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传统建筑构造细部的文化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传统建筑构造细部的文化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关键词]传统建筑 构造细部 文化

[论文摘要]建筑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物,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建筑的构造细部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正是因为构造细部在功能以外呈现出社会的、民俗的、制度的 内容,使它具有了多样性 、丰富性、地域性的特征,成为我们理解传统建筑 的语汇,欣赏传统建筑的视角。

一、 建筑、构造细部与文化

“文化”一词有广泛的意义,历史上关于文化的语义解释多达 2 00种以上。由于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 ,它涉及到哲学、伦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诸多人文科学。人类学家爱德华 ·泰勒曾指出:从广泛的人种论的意义上说,文化是指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社会成员所得到的其它能力和习惯的那种复杂的综合体。《辞海》是这样注释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应,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 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连续性基础,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其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

作为人类社会进化的物质产物,建筑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建筑被认为是文化的载体,其构造细部则是记录这些文化信息的语言词汇,表现出与整体相适应的文化特征。从运用的材料、构造方式、纹案、色彩等等方面人们能够获取与之相关的文化信息。今天,世界各地之所 以能有这样多姿多彩的建筑,其文化内涵的传递主要就是通过构造细部来完成的。如同人们区分同样是一个领子,两只袖管的西装与中式马褂那样,从它们的领形、袖子与农身的连接方式,以及纽扣的式样这些细节可以很轻松地辨别出来,从构造细部中也可以清楚地分辨出中国的皇宫还是欧洲的宫殿。因此,构造细部在传递建筑文化信息时起着重要作用 ,成为建筑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

二、传统建筑构造细部文化特征

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连续性基础。建筑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传统建筑是地区和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建筑 的整体布局,造型构图及构造细部都反映了本民族的文化 内涵。由于传统建筑主要由工匠手工筑造,其构造技术与细部形态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发展中,凝聚了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情感,也积淀 了深厚 的历史发展文化和丰富的社会意识形态。

(1)中国传 统建筑构造细部的文化特征

传统构造细部具有与社会和经济状况联系紧密的特点。我国唐朝前期百余年,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昌盛,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的高潮时期。建筑技术与艺术得到巨大的发展和提高,形成了唐代建筑气魄宏伟 ,严整而又开朗的特点,在构造细部的处理上注重体现材料本身的受力特点,使人感到构件本身的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斗拱的结构职能极其鲜 明,华拱是挑出的悬臂梁 ,下 昂是挑出的斜梁 。

传统构造细部在营造过程中常常将严密的技术与审美艺术结合。中国的传统建筑十分注重构造细部的表现,构造细部很强调营造性特征,认为这是建筑筑造和表达的结合 ,许多源于实用功能的构造形态在长期的实践运用中不仅被赋予美学内容,也不断被赋予象征性的内涵。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构件,它在柱与屋面交接处起着联结的作用,可以将屋面的荷载通过斗拱传至柱子上。因斗拱在不同的联结部位而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式,这种基于承重作用的构件在营造过程中逐渐地被赋予了艺术的装饰作用。作为承重构件,在《营造法式》中对斗耳、斗平、斗敬的高度等各部分作了比例规定(图1),对各种拱的长度、卷杀亦有详细规定,从形状 、比例来看都符合受力特点与审美情趣。此外,斗拱又被赋予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象征意义,它一般用于高级的官式建筑中,在建筑的使用中必须严格按照等级来采用。

兽吻的出现是一个由构造细部表达的对权利、地位的象征以及普通百姓心理祈求的例证。中国传统建筑屋顶上鸱吻和宝顶的出现最初是因为木构架坡屋面在顶端两脊或三脊相交而必然形成一个集中的节点,对这个节点进行一些必要的功能上的处理就是其产生的原因,进而加以美化处理。做成动植物或几何形体,就产生了鸱吻和宝顶 (图2)。由于中国木构建筑易遭雷电,许多重要的宫殿寺庙被焚毁,因而在古代巫术及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下,脊饰又被融进了新的内涵而产生了新的形象。据记载:“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 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屋,以厌火祥。” (《营造法式》卷二转引 《汉纪》说)。这里 的鸱则为鹞鹰 早期正脊的两端,采用的鸱尾其外形和装饰较简单,到了宋代则 已有 了鸱尾、龙尾和兽头等几种形式,至明清,鸱吻的形象又有改变,且兽身多附雕 小龙,背上出现剑把,名称改为兽吻或大吻 (图 3、图4)。经过历代工匠的再创造和社会思想的演化 ,鸱尾被长久地放置在建筑的屋脊上,成为一种社会企盼附会于建筑装饰物的象征 。

这些构造方式解决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还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斗拱的形式包含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 ,反映了人与人的等级差别:而兽吻则表现了人们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思想观念,利用其象征含义来消灾解厄,企盼好运的心理。

(2)国外传统建筑构造细部的文化特征

建筑的构造细部处理中深深地留下了社会生活和时代的烙印,也镌刻了人们对生活的哲思。传统构造细部呈现的文化特点在世界各地区建筑中同样都有表现柱式是古希腊辉煌文化的代表之一,这一杰出作品也是在希腊的社会体制背景以及人们对科学、理性的哲学思想影响下产生的。希腊古典文化时期实行的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自由民有高昂的创作热情,同时它们崇尚人本主义世界观,其重要美学观点就是认为人体是最美的东西,古典时代的雕刻家费地 (PHIDIAS)说:再没有比人形更完美的了,因此我们把人的形体赋予我们的神灵。所以在古希腊神话中我们读到的是这些神灵不仅有人一样的尊卑、个性和情感,同时也有人类男人与女人的优美形体。威特鲁威在 《建筑十书》中记载的一则古希腊故事说,多立克是仿男体的,爱奥尼是仿女体的。在这种世界观影响下,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在风格上表现了刚健雄健的气质:粗壮的比例,厚重的檐部,柱身凹槽锋利的交角;爱奥尼柱式则体现出柔和雅致的韵味:修长的比例,轻巧的檐部,柱身凹槽柔和的交角。不仅如此柱式在各部分的尺度上存在严格的比例关系,这同其美学观中对 “数”的理解是分不开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 “数为万物的本质”,“美是 由度量和秩序所组成的”,人体的美也由和谐的数的原则统辖着。因此柱式的这种比例亦是根据人体的比例来定的。在古希腊的人本主义和自然科学的理性思维的审美世界观雕琢下,原本用作承托上部重量的垂直支撑构件被赋予了人性的拟态与灵魂 (图 5),也因此创造 了辉煌的希腊文化。尤其令人赞赏的是这种柱式体现着严谨的构造逻辑,每一种构件的形式完整,适合于它的作用。在这里功能与艺术得到完美的结合。

建筑文化是民族文化特点的反映,日本传统建筑中的构造细部同样向我们传达了日本民族的文化特点。例如,茶道是日本的民族文化特色,日本的禅僧们在茶道里深深注入了寂灭无为的生活哲理和不分贵青黎庶一律平等的思想。同时,日本文化中始终有一种对大自然的亲密感,因而为茶道而兴建的茶室建筑就表现 出淳朴淡雅 的风格(图6),各种天然材料在茶室建筑中被极致运用于表现之中,顶部防水和空间分割的构筑材料常采用草项和泥墙来构筑,进出建筑的踏步采用不加斧凿的毛石,柱、粱、凛、椽往往是带皮的树干。

三 、结语

建筑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物,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建筑的构造细部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 。它们凝聚了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情感,也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发展文化、丰富的社会及人文意识形态。正是因为构造细部在功能以外呈现出社会的、民俗的、制度的内容,使它具有了多样性、丰富性、地域性的特 征,成为我们理解传统建筑 的语汇,欣赏传统建筑 的视角,也是我们评价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参考文献:

[1]粱思成著,梁思成全集 (第一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梁思成著,梁思成全集 (第五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同济大学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南京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编.房屋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4] 感受建筑构造的 “人性化”:建筑工人,2004.08.

[5] 建筑设计资料集 (9):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1997.

[6] 陈保胜、陈中华主编,建筑装饰构造资料集 (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