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的解决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的解决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指出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坚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措施

引言

处于当今社会经济发达的条件下,事业单位经费富裕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事业单位的公务消费也因此而大幅提高,经济领域的犯罪率也比以前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因此,需要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上作出努力,克服困难,解决出现在本身的问题,提高自身的内部控制能力。为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保障资产安全完整、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拥有良好的公共服务效率和效果。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特殊性,财政部颁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这也充分表明,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事业单位经费富裕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事业单位的公务消费也因此而大幅提高,经济领域的犯罪率也比以前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因此,需要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上作出努力,克服困难,解决出现在本身的问题,提高自身的内部控制能力。

1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内部控制理念

事业单位内控意识淡薄,内部控制理念模糊,严重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效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有些事业单位的负责人理解内部控制的意义所在,为了自身的职业前景,往往只注重于单位的事业,却忽视其内部管理,对内部控制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内部控制体系的制定不科学, 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流于形式,有的部门负责人甚至混淆预算控制与内部控制的概念,简单地认为拥有部门预算就等于执行了必要的内部控制;另一方面,相对于企业而言,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因而对于成本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率要求不高,对财务会计工作不够重视,认为财会部门只是负责收支的机器,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不高,会计人员普遍业务水平偏低, 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质量。

1.2 内部控制与日常运营工作脱节

部分事业单位自认为没有或很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因而忽略了内部控制工作和业务工作间的联系,一个单位如果它的日常工作是不要内部控制的,那么就算是有所谓的内部控制机构建在那里,也不会发挥它应有的功能,更不会有人会想到要去完善它。未建立内部牵制制度,有的甚至没有严格的复核审批制度,导致经费开支标准、资金授权批准制度形同虚设,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致使现金管理失控,相当一部分预算外的资金无故流失。

1.3 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困难

在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不具备可行性,有些内容是生搬硬套其他单位内控制度而来,并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在执行中必然会遇到阻碍。 二是有些事业单位的领导把自己的权威凌驾于制度之上,不受制度的管制, “领导一支笔”的情况非常严重,只要领导签字,什么费用都可以报销,重大事项并未执行实行集体审批决策, 这样就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威慑力,单位的其他人员也会偏离制度行事。 三是制度体系落后,不能随着单位体制改革而调整,导致执行力度不够,不能达到应有的执行效果,以至于相关规定形同虚设。

1.4 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业务程序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在日常工作中,又很容易出现没有清晰的业务程序,多项业务相互交叉等现象,各项业务是分散管理的,每一项业务基本都是按主管领导的批示办理。由于各岗位间缺乏相互联系和协调、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不能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有的时候还容易出现个别领导存在个人主义的现象。

1.5 账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有效的管理控制需要有坚实的基础,包括制度建设, 人员素质等。目前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相对简单, 会计基础工作相对薄弱,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有些单位缺乏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 会计人员对于其所处岗位的职责内容不祥。有些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许多财务事项的运作和管理措施仅是惯例, 而没有相应的成文制度保证, 管理的随意性较大,因而可能出现漏洞的地方也就越多,能够让别人钻空子的地方也就越多。

2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的解决对策探讨

2.1 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

在提高内部控制一时方面,领导应该起好带头作用,在日常工作的安排中,应该特别注意到内部控制意识的渗入。也可以适期开展一些团体活动,增强大家对内部控制的意识,听取大家对内部控制的意见与建议,及时传递一些相关的信息。

2.2 合理设置业务流程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业务程序应涵盖单位各项业务及相关岗位,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应确保事业单位内部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确保不相容机构和岗位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事业单位应根据业务开展的需要分设不同的部门和机构。同时必须明确区分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确定各岗位办理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保证每一项业务在运作过程中都要经过不同的部门,并保证在不同的部门要进行互相检查和监督。

2.3 树立风险意识,及时识别和评估风险

某些事业单位在开展工作时,由于个人或集体的疏忽和过失,甚至于恶意等不正当行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给单位乃至社会带来很大的损害。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在事前就能够对即将可能出现的偏差及时察觉,并采取应对措施,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对重大、紧急风险情况实行立即报告制度,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往往某些错误行为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就算某些事情已经发生了,也更容易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2.4 强化监督

强化监督可以从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方面来谈。首先,应尽快建立一个权威性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使得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有一个合理合法的依据,这样可以规范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工作,使得各个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具有可比性,增强内部监督。其次,加强同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的合作,增强对广大社会大众的透明度,鼓励支持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事业单位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舞弊行为进行披露和曝光,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强化彼此间信息的交流,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