委员会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各级学术组织,将学术问题的决策权回归给相关学术组织,使其真正担负起学术的权力和责任,并建立起一种公平、公开、公正、民主的学术管理框架及制度,促使其规范运作[9]。“十一五”以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锐意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创新团队、创新岗位、管理队伍等人才评价体系,改变了人才由省级农业科学院向高校、中央研究院所流动的现象,实现了人才由高校、中央研究院所向省级农科院的逆向流动,有效改变了人才队伍结构,显著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

5创新管理成效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创新中心建设,整合了全省的农业科技资源,建立起新型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进一步提升了湖北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为湖北“三农”提供科技服务的作用显著增强。

5.1初步形成了农科教企大联合的湖北农业科技创

新体系在农业科技体制一时无法理顺的情况下,创新中心通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和科技项目带动,优化配置国家农业科研机构和相关农业高校以及全省的科技资源,初步形成农科教企大联合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具体来说,该体系由三个子系统组成:一是科技创新系统。包括19个农业科研机构,其中,有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为代表的“国家队”,以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为代表的“高校队”,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为主体的“省级队”,由襄樊、荆州、黄冈、恩施等市州农业科学院组成的“市级队”,聚集起500多名农业科学技术应用领域的学术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形成58个科研团队,涵盖了农业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主要领域。二是成果转化系统。

以专家大院为中心,形成省(创新中心)、市(综合试验站)、县(专家大院转化岗位)三级推广网络,派出驻院专家近80人,聘请推广人员数百人,涵盖了江汉平原、鄂北丘陵岗地、鄂东南和鄂西山区等不同生态区域,以及水稻、棉花、油菜、林果、生猪、水禽、茶叶、中药材等优势产品。三是产业孵化系统。主要是依托创新中心科技优势,通过科技企业改制重组,重点开发建设湖北种子大市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园、兽用医药及疫苗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种子、畜牧兽药和生物农药三大主导产业,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产业支撑。

5.2推动了农业科学应用研究学科的整合与发展

在农业科研“重基础,轻应用”局面尚未出现根本改观的情况下,一些应用学科的发展多年处于停顿、萎缩状态,要么好戏“无人喝彩”,要么舞台“曲终人散”。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设立的“种子基金”、“创新岗位”专项资金在农业应用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点石成金”的作用。一方面,发挥聚合效能,将分散的应用研究力量组织起来。例如,设立在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作物栽培育种团队,主要从事水稻、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其提供了70万元专项经费,不但使该团队吸纳了12位教师加盟,其中,有9位教授,而且还在武穴、天门建起试验基地,形成了学科建设的框架。以此为基础,学院2009年申报了“国家重点学科”,申请了农业部重大科研项目,学校也安排了2000m2的实验室,栽培学一下子就由过去的“弱势学科”变为“强势学科”。另一方面,发挥催化效能,把产学研连成一条龙,使研究—试验—推广相配套。例如,由朱英国院士牵头设在武汉大学的水稻育种团队,解决了基因克隆、良种选育和产业化问题,架起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之间的桥梁,让院士回归实验室,集中精力进行基础理论研究,而栽培技术配套集成和试验示范由团队其他成员来完成,实现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双赢”。

5.3促进了基层农业科研、推广机构的稳定与壮大

曾经因待遇低、科研经费紧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一度出现社会人才流不进、院内人才大量流失的局面。据统计,“八五”期间,全院专业技术人员803人,2003年降到584人,2004年全院4000多职工中,真正在一线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不足200人。在流出的人员中,80%是科研一线的技术骨干,大多数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致使当时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能争取大项目的学科带头人奇缺。

从2005年开始,特别是建立创新中心以后,一线科研骨干进入创新岗位,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得到根本性改善,“科研特区”变成吸引科研人员的“磁石”。2007~2010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共引进各类专业人才154名,引进博士75人、硕士75人。例如,果茶创新分中心首席专家孙中海,就是从日本学成归来的知名园艺学教授,2007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随着人才的聚集和条件的改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整体实力得到提升。例如,地处鄂西一隅的恩施综合试验站依靠创新平台的支持,2007年争取到1400万元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这是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黄冈市农业科学院2007年前每年科研经费只有10多万元,科研活动无法开展,2007年进入创新体系后,财政配套了等额经费,依靠创新中心这一平台,2009年争取的科研经费已达到300多万元,科研活动全面开展起来,全院职工面貌焕然一新。

5.4加快了湖北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步伐

创新中心的建设,科研平台的搭建,进一步提升了湖北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催生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2007~2010年,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就培育出水稻、棉花、油菜、小麦、蔬菜、玉米等144个农作物新品种并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其中,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4个;获得各类科技奖励27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获得新技术151项;制定的117项技术标准(规程)通过认定并颁布,其中,国家标准8项;鉴定科技成果147项,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有56项;发表科技论文2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247篇;获得新品种保护权和国家专利44项;出版专著91部。每年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210多项,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湖北省农业的冲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与此同时,科技成果转化也搭上“直通车”,一批实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得到迅速推广。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依托11个“专家大院”,在当阳、长阳、监利、应城等10多个县市建起生猪、家禽、柑橘、砂梨、茶叶、中药材、高山蔬菜等一批综合性成果转化示范基地,重点推广了水稻超高产综合配套生产技术等20多项高效生产技术和模式。全省农作物主推新品种60%来源于创新中心,每年各类农作物新品种种植面积超过330万hm2,农民当年增收25亿元以上。5.5探索了一套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复的《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十一五”规划》[10],创新中心在运行过程中建立了五大管理机制:一是创新岗位竞争上岗机制。通过制定并实施《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岗位上岗暂行办法》,创新中心将300个创新岗位均以量化记分方式进行竞争排队、择优上岗。二是创新目标任务分层合同管理机制。创新中心将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实施分层合同管理。2006年12月29日,创新中心召开目标责任书签订大会,创新中心负责人与9个分中心和4个综合试验站的负责人、各分中心和试验站负责人与64个创新团队负责人、各创新团队负责人与300名创新岗位上岗人员分3个层次签订了377份《目标管理责任书》。通过目标层层分解、合同层层签订,确保了创新中心总体目标的实现。三是创新岗位考核与滚动管理机制。《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岗位考核暂行办法》规定,2007~2010年,分别进行年度考核、2年中期考核和4年终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创新岗位上岗人员滚动管理。在已完成的3年考核中,共有66名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上岗人员获得了奖励,48名考核结果为基本合格的上岗人员降低了岗位待遇,29名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人员退出了创新岗位。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团队进行了撤销与合并,最后保留了58个创新团队。四是创新课题遴选机制。创新中心根据“十一五”创新总目标的要求,编制并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课题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各创新团队根据《指南》申报科研项目(课题),创新中心项目评审委员会对全部申请书进行评审、筛选,择优资助。五是新型财务管理机制。

创新中心每年有3000万元的创新岗位经费属省财政固定专项,根据省财政厅的要求和相关管理办法,创新中心制定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岗位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所有经费均严格按省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进行预算和支出。这些管理机制的建立,使创新中心呈现出了“比成果、讲贡献、思创新、谋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